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的东西,放到学校外的大环境去,就要重新讨论了。
因为上次征文的影响很大,好多人都在凑这个热闹,尤其高一、高二的。
他们先是谈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再谈新月社的加入要求和名额,再谈职位的安排,再是谈社长的产生规则。我去,都还没进来呢,就要把我社长撸了?
虽然我也不在乎这个天上掉的社长,但也不能这么叫人欺负啊。
于是在一次跟徐曼老师聊天中,我说:“这些人,刚来就要篡位,不合适吧。要是这样也能通过,我们还不如再弄个新的社团。比在这跟人抢吃的强。”
徐曼老师不同意我的意见,她想让我等一等,现在只是讨论,并没有硬要把我扯下去。又说,那些人真正要扯的,是陈香和彭家宝的副社长,不是我。
那样更不行啊。要是只把我的社长撸下来,本来就尸位素餐的我,最终也不好真跟他们闹。陈香和彭家宝可是实际上的功臣,活可都是他们干的。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对我来说,这样卸磨杀驴,更不合适。
我说道:“那也不好,这不是鹊巢鸠占了么?毕竟是后来的,这样的讨论未免太不礼貌。如果这样也能行,想抢就抢,以后就没人敢弄新东西了。”
徐曼老师叹了一口气,说:“主要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火!”
她隐晦地说了一个不好的现象,逐利。后来的那些人,是闻着肉味来的,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咬一口肉。出现争抢的现象,当然在所难免了。
她也不喜欢这样,可现在,这就是他们面对的现实。除非一拍两散。
可是一拍两散,又岂是理智之策。成年人的方法,从来都是互相妥协。
我把这个可能的结果先知会了陈香和彭家宝。
彭家宝说:“我早就猜到了。上次开会他们就针对我说事,不过我跟老师谈过,我来应该能保留一个位。到时候让陈香担任,我能做个小组长就行了。”
陈香冷言冷语地讽刺道:“我觉得那些人,忒过分了。咱们弄得好好的,是他们要上来,上来就要拿我们开刀。一个个还都是老师呢,太不厚道了。”
彭家宝倒是看得开,说:“可是他们来,也让咱们社发扬光大了不是。以前咱们虽然是个官,可就是光杆司令。现在即使让我当组长,手下有人,那也是明降暗升。所以,都看开点吧!”他挺乐观的,这一点跟我一样。
但我仍要保留他这个副社长,哪怕用我自己的社长来换,都可以。
一个社长,对我来说并不是必须的。没有它,我照样可以被众人知晓。
但是彭家宝要是失去了这个机会,以后恐怕就不会再有同样的机会了。甚至对他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很坏的影响,会让人下意识地认为,他的能力不够。
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放心吧,他们不会得逞,我会为你争取的。”
彭家宝笑着说:“谢了,兄弟,不过也不用太坚持,这样已经很好了。”
然而就在这时,教育局忽然下发文件,关于中学生社团活动的说明草稿。
上面第三项的第二条写着:原则上,高三年级学生不得担任社团重要职务。
这样的一条,就像是针对我们三个制定的一样。看起来是合理的措施,也有合理的理由:不能影响高考嘛!可是,这个时间点弄出来,让人觉得有阴谋。
这是背后的权力的运作的结果,将目的挂在合理的规则上。之后的讨论,他们只要肯贯彻实施这份文件,就可以把我们三个不务正业的创始人赶出去。
我还想争取,但我已经感觉到事情不妙,感叹道:“高中毕竟不是社团的主场,等到了大学,到了我们年轻人的主场,再正儿八经地搞一场盛会。”
但我们都知道,我的这些话不过是安慰罢了。实际上心里气的很。
就在这节骨眼上,又出现了一点变化。原因就在我之前投的一次搞,投给散文诗刊的那三首,在杂志1月的那期发表了。而且还是在卷首语刊登的。
我这段时间还以为,散文诗刊不会发它们了,没想到这时候给了我个惊喜。
我不是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了解,经过之前对“投稿失败”的思考,我查了散文诗刊的地位。这不止是一个国字号刊物,还代表了某种方向。
总之,这三首诗的发表,代表文学界的一部分人,承认了诗的存在。
这个意义,不是一个社团所能替代的。如果没有文学界的承认,社团搞得再大,可能也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的位置。现在不一样了,诗成了一种新文体。
虽然在大家的眼中,这种文体只是一种可能,并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我想起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说的那句话,“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今天我也想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现代诗的一大步。”
所以,在翻看那本杂志的时候,我全程带着笑意。
这比新月社给我的那些惊喜更让我高兴。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很多同学也看到了这些,但他们不能完全理解背后的意义,也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只是觉得很厉害,然后恭喜一下。再然后,陈香用很不确定的语气问:“曹雨泽,有了这个刊物,你在新月社的位子,应该不会被撤下来了吧?”
经她这么提醒,我才想到把这两件事合在一起看。晚点时候,我拿着杂志去办公室,找到徐曼老师,递给她,说:“一件好事,你看卷首语。”
徐曼老师略显茫然,看了,然后翻到封面看这是什么杂志。于是她的表情变得惊讶了。她很喜欢文学,对这本杂志很熟悉,因为学校也有订杂志,她有空就会看看。她比那些学生更能理解其中的涵义。她问道:“你投的稿?”
我点点头,说:“是啊,有一个多月了,本来以为没戏,没想到真发了。”
徐曼老师欢喜地说:“你太厉害了。这可是散文诗刊!你竟然在上面发表了现代诗。这下好了,如果我们能再接再厉,教育局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然后我提出,“徐老师,那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个来做点文章?”
徐曼老师认真看着我,说:“你是说新月社?倒是有希望,但也不一定。应该会引起一些讨论,讨论的结果,现在不好说。但总归是一件好事。”
她说的没错,现在谁都拿不准将来的方向。但肯定不会更坏了。
现代诗复兴指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