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今属江苏)人。中国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琳初为古射阳(即盐渎)地方官,汉灵帝末年(189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致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董卓乘乱率兵进洛阳,陈琳随袁绍伐董卓,并掌管书记。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陈琳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病逝,葬于古射阳湖畔盐渎境。
陈琳擅长写诗,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全篇以对话形式写成,对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不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而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亦擅长撰写章表书檄,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等作品。其辞赋代表作还有《武军赋》和《神武赋》。
力谏何进:陈琳是广陵射阳人。彭城人张昭与东海人王朗谈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陈琳与他们同为徐州人,对张昭颇为称赞。
陈琳在汉灵帝时,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汉少帝继位后,何进欲诛宦官,何太后坚决反对,何进欲召集地方豪强,引兵来京城洛阳,以此恫吓、劫持太后。
陈琳劝阻何进说:
陈琳:“《周易》上说‘即鹿无虞’,谚语说‘掩目捕雀’。对待弱小的动物尚且不能靠欺压蛮横获得满足,何况国家的大事,怎么能以诈求成?如今将军总揽朝政,掌握兵权,龙骧虎步,进退随心。以这样的权威办事,无异于鼓火炉燎毛发,只要迅速行动,行使权力,当机立断,合乎道义,上天和人民都会赞同。可您反而放弃优势,征召各地兵马进京,到时候大兵聚合,强者为雄。这就是所谓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非但事情必不能成功,反而会成为祸乱的开端。”
何进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结果何进被杀,董卓率兵进京,废少帝,立献帝,社会动乱四起,加快了东汉王朝的覆灭。
依附袁绍:何进死后,陈琳避难冀州,依附于袁绍。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攻张超于雍丘。袁绍所设的东郡太守臧洪是张超故吏,他赤足号泣着向袁绍求救,袁绍当时与曹操关系和睦,不予救兵,雍丘被攻破,张超自刎,其三族也被曹操处死。于是臧洪义愤填膺,与袁绍对抗。袁绍派兵攻打,可“历年不下”,而臧洪以弱兵敌强,抱必死打算,誓守穷城,战斗到底。陈琳与臧洪是同邑之人,袁绍便让陈琳为书八条,晓以祸福,责以恩义,让臧洪投降,臧洪特意回信《答陈琳书》。
建安四年(199年),被袁绍包围在易京的公孙瓒写信给儿子公孙续,让他请黑山军发兵救易京。袁绍夺得了公孙瓒的书信,还让陈琳修改这封信,陈琳在上面写道:“据说昔日周朝末年,僵尸流血,我以为不然,岂料今日我会身当其冲!”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
归附曹操:袁绍去世后,陈琳跟随袁尚。当时袁谭、袁尚争夺崔琰,崔琰称病固辞,却因此获罪,被囚禁于狱中。陈琳与阴夔共同营救崔琰,使他得免于难。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趁袁尚出征时攻击邺城,袁尚引军返回,却被曹操击破。曹操进军围袁尚营,围势未成,袁尚感到害怕,遣阴夔、陈琳向曹操乞降,曹操不许。袁尚退往蓝口,曹操穷追不舍,袁尚部将马延等临阵投降,袁军大溃,袁尚奔往中山。
曹操平定邺城后,因爱惜陈琳的才华,并未追究过去的事情。并让陈琳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此后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后来,陈琳改任门下督。
陈琳作诸书、檄文,在写好后就给曹操看。有一次,曹操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翕然而起,说:“此愈我病。”于是数加厚赐陈琳。(《御览》引《魏书》则将此事写在陈琳归顺曹操前,也无曹操厚赐陈琳之事。)
曹操南征孙权,陈琳又奉命作《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力批判孙权,并劝勉东吴的将校部曲归顺朝廷。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丁酉大疫爆发,陈琳染疾逝世。
陈琳故宅遗址:位于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
———————
文学成就:1.代表作品。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方式写成,乐府 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
散文除《为袁绍檄豫州文》外,尚有《为曹洪与世子书》等。他的散文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所以曹丕有“孔璋章表殊健”(《又与吴质书》)的评论。辞赋代表作有《武军赋》,颂扬袁绍克灭公孙瓒的功业,写得颇为壮伟,当时亦称名篇。又《神武赋》是赞美曹操北征乌桓时军容之盛的,风格与《武军赋》相类。
陈琳在汉魏间动乱时世中三易其主,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对功名的热衷。这种热衷也反映在他的作 品中。与“七子”其他人相比,他的诗、赋在表现“立德垂功名”一类内容上是较突出的。
2.作品特点。陈琳擅长撰写章表书檄,风格比较雄放,文气贯注,笔力强劲,在当时与阮瑀齐名。陈琳写出了不少公文名篇,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
陈琳在章表书檄写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刘勰也不吝给予肯定:《文心雕龙·才略》篇说陈琳“符檄擅声”;《文心雕龙·檄移》篇又说“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文心雕龙·章表》篇再说“琳、瑀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
陈琳亦长于写诗,其诗仅存四首,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颇具现实意义。全篇以对话形式写成,乐府民歌的影响较浓厚,是最早的文人拟作乐府诗作品之一,诗风朴实、生动,富有民歌特色,不仅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而且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轶事典故:1.箭在弦上。袁绍当时势力很大,一心想夺取天下,自己当皇帝。为了号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操很多罪状,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后来,曹操平定邺城,陈琳归顺曹操。曹操生气地指责陈琳说:
曹操:“你还敢来见我!当初你为袁绍写檄文,数落我的过错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祖宗三代?”
陈琳愁眉苦脸地回答:
陈琳:“我那时候是被形势所迫,必须那样做,没办法啊!就好像一支已经被搭在弓弦上的箭,不得不发射出去一样。”
曹操很爱惜陈琳的才华,也就不再追究那件事了。
2.小巫见大巫。张纮和陈琳是同乡,一次,张纮见到楠榴枕,很喜欢它的花纹,于是为之作赋。陈琳在北方看到这篇赋后,传阅给他人,说道:
陈琳:“这是我的同乡张子纲所作。”
后来张纮看到陈琳所作《武库赋》、《应机论》,给陈琳写信,对两篇文章深深赞叹。
陈琳回信说:“自从我到河北,与天下相隔,此地会写文章的人很少,易于崭露头角,因此让我得到了这种过度的称赞,这并不是事实。如今景兴(王朗)在这边,足下与子布(张昭)在那边,所谓‘小巫见大巫’,我的神气已不复存在了。”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