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县)人。东汉初期大臣,光武帝刘秀的舅舅。
出身富农家庭,少有远大志向。新朝王莽末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联合族人筑营自守,保护一方百姓。建武元年(25年),拜特进、光禄大夫,位次三公。五年(29年),封长罗侯。十五年(39年),定封寿张侯。建武二十七年(51年),去世,谥号为恭。
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曾留下遗书,要求薄葬,“一无所用”。哲学上,坚持老子去盈防满、贵柔求退的思想。写《诫子言》教育儿子,做人谦恭谨慎,简约节欲,不要太过张扬骄满,否则厄运到来;告诫儿子,在“富贵盈溢”和“保身全己”面前,要选择后者。观点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原理。
家世殷实:樊宏是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他的祖先是周宣王时的大臣仲山甫。仲山甫因功被封于樊(今陕西长安南),因而以樊为氏,又称樊仲、樊穆仲,他的后人以樊为姓。
樊宏的父亲樊重,字君云,继承祖业经营土地和商业。樊重性情温厚,行事颇有法度,其家三代同堂,子孙朝夕执礼甚谨,就如同在衙门里一样。
他经营产业,物无所弃;使用奴仆,总是能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因而全家上下齐心协力,财富每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以至于拥有田地300余顷,新建了许多高楼大屋,兴建了不少水库陂渠,栽种的竹木成林,饲养的六畜满山遍野,其他东西如鱼虾果品、桑麻梓漆、兵弩器械等,都是“有求必给”,足以闭门成市。这实际上是一个大田庄,平时是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战时则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军事堡垒。作为资产过亿的富翁,樊重经常赈济宗族,恩加乡里。
有一次,他的外孙何氏兄弟因为争夺财产而闹矛盾,樊重感到羞耻,于是拿出两顷田地送给他们,以平息争讼,此举在湖阳县中被传为美谈。
樊重活到80余岁高龄,临去世前留下遗嘱,要求把别人所借的数百万钱债一笔勾销,有关的契约文书全部焚毁。那些欠债的人听说以后,无不羞愧交加,于是争先恐后地前去樊家偿还债务,但是樊宏兄弟谨遵父命,始终不肯接受。
出城助军:樊宏出身于豪富的家庭,从少年时就有远大的志向。
王莽末年,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地皇三年(22年),刘秀的哥哥刘绩(字伯升)在家乡起兵以后,与族兄刘赐一同率领大军攻打湖阳,城中的守兵坚守不降。由于刘赐是樊宏的妻兄,所以湖阳守军囚禁了樊宏的妻子儿女,逼他出城去劝说刘绩退兵。
樊宏出城后不仅不劝汉兵解围,反而留在刘绩军中助阵。湖阳守将大怒,准备杀死樊宏的妻子老小作为报复。大小官员们异口同声地劝阻说:
龙套:“樊重父子,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
当时攻城的汉兵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湖阳守军惶惶不可终日,因而不敢杀害他们。樊宏一家老小这才得以幸免于难。
更始一年(23年),刘玄称帝后,想任用樊宏为将,樊宏叩头辞谢说:
龙套:“书生不习兵事。”
更始帝听后心中不悦,竟将樊宏免职为民。
(未完待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