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生卒年月不详,但据传卒于公元前1015年或前1036年。他姓姜,属吕氏家族,名尚,亦称望,字子牙,后人尊称为姜子牙、齐太公、师尚父、太公望、吕望、吕尚、姜尚等。关于他的出生地,历史上记载不一,有说来自“东海上”(今山东省日照市),也有认为是河内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在中国商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姜太公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深谙韬略的思想家,最终成为西周开国的重要功臣。他的智慧与勇气,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世无数英雄豪杰仰慕的对象。
姜太公的祖先曾担任四岳之职,辅佐夏禹治水立下赫赫功勋。自舜、禹时代起,家族便受封于吕地。历经夏、商两朝,有的旁系子孙继承了封地,而有的则流落民间,成为普通百姓。姜太公便是这一脉远古后裔中的一员。由于家族衰败,姜太公不得不四处奔波,以各种手段维持生计。他曾于棘津摆摊售卖小吃,又转战朝歌操刀宰畜;也曾投身为商王族子良效力,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遭放逐。另有一说,姜太公曾为入赘女婿,终因无法适应家庭生活而被年迈之妻赶出门户。无论如何,直至垂暮之年,姜太公依旧命运多舛,未有一番作为。
后来,姜太公悠然自得地在渭水之畔垂钓,以钓鱼之名行求贤之实,渴望得到周西伯姬昌的赏识。文王在一次外出狩猎前,特地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此行所获,既非龙亦非螭,既非虎也非熊;而是能助我成就霸王之业的良辅。”果不其然,当他来到渭河北岸时,遇到了正在垂钓的姜太公。文王对此人颇为看重,便与之详谈。姜太公以其深邃的智慧,从“仁”、“德”、“义”、“道”等多个角度出发,向文王阐述了如何赢得天下的策略。文王听后大喜过望,赞叹不已,他激动地说道:“先祖太公曾预言:‘必有圣贤降临周土,周邦必将因此而兴盛。’难道说的正是先生您吗?我们已期待您多时了!”于是,文王赐号姜太公为“太公望”,并亲自邀请他共乘一车返回都城,任命其为太师。至于二人相遇的具体年龄,则众说纷纭,有言七十、八十乃至九十岁不等,难以考证。这段佳话便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典故的由来。
关于姜太公的身世,历来有诸多传闻。一说他学识渊博,曾短暂效力于暴虐的商纣王。然而,面对纣王的昏庸无道,姜太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此后,他遍访天下诸侯,却始终未能遇到真正赏识自己的明主。直到某日,命运之轮悄然转动,他向西而去,最终投奔了仁慈宽厚的周文王。另有一说,称姜太公乃一介隐士,隐居于海滨棘津之地。彼时,周文王不幸遭囚禁于羑里,其忠诚的臣子散宜生与闳夭久仰姜太公大名,遂派遣使者诚邀其出山相助。姜太公听闻此事后,心中暗自思量:“闻西伯侯贤明,素来敬重长者,何不去看看?”于是,他欣然同意。三人联手,精心挑选美女珍宝进献纣王,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成功赎回了文王。文王获释归国后,深感姜太公的智慧与才华,遂将其纳为心腹谋士,共商国是。
文王自羑里脱身,重返故土,便秘密携手姜太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旨在推翻暴君商纣的德政方略。其间,不乏运用兵法智谋与奇策良计。姜太公辅佐文王,倡导积德行善,弘扬正道仁义;对外,则巧妙地引导文王与其他对纣王不满的诸侯建立联盟,借机令其进贡,以此迷惑纣王,使其放松戒备;对内,则制定爱民政策,实施惠民举措,鼓励农桑,强化军事训练。文王治国有方,尤其在公正裁决虞、芮两国土地纷争后,更被时人誉为天命所归。此后数年,文王先后征讨西戎、密须等部族,稳固后方;继而东进,攻取耆、邘、崇诸国,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同时,他还大兴土木,在丰邑兴建新城,为最终的伐纣之战奠定坚实基础。当时已有三分之二的诸侯心向周室,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姜太公的深思熟虑与运筹帷幄。
文王辞世之后,姬发继承王位,是为武王。即位的次年,他心怀完成父亲未竟之志的壮志,决定率领大军东征,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各路诸侯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前了解征讨商朝的路线与地形。出师那天,备受尊敬的姜太公手持黄钺,紧握白旄,庄严地宣誓道:“苍兕啊苍兕,统帅万千战士,迅速集结船只,迟到者立斩不赦!”随着号令的下达,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盟津进发。不久,来自各地的诸侯陆续赶到,他们一致认为时机已到,劝说武王立即发动对商纣王的攻击。然而,武王心中自有盘算,他认为目前的目的已经达成,便婉拒了继续进军的建议,与诸侯约定日后再度会盟的时间后返回,并与姜太公共同编纂了《太誓》一书。
盟津会师后,面对依然强大的商朝,周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武王屡次派遣使者前往商朝探查虚实。当使者第三次回报说商王朝内“奸佞得势,贤良隐退;百姓噤若寒蝉,不敢言怨”之时,太公对周武王分析道:“奸邪之人压倒了忠诚之士,这是暴政的表现;贤能之士纷纷逃离,是国家即将崩溃的征兆;而人民连抱怨都不敢开口,说明刑法已到了残酷至极的地步。商朝的混乱已达顶峰,再无余地可退。”
盟津会师两年后,纣王残忍地杀害了王子比干,并将忠臣箕子囚禁。这一系列暴行使得商朝贵族内部四分五裂,纣王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武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认为推翻商朝的机会终于来临。于是,在他即位后的第四年,武王集结了三百辆战车、三千名精锐勇士以及四万五千名披坚执锐的士兵,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誓要铲除暴政,解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然而,就在大军出发之际,武王通过占卜得知此次行动似乎并不顺利,加之行军途中遭遇了猛烈的风暴,这无疑给本就忐忑不安的将士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正当大家犹豫不决之时,姜太公挺身而出,以坚定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位战士:“上天有好生之德,下民自取其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结束这场无休止的苦难。” 武王被姜太公的豪情壮志所感染,最终决定继续前进。于是,在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或1044年)正月二十六日,武王正式下达了出师令。随着春意渐浓,二月二十一日,周军顺利渡过了盟津河,并在此地与来自四方的诸侯会合,共同举行了庄重的誓师大会。紧接着,二十七日凌晨,经过一夜的急速行军,联军抵达了牧野这片古老的土地。在这里,姜太公巧妙地利用各种方式向当地的商民传达了一个信息:周军的目标仅仅是纣王及其同党,而非普通百姓。此举极大地减少了战争对平民的伤害,同时也削弱了商军的斗志。当日上午,纣王闻讯后急忙调集大军迎战。战斗甫一开始,姜太公便亲自率领由三百辆战车和三千名精锐骑兵组成的先锋部队冲锋在前。紧随其后的是武王亲自带领的大队人马。尽管商军人数众多,但由于长期受到纣王暴政的影响,士兵们早已心生不满,不少人甚至在战场上倒戈相向。周军趁机发起猛烈攻势,很快便将商军打得溃不成军。夜幕降临时,纣王意识到一切都已无法挽回,绝望之下逃回了朝歌城,在鹿台之上自尽身亡,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第二天,武王登临社坛,群臣手捧净水,卫康叔封精心铺设彩席,姜太公引领祭祀之牲缓缓步入。史佚依照策书上的文字,虔诚地向神祇祈愿,讲述讨伐暴君纣王的正义之举。随后,武王下令将纣王在鹿台上积聚的钱财分发给百姓,开放钜桥的粮仓,将粮食用于救济饥寒交迫的民众。为表彰忠良,武王命令加高比干之墓,以示敬仰;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恢复其自由。同时,将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九鼎迁至镐京,昭示新朝的建立。周朝的政事也随之得到了整顿与修治,国泰民安的景象初现端倪。
牧野之战尘埃落定,然而仍有一些亲商的方国未肯归顺。为此,武王下令,令尚驻扎于盟津、管、祭等地的六师兵马,分作四路,向南进发,清扫那些顽固的反对势力。姜太公奉命率领一军,直指越戏方,经过一番激战,最终大获全胜。
武王翦商之后,与姜太公、周公旦等贤臣共谋天下大计,决定将广袤的国土划分为众多侯国,由周天子亲自分封给那些在伐纣大业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姬姓宗亲及有功之臣,让他们建国立都,作为周王朝的屏障,此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由来。鉴于姜太公在兴周灭商过程中的卓越贡献,他被首位受封至东方的齐地营丘,建立了齐国,肩负起稳固东方边疆的重任。
姜太公率领着他的队伍,踏上了前往营丘的征途。漫长的旅途让战士们疲惫不堪,队伍的行进速度也因此变得缓慢。某天傍晚,当他们抵达距离营丘不远处的一片空地时,决定在此扎营过夜,计划次日清晨继续赶路。然而,有人提出了异议:“机会稍纵即逝,若是我们像这般安逸地入睡,又怎能显现出我们建立国家的决心?”听到这番话,姜太公立刻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下令整饬兵马,准备在夜幕的掩护下向营丘进发。黎明破晓之际,姜太公的军队已悄然抵达淄河之畔。放眼望去,莱国的军队正涉水而过,直奔营丘而来,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敌意。面对此景,姜太公并未轻举妄动,而是首先尝试以言辞化解这场冲突。他高声宣告,武王治国有方,敬重贤士,施行仁政,深受诸侯爱戴,天下归心。他劝说莱侯放弃抵抗,共同参与建设新的时代。然而,莱侯依仗自身实力,傲慢地拒绝了这一提议。见和平解决无望,姜太公果断下令进攻。经过一番激战,最终将莱侯的军队击溃,莱军四散而逃。姜太公乘胜追击,顺利占领了营丘。
姜太公在创建齐国之初,便遭遇了来自内部的重重阻碍。司寇营汤表面上遵纪守法,背地里却收受贿赂,残害百姓,并以所谓的“仁义”之名,蛊惑民心。当姜太公察觉到这一点时,决定采取策略,以询问治国之道为契机,试图揭露营汤的真实面目。“请问,您认为治国之道何在?”姜太公温和地问道,目光却如鹰隼般锐利。“治国之道,唯有仁义二字足矣。”营汤微微一笑,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仁即爱人,爱人者不使子辈劳苦;义乃尊老,尊老者即使妻子年迈,丈夫亦会恭敬侍奉。”姜太公闻言,眉头微蹙,缓缓开口:“我亦倡导仁义治国,但所理解的仁义与阁下有所不同。在我看来,顺应天时地利,与民共享财富方为仁;团结民众,与之共患难、共欢乐、共爱憎方为义。真正的仁义不仅在于言语,更需付诸实践。阁下口谈仁义,实则表里不一,巧言令色,贪赃枉法,滥杀无辜。如此‘仁义’若施于齐国,必致祸乱,难以安定民心、兴国安邦。望阁下改过自新,否则……”话音未落,姜太公已下令将营汤拘捕,随后处决,以警示群臣。自此,齐国内部再无违抗法令之事,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稳定。短短五个月内,姜太公便前往周公处报告政绩。“为何如此迅速?”周公疑惑地问道。“我只是简化了上下之间的繁琐礼节,保留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姜太公淡然答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姜太公安定了大局后,迅速将注意力转向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营丘成为了他实施政治、经济及文化改革的核心地带。营丘,这片古老的土地,曾是夏朝与商朝的重镇。姜太公到来之后,依托原有的地势,筑起了坚固的城墙,以此为基础,展开了一系列宏大的建设计划。
姜太公创立齐国后,在政治上倡导“尊贤尚功”,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他积极选拔有才能之士担任官职,不仅从本国选拔人才,更广泛吸纳东夷地区的土著精英,将他们纳入齐国的统治阶层,使他们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大展身手。无论与姜氏家族关系如何,只要通过严格的考核,符合选贤的标准,姜太公便能充分调动并发挥这些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使齐国上下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在文化政策方面,姜太公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方针,以包容的态度对待齐地的风俗习惯。他认为,若强行在齐地推行周朝的礼仪制度,可能会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感,从而影响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他根据齐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既能得到齐民认可,又不违背周礼基本原则的新规制。这些措施既保持了齐地文化的独特性,又促进了齐国社会的和谐统一,为齐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昔日,姜太公受封于营丘,初至之地,草木丛生,土地贫瘠,人口稀少。面对这等艰难环境,姜太公未尝退缩,而是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策略。他重视农业,尤其鼓励黍、稻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齐地丰富的矿产及鱼盐资源,推动了冶炼、丝麻纺织及渔业的发展。此外,鉴于齐地地理位置优越,人民素有经商之风,姜太公大力扶持商业,开放贸易,与周边诸国互通有无。在这一系列“农、工、商”并重的战略指引下,齐国逐渐显现出勃勃生机。其制造的精美服饰远销各地,鱼盐产品遍及列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齐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众多诸侯国纷纷前来朝贡,齐国也由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国,蜕变成为东方的强国富邦。
姜太公在封齐建国之后,多数时间仍留在镐京,担任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他的长子齐丁公姜伋亦驻守镐京,担任虎贲一职,掌管王宫的卫戍部队。而在齐国建国后的三十多年间,其三子丘穆公则负责镇守营丘,确保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姜太公未能立即前往齐国的原因有二:首先,彼时的齐地尚处于东夷的控制之下,齐军的力量尚未强大到足以驱逐这些占据者;其次,武王姬发在位期间,姜太公作为重要的辅佐大臣,其作用无可替代。待武王驾崩,年幼的周成王姬诵继位,面对管叔、蔡叔、霍叔引发的“三监之乱”,以及淮夷、徐夷和“殷东五侯”的叛乱,姜太公更是成为了周公等人平定内乱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无法立刻离开正处于关键时期的朝廷。
东征凯旋之后,年逾百岁的姜太公因身体虚弱,不得不返回其封地。周王室为表彰他的功勋,特赐予他广袤的领土,东至大海,南至穆陵,北至无棣,西至黄河,以及对五侯九伯的专征权力。这五侯九伯包括了殷商东部的五个诸侯国及淮夷地区的九个部落,它们在西周初期仍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状态,未完全臣服于周朝的统治之下。关于“穆陵”的具体位置,学术界存在争议,一说位于楚地黄州麻城西北的穆陵关,另一说则认为是齐国境内的穆陵关。周王室赋予姜太公的专征权力,不仅巩固了他的地位,也为齐国后续的扩张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至于姜太公晚年是否曾重返周都,与周公旦、召公奭共同辅佐成王,则成为了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姜太公享寿逾百岁,其确切逝世之年,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据《竹书纪年》记载,姜太公逝于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5年。然而,也有学者通过《尚书·周书·君奭》篇中的描述提出不同见解:召公为保,周公为师,辅佐成王左右。召公心存不满,周公因此作《君奭》。以及“成王临终之际,命令召公与毕公率领诸候辅佐康王,作《顾命》。”这些文献中均未提及姜太公的名字,由此推测,姜太公可能是在周成王九年,即公元前1036年去世的。这一差异反映了古代史料记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朝廷若无贤臣,便如鸿鹄失去了双翼,即使心怀千里之志,也无法抵达心中所向之地。因此,航行江海者需借舟楫之力,行远道者需乘车马之助,欲成就王业者则需倚仗贤才。伊尹、吕尚、管仲、百里奚,正是成就霸业者的舟车。舍弃父兄与子孙,并非疏远他们;任用厨师、渔夫、屠夫乃至仇敌与俘虏,并非偏爱他们;而是为了国家社稷、建立功名,不得不如此。正如巧匠建造宫室,会根据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木材,比较功效以确定所需的人数。因此,当吕尚被重用时,天下人便知商朝将亡,周朝将兴;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后,天下人便知齐秦必将称霸。这不仅仅是依靠舟车之力,更是因为选用了合适的人才。成就王业固然需要贤才,亡国败家同样也需要人。夏桀重用莘氏,商纣信任恶来,宋国倚仗唐鞅,齐国重用苏秦,秦国信任赵高,天下人便知这些国家将要灭亡。不选用合适的人才却想建功立业,就如同在夏至之日希望夜晚更长,或是对着天空射箭期望命中水中之鱼一样荒谬。即使圣如舜禹,也会陷入困境,更何况是一般的君主呢?
太公姜尚,霸王之谋士。归隐渔猎,修身养性,兼备文武。精通阴阳之道,兵法独步,龙韬虎略。手执黄钺白旄,指挥若定,挥洒自如。讨伐暴政,助周兴盛,福泽深远。后世论兵,尊其为始祖。
中国通史广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