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昀:你确定陛下能相信?
他那刀削斧砍似的脸上涂满了憔悴的疲倦和深深的忧伤。
丞临:谁又知道咱们身边的人是不是探子呢。
丞临拽着李晏跟顾昀摆摆手。
丞临:长庚,你皇姑姑我回京了,你一起吗?
李旻(长庚):不了,姑姑慢走。
丞临:嗯……行
丞临:顾子熹,你看着点长庚,我先回京了。
顾昀:知道了,唠唠叨叨的,跟沈易学的一套套的。
丞临:……
丞临:不说了,先走了。
丞临的身影渐行渐远。
顾昀: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
顾昀:是不是啊,长庚。
——长庚与顾昀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李晏看着身边的丞临。
霞光映射肴她的脸生,透出粉盆做的红色,像涂上了一层胭脂。
丞临:看着我干什么?
丞临看着这李晏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一阵笑意涌来,有了调戏良家妇女阿晏的想法。
李晏:没什么…
李晏羞涩的脸蛋上泛着的微微红晕,在温柔的
阳光下低头微笑。
丞临:呦,小阿晏脸红喽
丞临:不用低头,我看得到。
李晏心里更跳得凶了,脸上如火烧一般,红到耳朵以后去。
丞临:算了,不逗你了。
丞临看见李晏害羞的样子也是新奇,罢了罢了,公务要紧。
丞临:阿晏,我们要出发了。
————
半个月后,两封江南奏表罗在了隆安皇帝李丰面前。
李丰敲了敲桌子,旁边一个四十来岁、留长须的男子立刻上前,替他调亮了汽灯,此人正是皇上的亲舅,名叫王裹,当今第一宠臣。
旁边坐着一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丞临。
李丰打开上面的折子,正是姚镇当日与顾昀商量的说辞,隐去玄铁营和临渊阁。
将江南大小官员马屁从上到下拍了个遍,最后歌功颂德一番,皇帝看完后没说什么,拿起第二封折子。
丞临在看到有第二份密函的时候就察觉大事不妙,心中不免警惕。
#丞临:(这第二份……)
第二封却是一封密奏,说辞与上一篇截然不同,上书。
——海上剿匪之日,安定侯及镇北军数百人现身东海,拿下贼首,据贼首招供,而叛军海蛟上令有一白衣女子,行踪诡秘,疑似临渊阁之人,似是顾昀旧识。——
李丰(隆安帝):……
李丰看完以后什么话也没说,顺手将两份奏折递给了王裹。
王国舅飞快地看完,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李丰阴晴不定的神色,揣度着他的意思,又瞅了一眼在旁边坐着的那位,开口道。
“这……皇上,安定侯牵扯其中,虽然有功无过,但这擅离职守,也……”
#丞临:(查出来了,果然有探子。)
李丰(隆安帝):他有玄鹰可一日千里,纵横中原不过几天的事,虽擅离职守,但也不算特别有失分寸。
李丰(隆安帝):只是朕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巧,安定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李丰(隆安帝):丞爱卿
丞临立刻起身,退了一步,“扑通”一声跪下。
#丞临:臣万死——
李丰(隆安帝):丞爱卿怎么会有错呢
李丰(隆安帝):此次若不是爱卿,“及时”平叛,否则又要有大乱子了
丞临后面生了一层冷汗,黏黏糊糊的,额头上的也是,但她顾不得这么多,道。
杀破狼之镇北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