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部落,源于华夏民族的古老血脉,其始祖姬弃被誉为农神“后稷”,乃黄帝之裔。面对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不断侵扰,周部落的领袖古公亶父毅然决然地带领族人迁徙至岐山脚下那片富饶的平原,寻求一片新的乐土。《诗经·鲁颂·閟宫》记载:“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这不仅揭示了周部落自古公亶父时代起便怀揣着取代商朝的伟大愿景,更彰显出其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在古公亶父与季历的英明领导下,周部落日益壮大,成为了商朝不可小觑的力量。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商王文丁决定采取联姻策略,将爱女许配给季历,并授予他“牧师”的尊贵头衔。然而,这种表面的和谐并未能掩盖住深层次的危机。随着周国实力的增长,它对商朝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而商朝自身却因内忧外患而日渐式微。两者之间愈发浓重的猜忌与不信任,最终演变成了一连串的军事冲突。直至商王文丁决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悍然下令处死了季历,此举不仅未能平息纷争,反而使得周商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
姬昌继位之时,周国实力尚不足以与殷商抗衡,故而表面上仍维持着对殷的臣服,担任殷的西伯侯。然而,殷商对周国始终存有戒心,商纣王曾一度将姬昌囚禁于羑里,甚至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儿子,以其肉制成汤,强迫姬昌饮下。为了救出姬昌,周人不得不献上珍贵的宝马与绝色佳丽,才得以换取他的自由。姬昌重返故土之后,复仇与图强的决心并未消减半分。他一方面积极促进国内生产,颁布了“有亡荒阅”的法令,严令追捕逃亡的奴隶,以稳定劳动力,增强国家实力,使得周边许多部落纷纷归顺;另一方面,则着手军事扩张,先后讨伐了西方的犬戎与密须等小国,稳固了后方防线。随后,他又向东进发,相继征服了耆国、邘国以及崇国,逐步渗透至商朝的核心区域。至此,周国已掌控了天下的大部分领土,姬昌遂决定迁都至丰邑,为最终推翻殷商做好全面准备。
姬昌在即将实现翦商伟业之时溘然长逝,留下未竟之志。其子姬发继位,号令群雄,是为周武王。姬发尊姜尚为师,奉周公为傅,召公、毕公等贤臣纷纷效忠,共同辅佐新王。他们谨守先王遗愿,加快步伐,将既定战略一一付诸实践。
周武王九年,即公元前1047年,姬发首先在毕地举行了庄重的祭礼,缅怀其父姬昌。随后,他率军东进,抵达盟津,设立父亲姬昌的灵位,用马车装载,随军同行。姬发自称为太子发,表明此次出征乃秉承周文王姬昌之遗志,不敢擅自做主。他对司马、司徒、司空等重要官员及各部落首领郑重宣告:“诸位务必谨言慎行,言行一致。我年轻无知,幸得先祖留下的众多贤臣辅佐,方能承继祖业,致力于公正赏罚,以光大先辈们的伟业。”姜尚随即发布命令:“召集你们的部众,准备船只,迟来者斩!”姬发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在船行至河中央时,一条白鱼跃入船舱。姬发弯腰拾起,恭敬地将其用于祭祀。过河后不久,一团火焰自天而降,落在姬发营帐之上,化作一只红色的乌鸦,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此时,来自各地的诸侯不约而同地聚集于盟津,总数达八百之众。众诸侯纷纷表示:“伐纣之时已至。”然而姬发却沉稳地回应道:“天意尚未明示,时机未到,我们还需等待。”于是,姬发下令撤军返回。
随着帝辛的统治愈发昏聩残暴,至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他不仅残忍地处死了忠诚的王叔比干,还将兄长箕子囚禁。面对如此暴政,连大师疵与少师彊也携带着珍贵的乐器,毅然决然地逃离了朝歌,投向了周的怀抱。此时,武王姬发敏锐地察觉到了天命所归,便召集各路诸侯,慷慨陈词:“殷纣已犯下滔天大罪,诸位同僚,我等岂能坐视不理?唯有联合起来,方能解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于是,秉承着文王的遗愿,姬发率领着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勇猛的虎贲战士以及四万五千名披坚执锐的士卒,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目标直指暴君纣王。那是在十二月的一个戊午日,大军顺利渡过了盟津河,各路诸侯纷纷响应,汇聚于此。面对着如此壮阔的场面,姬发肃穆地站起身来,作《太誓》向全体将士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诸位将士,今日我们齐聚于此,肩负着沉重而又光荣的使命。殷王纣已彻底丧失理智,沉迷于妇人之言,背弃天道,远离宗亲,甚至舍弃了祖先留下的庄重乐章,转而推崇靡靡之音,只为博得宠妃一笑。此等行径,实为天理难容!我姬发,今日便要顺应天意,讨伐逆贼,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各位男儿,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创辉煌!”言语间,姬发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决绝,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直抵胜利的彼岸。
周武王十二年(公元前1044年)二月初一的黎明时分,姬发早早地来到了商朝别都朝歌郊外的牧野,准备举行庄严的誓师仪式。他左手拄着象征王权的黄色钺斧,右手紧握着以洁白旄牛尾装饰的旗帜,面对着整齐排列的将士们,姬发的声音坚定而洪亮:“来自西方的勇士们,你们一路辛苦了!”接着,他目光扫过面前的每一支队伍,继续说道:“啊!我的友好邻邦的君主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蜀、羌、髳、微、彭、濮各族的英雄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姬发深吸一口气,语气更加沉重:“古语云,‘母鸡不应司晨,若司晨,则家必败矣’。如今,殷王纣沉迷女色,废弃先祖之祭祀,背弃宗族与国家,抛弃同祖兄弟,反而重用奸佞小人,使四方逃犯得以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祸乱商国。今日,我姬发奉天命讨逆,将亲自率军清除这股邪恶力量。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每前进一步不超过六七尺,便需整顿队形;每次挥戈刺击不超过四五次,也要调整呼吸,保持队列。各位勇士,要像虎豹豺狼般勇猛,但切记,不要伤害那些前来投降者,让他们成为我们西方之民的一部分。凡有不遵号令者,将受到严惩!”随着姬发的话音落下,诸侯们的军队纷纷响应,四千辆战车迅速集结于牧野之上,气势磅礴,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当帝辛得知姬发率军前来,立刻调集了七十万大军以图抵御。姬发则派遣姜尚与百名精锐士兵出战,他们骑着战马,如闪电般冲击帝辛的阵线。帝辛的军队多由临时征召的奴隶和俘虏组成,虽人数众多,却士气低落,心中只盼望着周武王能速战速决。面对周军的猛烈攻势,这些士兵纷纷抛下武器,转而加入姬发的阵营,成为攻破帝辛防线的关键力量。姬发乘势追击,帝辛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四散奔逃。帝辛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回城中,登上了鹿台。他身披华丽的袍服,将所有的宝玉佩戴于身,最终选择了以火海结束自己的生命。姬发手持象征和平的大白旗,立于高处,向四周的诸侯发出号令。诸侯们纷纷下跪行礼,表示效忠。姬发微笑着向他们拱手回礼,那一刻,整个天下仿佛都归于他的统治之下。
姬发踏入朝歌之时,城外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纷纷前来迎接这位英雄。姬发随即派遣众臣向商民宣告:“上天将恩泽降临于尔等!” 商民们闻此言,齐齐俯首,连行两次稽首之礼,姬发亦庄重回礼,以示敬意。随后,他步入城内,直至帝辛陨命之地。姬发拔箭,连射三矢,箭矢破空,直击虚空;继而下车,手持轻剑,一剑刺下,再挥动黄钺,斩下帝辛首级,高悬于白旗下,昭告天下。步履未停,姬发又至帝辛二妃之处,只见二妃已自缢于梁下。姬发再次举弓,三箭连发,剑锋再起,黑钺挥动,取二妃首级,悬挂于小白旗下。至此,武王姬发方完成此举,缓缓走出城门,回归军营,心中既感释然,又怀敬畏。
武王姬发平定殷商后,将残存的殷商遗民交由帝辛之子武庚管理。鉴于天下初定,人心未稳,姬发派遣胞弟管叔鲜与蔡叔度辅佐武庚治理殷国。随后,他命令召公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毕公则负责解放商朝的无辜囚徒,并在商容居住的街巷入口处树立标志,以示对其忠诚的肯定。南宫括奉命打开鹿台的钱库与巨桥的粮仓,将财富与粮食分发给贫困的平民,以缓解民生疾苦。同时,他还与史件一同搬运殷商的九鼎及珍贵宝玉至安全之地。闳夭受命为忠良比干修筑坟墓,宗祝则在军队中举行祭祀仪式,以缅怀逝者。完成这一切后,姬发率领大军西归。途中,姬发巡视各地,记录下所见所闻,编撰成《武成》一书。他不仅重新分配了诸侯封地,还将殷商宗庙的祭祀器具分赐给各路诸侯,详尽记载于《分殷之器物》中。姬发心系先贤,追念古代圣王,于是分别册封神农氏之后裔于焦地,黄帝之后裔于祝地,尧帝之后裔于蓟地,舜帝之后裔于陈地,大禹之后裔于杞地。此外,他还赏赐有功之臣与智谋之士,其中最杰出者当属姜尚,被封于营丘建立齐国;周公旦则获封曲阜建立鲁国;召公奭得封燕地;管叔鲜与蔡叔度亦分别受封于管与蔡。其余功臣亦按功绩大小,依次获得相应的封赏。
周武王召见九州之长,登临豳地之巅,远眺商都。归返周地之后,他夜不能寐,周公旦前来探望,关切地问道:“为何深夜无眠?”周武王沉声道:“我心中忧虑,故难以入眠。上天已不再眷顾殷商,自我不曾降生至今,六十余载光阴,郊野内外,麋鹿出没,飞虫横行。正因上天弃绝殷商,我才得以成就今日之伟业。然而,上天并未完全赐予我庇护,我又怎能安心安寝?”“若要获得上天的真正庇护,我们须得依仗太室山之灵威,将那些为非作歹者一一揪出,严惩不贷,使之与殷纣王同罪。日以继夜地抚恤百姓,稳固我西土之根基,弘扬恪尽职守之道,直至我周朝之仁德广布四海。洛水之曲至伊水之弯,乃是一片沃土,适于民众安居乐业,此地乃夏人之旧疆。南望三涂山,北瞰太行山脉,背倚黄河,左拥洛水,右抱伊水,且邻近太室山。”于是,周武王下令在雒邑兴建新城,而后将战马放归华山之南,将耕牛散养于桃林之野,封存兵器,解散军队,昭告天下,自此不再兴兵动武。此举不仅彰显了周朝的仁政与宽厚,更赢得了民心所向,奠定了周朝长久繁荣的基础。
武王伐纣,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道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古老华夏文明前行的道路。它不仅是商周更迭的关键转折,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牧野之战,短短一役便颠覆了延续数百年的商王朝,为新生的周朝铺就了康庄大道。此役之后,西周推行分封制度,奠定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基石。周朝时期,无论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还是生产力提升,皆远超前代,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五个多世纪后,身为商族后代的孔子,在目睹周朝辉煌成就时,由衷地表达了对这个曾经摧毁其先祖国度政权的认可与赞美:“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不仅是对周朝文化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之势的深刻感悟。
周王朝初建,定都镐京。周武王姬发追谥其父姬昌为文王,大举分封诸侯,以巩固新生政权。然而,连年的征战与国事操劳,使姬发的身体不堪重负,在推翻商纣统治后仅仅两年,便因积劳成疾而卧床不起。那时,天下虽已归顺,但仍有许多不安定因素存在,周室众臣无不忧心忡忡,生怕姬发一旦撒手人寰,会引发新一轮的动荡。尽管姬发的病情曾短暂好转,但很快又急转直下。临终前,他心中挂念的仍是那片尚未完全平定的土地,以及年幼且缺乏治国经验的儿子姬诵。他深知,若想让周朝延续辉煌,必须有一位得力的辅佐者。于是,姬发将辅政重任托付给了贤明的弟弟叔旦,随后安详离世。
四季更迭,冬夏各具温凉之别;五行轮转,水火展现刚柔之异。然而,在助益万物、成就事务上,它们的本质却是相通的。周文王深谙韬光养晦之道,以隐忍待时来彰显仁爱之心;周武王则果断勇猛,积极行动以平息乱局。由此可见,无论是救济苍生还是安定天下,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何必固执地认为文治一定优于武功呢?关键在于是否达到了最高的公正罢了。
中国通史广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