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所向: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伏倒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一切障碍皆被清除。含褒义。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所向披靡”。
公元前203年12月,项羽的十万大军被汉军围困在垓下(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兵少粮尽被汉军会同诸侯军队重重包围。
一天夜里,项王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着马随从,连夜朝南冲破重围,纵马奔驰。
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方才觉察,命令骑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赶。项王渡过淮河,跟随项羽的骑士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王走到阴陵(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时,迷失了道路,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
龙套:“向左行!”
项王往左走,陷到泥浆地里去了,所以很快被汉军追上。项王只得重新领着兵向东逃跑,到了东城(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五十里),只剩下二十八个随骑了。
追赶上来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项王估计不能脱险,对部下说:
项羽:“我自起兵到现在八年了,身经七十余次战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没有打过败仗,故而称霸天下。然而今天终于受困在这个地方,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失误!今天定要决一死战,愿为诸君痛痛快快打一仗,一定要打胜,为各位突破包围、斩杀敌将、砍倒敌人大旗,叫诸君知道这是天亡我,不是我打仗失误!”
于是,他把骑兵分为四队,向着四面成一圆阵,汉军包围他好几层,项王对他的骑兵说:
项羽:“我为你们暂他一将。”
他命令骑兵分头向四面杀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在这个时候,项王大声呼喊着向下直冲,汉军招架不住,人马望风而溃,果然斩杀一员汉将。
这时,赤泉侯杨喜任汉军骑将追赶项王,项王二目圆睁,向他大喝一声,赤泉侯连人带马惊慌失措,连连倒退了几里。项王同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汉军弄不清项王在哪一处,就把军队一分为三,重新又包围了项王。项王只好往来突围,又杀了汉军一员都熨,杀死汉军数十百人。
再一次集合他的队伍,只不过损失两个骑兵而已。
他向随骑问道:
项羽:“怎么样?”
随骑们都敬服地说:
龙套:“正如大王说的那样!”
……
项羽的十万大军被汉军围困在垓下,兵少粮尽之时选择拼死突围。然而正是在被围困的情况下,仅率领二十八个随骑,却所到之处汉军皆披靡。历史上项羽破釜沉舟,七战七捷。韩信背水一战,终获胜利。
这个成语告诉人们,面对困境,人们不仅要有放手一搏的勇气,更要有沉着应变的智谋。
—————
为民请命,指替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含褒义。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在楚汉之争进入到白热化的时候,百姓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民生凋敝,人们苦不堪言。此时的韩信手握重兵,其个人实力并不弱于刘邦或项羽中的任何一方。
当时韩信手下有一个叫蒯通的人,他对韩信说:
蒯通:“据我估计,这样的局面,只有天下的圣贤才能平息这场天大的祸乱。当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我愿意披肝沥胆,敬献愚计,只恐怕您不采纳啊。果真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你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种局面,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凭借您的贤能圣德,拥有众多的人马装备,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屈从,出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刘、项纷争,为军民百姓请求保全生命,那么,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
蒯通:“而后,割取大国的疆土,削弱强国的威势,用以分封诸侯。诸侯恢复之后,天下就会感恩戴德,归服听命于您。稳守齐国故有的疆土,拥有胶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诸侯,恭谨谦让,那么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听说‘苍天赐予的好处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采取行动反而要遭祸殃’。希望您认真地考虑这件事。”
韩信听后,并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说道:
韩信:“汉王刘邦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命,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可悲的是,当韩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之后,刘邦真的嫉妒韩信的才能,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在吕后的协助下杀掉了韩信。
……
从古至今为人民所敬仰的中国古代官吏,多为能在紧要关头为民请命者。而在百姓心中,一个官员,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时时为民请命,才真正配得上清官的名声,才是百姓心中的好官。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