在夺得汉中后,得胜方曹操并未趁机拿下蜀地,而是自行北撤。正如法正所言,“内有忧逼”,曹操是不得不如此。但他毕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绝非肯就此善罢甘休。因此,他留下了夏侯渊和张郃守汉中,并让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蚕食蜀地。
《三国志·蜀书》说,建安二十年(215年),(巴西太守)张飞进军宕渠县的蒙头和荡石,与张郃相持五十多天。张飞率精兵万余人,大败张郃。张郃弃马寻着山路,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溃逃,好不容易跑回了南郑,宕渠由此得以安宁。
历史背景:公元215年,张飞经历了宕渠之战,这一战是张飞辉煌的一战,当时曹操击败汉中张鲁,夺得了汉中,迫于无奈张鲁逃入巴西,刘备认为可以利用张鲁对汉中的影响力,听说此消息后连忙派人去迎接张鲁,但是张鲁和刘备之间或许有很深的矛盾(刘备消灭刘璋时可能与张鲁有秘密的盟约,但又挖张鲁的墙角),很光棍地向曹操投降。
曹操后方出现叛乱,因此回师处理内部问题,但是此时对于曹操来说本是征战蜀中,一举攻略城池的好机会,但是由于内部忧患,曹操无暇分身,所以只得派手下的夏侯渊等人镇守汉中,另一方面命令“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进犯巴西,抢夺土地、人口。张郃进兵至宕渠县。
战争双方态势:在刘备方面派出精锐军队抵抗前,张郃已率军拿下巴东,巴西二郡,可谓对蜀国形势极为不利。
刘备方面派出的是张飞。战争就发生在张郃欲徙二郡人民于汉中之时。
战争经过:张郃徙民于宕渠,遇上前来拦截的张飞军队.于是双方便在宕渠,蒙头,荡石。双方的兵力,史书明确记载的只有张飞所部“精卒万余”。张郃军队的兵力,于史书无载。双方于此处对峙五十余日,互有胜负。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战争的转机在于张飞的一击。
张飞在认真观察了地形后,将张郃所部引至山道狭窄处,使其前后不能相救(即切断了张郃军),终于击破张郃,重创张郃所在的前部。此战,张郃仅率十几亲兵从山路逃出,与后部败兵汇合,“引军还南郑”。
张飞带兵与张郃相互抗争,互有胜负,僵持了五十余日,后来张飞在认真观察了地形后,将张郃的人马引到瓦口关,此处地址险峻,山道狭窄,张郃被堵死在此处动弹不得,军前后军不得救应,在张飞的进攻之下打得大败,张郃已无还手之力,为了逃命,只得放弃战马,率领部下十余人攀山而逃,一行人逃到汉中南郑。而巴西郡此处自此获得安宁。
战争意义:《三国志 廖立传》上记载了廖立对此战意义的看法“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廖立此人,虽然“自作贵大”但也是“楚之良才”,言语过激,但此战之意义却看得不差。假使此战中张飞未能挡住张郃,益州是否归刘备,那就很难说了。
……
此战乃是一大险局,如果当时张飞不敌张郃得话,那么对于刘备方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益州恐怕要到他人之手了。而巴西郡此地賨人的分布区域,此地一直是山地民族,善战,张飞此战之功在于取得了巴西全境土地,成功的化解了张郃通过亲曹賨人势力影响巴西郡核心嘉陵江地区,让巴西郡保持稳定的局面。
但是此战对张郃于来说,作战的意义并不在于战胜张飞,而目的是袭扰蜀军占据的地区,同时掳掠巴西的经济资源,他与张飞周旋时,此时坐镇汉中的夏侯渊和徐晃强行迁民,待成功之后,张郃才战败的,不少人也说此战役让张飞得了虚名,张郃得了实惠,因此张郃兵败回去之后也,也没有得到什么惩罚,因为他已经顺利的完成了此次战役的最初目的。————《三国志》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