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池肉林,原义是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成语出处:1.最早出处:以酒为池,悬肉为林。(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2.衍生典故:行赏赐,酒池肉林。(东汉·班固《汉书·张骞传》)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酒池肉林”。
商朝的灭亡,应该说是纣王咎由自取。纣王好色好酒是出了名的。
一年,商纣王镇压有苏氏暴乱,有苏氏兵败,知纣王好色,就献出自己的爱女妲己,并叮嘱妲己一定要 报这个丧国之仇。妲己长得天姿国色,美丽脱俗。她本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孩,只因为突然遭此亡国丧家之变,一时也无计可施,只好入宫陪伴纣王,以换取父母的平安。
入宫并非妲己所愿,所以刚入宫时,她只是待在自己的寝宫,终日弹琴作画,赋诗唱歌,不与其他嫔妃争宠。但是由于她美丽出众,还是惹得其他嫔妃非常嫉妒,想尽办法来羞辱她,因此妲己受了很多委屈,她又想起自己的家仇国恨,对商朝、对纣王更是恨之入骨。于是她利用纣王沉迷于自己的美色,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优势,想方设法怂恿纣王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纣王为了讨妲己的欢心,对她的要求是百依百顺。他在商都附近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鹿台,还因为妲己喜欢歌舞,就令乐师师滑创作柔靡的音乐,在宫中彻夜欢歌以供妲己取乐。
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于是纣王不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和妲己还让人挖了一个十丈长、五丈宽、两丈深的大池子,池中倒满了酒,又让人宰杀了数百头牲畜、飞禽,把它们身上最鲜嫩的肉切下来,精心烤炙,然后悬挂在周围的树枝上,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酒池肉林。
纣王的纵欲无度,奢侈无道,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周武王趁机发动各路诸侯伐纣,在牧野战,一举灭商,纣王无处可逃,便在鹿台穿着珠宝彩衣自焚,妲己也自缢而死。
……
商纣王并不是无能之辈,他有文才武略,但一个国家为何会毁在这样一个人手里呢?因为他贪酒好色,沉湎于酒池肉林当中不能自拔,是贪婪与欲望迷住了纣王的双眼,使他变得昏庸、残暴,纣王也因此变成了暴君的代表,酒池肉林成为了荒淫奢侈生活的代名词,成为后世君王引以为戒的教训。
———————
暴殄(tiǎn )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最早出自于先秦诸子《尚书·武成》。
成语出处:先秦诸子《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商纣王在登基之初,也称得上励精图治。可是随着取得的功绩越来越多,纣王变得骄横起来,并渐渐走上了荒淫无道之路。他大肆搜刮民财,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起了穷奢极欲的生活。更为出格的是,他宠信美女妲己。为了镇压反抗者,纣王与妲己发明了炮烙之刑,让犯人在用炭火加热的铜柱上爬行。
公元前1046年,纣王杀了触怒他的忠臣比干,囚禁了反对他的箕子,主管祭祀的太师眼看纣王已无可救药,干脆带着祭祀的宝器逃跑了。消息传到周朝,周武王同时收到密报,说商朝大军在外征战,都城内防御薄弱,他认为灭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就立即率领大军向朝歌进攻。
周国与各诸侯国的军队在孟津会合,很快打到了离朝歌只有七十多里的牧野(今河南省卫辉市)。这个时候纣王的主力还在东南方打仗未归,纣王只好匆忙将七十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亲自领兵应战。
牧野之战打得异常惨烈,可没有经过训练的乌合之众哪里打得过姬发的精兵,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回了朝歌,穿上镶满珠宝的宝衣,登上高高的鹿台,叫人点上一把大火,投火自尽了。商朝的基业也随之化成了灰烬,《尚书》中更是控诉商纣王荒淫无道,“暴殄天物”,残害百姓。
……
商纣王荒淫无道,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残害忠良,最终商朝覆灭,被西周取代。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暴殄天物”的行为总是人们强烈批判的行为。历朝历代,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皆是兴于勤俭节约,败于奢靡浪费。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不管人们的物质如何发展,勤俭都是我们必须秉承的优良传统,只有勤俭节约,杜绝“暴殄天物”,人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同时变得丰富而精彩。
暴殄天物—挥霍无度。
“暴殄天物”与“挥霍无度”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不爱惜财物,任意挥霍的含义;区别在于“挥霍无度”偏侧重于滥用乱花,毫无节制;而“暴殄天物”则是侧重于破坏、糟蹋、不爱护,词义相对于“挥霍无度”更加严重。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