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过程:早在曹操讨伐河北时,三郡乌丸就已是蠢蠢欲动,袁尚投奔至乌丸后,乌丸骑兵多次进入幽州腹地进行钞略,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果然,在建安十年夏天,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三郡乌丸攻左度辽将军鲜于辅於犷平。虽然史书上没有更详细的记载,但故安是袁熙曾经的驻地,赵犊、霍奴等人的叛乱又与乌丸的军事行动遥相呼应,种种迹象表明,这一切似乎都是早有预谋。
八月,曹操领兵征讨幽州叛乱,斩犊等,紧接着又渡过潞河援救犷平,乌丸军眼见形势不妙,马上放弃了对犷平的进攻,奔走出塞。而就当曹操出兵犷平时,原本已经投降的袁绍的外甥——当时的并州刺史高干又在并州发动了叛变,虽然这次叛变于建安十一年正月被曹操剿平,但这一连串的事件背后,无不指向那塞外的异族骑士——乌丸。
尽管双方的第一次较量以乌丸的撤退和高干的失败而宣告结束,但面对游牧民族灵活的骑兵战术,面对河北乃至天下的复杂局面,曹操也清醒地意识到,边患不除,国无宁日。
为了能彻底解决三郡乌丸之患,清剿袁氏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三郡乌丸部,为了准备这场战争,广积粮草战马是理所当然的,而屯田制度恰恰为曹操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除此之处,另一项重要的先期准备工作,便是在董昭的建议下,专门开凿了平虏、泉州两条渠道以利交通。
史书记载:公将征之,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平虏渠和泉州渠的开凿显然表现出曹操北征乌丸的决心,尤其是平虏渠,名曰平虏,其义昭显,但即便如此,曹操的这个计划仍然遭到了几乎所有部下的质疑。
史书记载:将北征三郡乌丸,诸将皆曰:“袁尚,亡虏耳,夷狄贪而无亲,岂能为尚用?今深入征之,刘备必说刘表以袭许。万一为变,事不可悔。”(将要北征三郡乌丸,诸将都说:“袁尚,叛徒罢了,夷狄贪婪而不亲近,难道能为尚用?现在我们进入征的,刘备一定劝说刘表乘虚袭击许昌。万一发生变化,事情不可以后悔。”)
众人的质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他们认为:曹操率大军远征塞外,倘若刘表倾巢而出,恐怕黄河以南不复为曹操所有,而乌丸作为异族,未必就是真心要助袁尚兄弟复仇,对其进行安抚,用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并非没有可能。
就在众人纷纷反对之际,站出来一个人,这个关键性的人物就是为人“通有算略,达于事情”的郭嘉。 郭嘉,字奉孝,是曹营中重要的谋士之一,曹操自己就曾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思。)”其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
郭嘉首先分析了大的政治格局,他认为袁氏在冀、幽、青、并四州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袁尚外借乌丸之势,内招死主之臣,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而刘表本身能力不足,只是个“座谈客”罢了,认为刘表对刘备是“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所以“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郭嘉的这番分析,堪比后来鲁肃力劝孙权抗曹之议,可谓是“廓大开计”,曹操对此深表赞同,从座椅上猛然站起,拔出调兵令置于台阶之上,只说了4个字:“北征乌丸!”于是,决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未完待续……)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