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原指约定三条法律;后泛指约好或订立简单的条款相互遵守。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生活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暴秦。
楚怀王的军队中有两个后来影响历史的人。一个名叫刘邦,另一个名叫项羽。
一天,楚怀王对他们说:
龙套:“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
楚义帝熊心,芈姓,熊氏,名心。楚怀王熊槐的孙子,史书又称其为“楚后怀王”,秦末六国复辟诸侯王之一。
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向西路和北路出发。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
公元前207年,刘邦领兵抢先由中原进入秦川到达秦王朝国都咸阳,秦王子婴出城献国玺投降,秦朝正式灭亡。
刘邦入城后,秋毫无犯将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将十万大军撤驻城外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
刘邦:“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各自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执行公务。”
父老、豪杰们对此都表示拥护。
接下来,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
三秦之地的老百姓们十分高兴,纷纷送牛羊酒食慰问刘邦的军队将士,刘邦一再推辞不肯收下,说:
刘邦:“仓库里粮食很多,士兵们并没有挨饿,我不想再给父老乡亲们添麻烦,让大家破费财物了!”
当地的老百姓们听到刘邦这番体贴人心的话,更加欢喜地宣传:
龙套:“如果刘沛公(刘邦)能留在关东,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
唯恐刘邦不在三秦大地为王。
而所有的秦廷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也都很高兴。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
秦二世的统治非常残酷,法网严密,民不聊生,不堪忍受,百姓终于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暴政。
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
刘邦深谙“大道至简”,声称除约法三章,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刘邦凭借简明扼要的约法三章,很快便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
—————
死灰复燃,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该成语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成语出处: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燃)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儒列传》)
西汉人韩安国,字长孺,原在汉景帝之弟梁孝王刘武手下当差,很得梁王信任。后来因事被捕,关押在蒙地监狱中,狱吏田甲以为韩安国失势,常常借故凌辱他。
韩安国怒道:
龙套:“你把我看成熄了火头的灰烬,难道死灰就不会复燃?”
田甲嘿嘿一笑,说道:
龙套:“倘若死灰复燃,我就撒尿浇灭它!”
韩安国气得说不出话来。
不久,韩安国入狱的事引起太后关注。
原来韩安国曾出力调解过景帝和梁王之间的矛盾,使失和的兄弟重归于好,太后为此十分看重韩安国,亲自下诏要梁王起用安国。韩安国被释放,做了梁孝王的“内史”(掌管民政)。
狱吏田甲怕他报复,连夜逃走。
韩安国听说狱吏逃亡,故意扬言说:
龙套:“田甲如不赶快回来,就杀了他家老小。”
田甲只好回来向韩安国请罪。
韩安国讽刺他道:
龙套:“现在死灰复燃,你可以撒尿了。”
田甲吓得面无人色,连连磕头求饶。
韩安国并无惩罚田甲之意,说:
龙套:“起来吧。像你这样的人,才不值得我报复呢!”
田甲大感意外,更加觉得无地自容。
……
故事里,韩安国没有放弃希望,最后重新被起用。
这则故事告诉读者,就像熄灭的烟灰还可能重新燃烧一样,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同时,也不要欺负陷入困境的人,人可能会有一时的失意,但人同样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