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生存与生物性(一)

目录

生存与生物性(我因何而生) ▹

生命是什么? ▹

人类的生物性 ▹

人类的生命过程 ▹

人类的生物性意义 ▹

生命动力与能力 ▹

定义人类 ▹

生物性如何影响人类? ▹

生存与生物性(我因何而生)

生而为人,任谁也没得选择。当人类产生自我,认知到了自己之后,是不会停止对存在进行追问的。对于存在的疑问,既包括自我存在,也包括现实存在。

对于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常常提起生活、生命,那么生活与生命又是什么?很多答案都有道理,都在适用范围内成立,但似乎,总少了些说服力。或者是说,视野里,缺少了什么。

如前所述,诸如时间般的绝对,哲学层面可能成立,思维可以理解,但却没有办法证明,甚至逻辑冲突。因此,我们对于日常的诸多习以为常,只是相对为常。同一个事物,同一个名词,会发生变化。甚至在不同的范围内,不同的条件下,都将不同。以下观点,来源于对自身的感知,并基于自身存在,使用相对视角进行抽象归纳与逻辑推论。所有理论皆以人类自身存在为原点,基于人类认知的相对性构建。尽可能的使用客观视角,即使客观视角并不存在。

生命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概念。虽然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认知有许多种,无论是自然进化,还是生于神佛,或是产于外星科技,抑或降临于绝对造物,但应该没有理论认为人类不是生命。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人类的生命性展现得太强了,无法掩盖。没有人是孙悟空,没有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所有人的生命皆生于父母。不能掩盖的生命性是无法否定的,否定了生命,意味着否定了自己。那么所有的理论便都有了同一个前提,即人类是生命性的,人类是一种生命体。所以,如果尝试解释人的存在,或具体一些,想要定义人性,无法绕开人的生命性。

生命是什么?

在当前的人类认知条件下,做不到准确定义。但为了尽可能的解释人类的存在,原谅作者的不自量力:在地球的范围内,在适应性环境的前提下,拥有一定自主性,以复制自身或繁殖(有损复制)作为存续手段,保持自身或繁衍物存活为目的,以代际进行个体的新生及消亡的过程,可以被称为生命。也就是说,生命以存活与繁殖为目的,并一定会死亡。以相对性视角来说,只有最终会死亡的,才算做是生命。此定义仍然存在不严谨部分,未声明生命个体存在的基础形式(不可拆分形式),即生命的最小单位。此问题对于目前的人类认知并未产生影响,暂且忽略。

作为人类个体,作为一个人,能够感觉到身上的血肉,感觉生命所带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例如恐惧,人是多么的害怕死亡呀。真切感觉到的自己,总有一天会像风一样的消散,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多的欢欣快乐,那么多的曾经过往,那么多的感动难忘,那么多那么多的生命体验,都会消失的。并且在这件可怕又悲伤的事上,我们无所作为,无法改变。会不会觉得生命的无力呢?即使有人自称看透了生命,不那么在乎自己,但是,做好准备面对身边的父母亲人的消失了吗?

人类并不是没有得出生命终会离开的结论。只是没有勇气面对。佛教说生命是在六道中的轮回,基督教说人的归处在天堂或是地狱。轮回与归处,带着人的意志,超脱了死亡呀!如果生命可以不断的轮回,不停的重生,死亡只是下一次生命的起始,又有何可怕呢?如果生命终要回到天堂或是地狱,即便是地狱,历经千刀万剐、粉身碎骨,但是撒旦都杀不死我,难道我还不是永恒吗?轮回与地狱,哪里有死亡更可怕呢……死亡可是,带着我的血肉,带着我的曾经,带着我的梦想与荣耀,带着我的自我,带着我的一切,甚至带着我的存在,消失无踪了,消失在无穷的永恒的虚空中。

宗教并不是无用的,至少它安慰了许许多多来了又走了的生命过客。在无法改变的离去面前,留下了许多希望与期盼。但是他仍然改变不了我终将离开的事实。

这世上如果有神迹,为什么要创造出生命这样,如此的想活下去,却又不得不死亡的东西呢?为什么把如此多的悲伤与无奈留给我们呢?如果这世上真的有神迹,为什么不为人创造一个只有幸福与快乐的世界呢?为什么不把人性中只留下善良与美好呢?是因为他做不到吗?还是神也死了?!信仰并没未给人带来改变。

先对读者说声抱歉,并没有使人难过的意愿。只是真相,让人难以接受。顺着这样的思维轨迹,我们只能接受,生命是孤独的,偶然的,是在一个我们还未看清的世界中,不知原因产生的。是由我们自己所感知与认知的,切切实实的存在。

除了鬼神、宗教,人类还有另一种关于自身存在形式的解说。笼统的说,即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重视人的精神性,并认为精神是绝对的。但绝对精神似乎进入了误区。使用实证立场,绝对精神无法证明,并且没有证据表明精神可以转移。从当今的科技视角来看,绝对精神忽略了太多的切实存在。当然绝对精神仍然具有精神性的意义,只是因为精神而忽略现实存在,并不是人类应该走的路。

解释人类存在,似乎只有一种方式了。对哲学有所理解的读者或已发现,本文与唯物主义具有相似的立场,似乎是以唯物主义为发源,那么暂以唯物主义立场展开罢。但实际上,本文认为唯物主义忽略了精神性,后续章节将会进行说明。

本章基于生命的目的——存活与繁殖,并最终走向死亡的过程,归纳人的生物性及人类所独有的特殊能力精神性,尝试探讨其形成过程与基础性质。

人类是什么?

在人类寻找到真相之前,人类便已存在。甚至说起来,人类这个词也是人造的概念。当然,这个词属于十分基础性的词汇,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解释,人人皆晓。只是刨根问底的话,似乎并没有十分确定的定义。从词义上讲,“人”是词根。“类”字更好解释,对相同事物的归纳。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把一类事物,提取出共性,然后归纳为一种类别。类,即相似,衍生为相似属性事物的集合。那么人类,也就是“人”的集合。如果可以解释清楚“人”,“人类”的含义似乎不言自明。“人”与“人类”,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下就以个体存在为发源,尝试解读人为何意。

现代生物学已经把人类正式划归了动物界,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中国人对此已几无异议。只是仍需要再做声明,本章中生物一词并不直接来源于生物学,而是指更泛化的,活着的生命。即使不使用生物学概念,人们对于自身的理解,也同样属于生命,即活着的东西。在现代科学如生物学到来之前,人类曾自诩万物之灵,不屑与无智的动物为伍,但对于活着与死亡,却与动物无分。正如两千年前司马迁说过的“人固有一死”一样,人们对于自己的认识,并不仅仅来源于生物学,同样来源于对自身对存在的体会与总结。正如本文对于生命的定义,生命的唯一目的,即为活着并繁衍。因生物学以探究生命为目的,与本文关于人类的观点有契合之处,故借用生物一词,与生命不做严格区分。

依据生命基本目的与人的特殊性,人的基础属性可归纳为两个类别:生物性与精神性。生物性即为了生存与繁殖所具备的基础属性,另一方面,生物性也是限制。精神性后续会进行更精确的定义与讲述。为使读者不至在开篇有过多困惑,此处使用近似意的精神性代替。

对于人的生物性这一说法,许多人应该并不陌生,只是,生物性代表着什么?让我们从最基础之处讲起。

人类的生物性

用中国人最通俗的话语来讲,哪个人不是“爹生娘养”的?如果要解释这个词语,“爹”更多是指生殖过程的父体。即使不通过生物学知识,只使用常识,我们也知道,没有男人(雄性)的参与,是不可能生出小孩来的。那么“生”则是指在两性生殖过程中,父体为创造生命而注入的原始生命活力。相对的,“娘”则为母体(雌性),是生殖过程中承担更多更大责任的另一部分。这一部分的责任甚至无需多说,比常识还要常识。“养”则更多是指孕育,包括“十月怀胎”,同时也包括哺乳,甚至还包含着无形的言传身教。“爹生娘养”所蕴含的,是人们对生命过程的朴素认知。就像《大话西游》电影里的经典台词,人是人他妈生的,就连妖,也是妖他妈生的。“爹生娘养”可以充分证明,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父母创造了下一代,父母也创造了生命迭代的过程。

新生命的降生,是由父母所带来的。父母是新生命的创造者。赋予生命,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千百万年间的生命过程中,又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情。生命如果脱离了这个过程,也便无法被称作生命了。

如同父母创造我们一样,我们也在创造着“父母”。生命本能让我们长大,再成为父母。生存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我们被生下来,再生下下一代。创造了下一代后,我们避免不了的开始衰老。这是一个悲伤的过程,但生命的更替,莫过如此。衰老之后,终是死亡。生命个体的存在,终会离开。但个体消亡,生命仍在继续。

生命开始的如此的突然,令人毫无准备。突然有一天,“我”就诞生了。同样毫无准备但不太突然的,“我”长大了。像曾经创造“我”的父母一样,健硕而有力。“我”不出意外的遇到了心爱的姑娘,“我”们结了婚,然后有了孩子。“我”也像我的父母一样成为了父母。慢慢的,“我”的孩子也已经长大,只是“我”,越来越老了。生命在衰败,“我”已经渐渐闻到了死亡的气息。终于有一天,孩子们守在“我”的床前,“我”看着他们,望着他们拥有着“我”也曾经拥有的使不完的劲儿,那么的生机勃勃,不情愿的撒开了手。

无论这个过程,是否被每个个体所接受,却无法逃离。这是生命的归途,也是生命的无奈。

人类的生命过程

人类无法脱离的生命过程可以做如下归纳,抽象为五个过程。

以下结论部分适用于其它复杂生命体。但本文关注点在于人类自身,不对非人类生命体做适用性描述。

一、降生

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总有起源的一刻。人类个体生命的诞生,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过程。生活中的新生命降生,总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我们先看到了。无论是否知晓背后的原因,新生这样的事情就已存在。不接受最容易感觉到的真实存在,是在反对存在本身。

在生物学中定义的高等生命(多细胞生物)皆通过受精卵来繁殖创建新生命个体。当然,包括人类,这也是人类的繁殖方式。

此处降生包含生物学的繁殖,同时也包括人类对于自身生命延续的理解。每个人都是由父母创造的,每个生命(暂排除单细胞生物)也都是由其父体与母体创造的。孙悟空不存在,或者说,孙悟空不是生命体。

繁殖,是创造新的生命个体的过程。那么降生,则是个体生命开始的标志。个体生命以此为起点,领略生的过程,从生而活。

二、长大(性成熟)

笼统的说,从降生至性成熟的过程,即为生物意义上的长大。文化上的长大,更具有生机勃发的蕴含。中华文化在对于生命成长的理解中就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例如成语生生不息,对于生命逐渐成长的过程而体现出的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十分的渴盼与欣羡。虽然生生不息并不单独指生命长大的过程,但对于生命活力的渴望在万物勃发的生长中得以完美体现。

若想更清晰的表明生物性的长大过程,更适合的词汇是——繁殖准备。从降生至性成熟的过程即是诸多生命种类(包括人类)为了繁殖而做出的准备。于今日的人类而言,繁殖准备越来越不是人类长大的唯一目的。在具备了繁殖能力的同时,长大还具有文化含义与精神属性,因此替代为更为泛指的长大,成长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类生命个体。长大这一状态,狭义的放至于人的个体生命中,还有一个更具诗意的名词,名为青春。

三、繁殖

降生是迎接新生命的来临,而繁殖,用来创造新生命。实际上,繁殖与降生是分不开的,因为繁殖的目的即是使新生命降生。但如果从生命个体的角度来叙述,个体的繁殖是为了创造下一代生命个体,即使生命依靠代际一直延续。繁殖是一系列的过程,具有生殖能力的两性个体,通过性行为创造受精卵,并在母体的子宫中孕育,最后通过分娩,也就是生孩子把新的人类个体带到世界上。狭义的繁殖到此结束。但对于人类来说,生下来并不是结束,还需要把孩子养大成人呢。当然,那是对下一代成人的期盼。

如果追问繁殖为什么产生,或许可以基于生命性做个推测。

个体生命以存活为第一要务。但个体生命终会死亡。生命演化的持续手段,便是繁殖。若以生命以适应性存活为目的假设,可以得出结论:生命的生存环境存在巨大的变化性(无论从量子理论来看还是地球环境来看),而生命的所有生命活动均为适应生存环境要求,因此生命存在的基础基于变化性,变化性要求生命需要随着外部环境而改变,同时使用外部能量维持生命自身的稳定,自稳定系统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维持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态,并需要跟随环境改变而修正。个体构建后获得稳定性而失去变化性,生命使用重新构建以保持变化性要求。繁殖即构建新个体的过程,也是拥有最大程度上的变化性的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十分重要的部分,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生命目的。

四、衰老

衰老是令人哀伤的,倍感无力的。只是生命过程,并没有心疼生命体的无力。并不怪古人会觉得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指挥着人类,就好似神明一般。如果把所有的生命体放在一起来看,确实会觉得有什么在控制着生命过程。不然,为何所有生命都会衰老腐败呢?为什么要让生命、让人类,有这样的难过的、无力的、痛苦的过程呢?背后的那只大手,又是做了什么呢?

不仅仅是生命,整个世界都在变化着的。就像路边的石头也会风化一样。生命建构在变化的世界中,只能够使用适应性来保持自身的相对不变。

生命的自稳定系统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随着时间变化,个体生命逐渐变得无法保持稳定态,进入衰老期。慢慢失去生命活力。这是生命的存在限制,在当前阶段同样也是理论限制。甚至可能是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或许有一天,科技可以突破生命的衰老限制,但在当下,无法想象。

五、死亡

衰老如果是令人感到无力与哀伤的,死亡则让所有生命体感觉到恐惧。自古以来,多少王侯将相为求长生之法,耗尽资财心血。始皇帝就曾留下徐福东渡的传说。当然也有如太史公一般,归纳“人固有一死”的唯物观点。活着的经验一直在告诉人们,死是无可避免的。即使许多人不想谈论,不敢谈论。甚至在人类的文化中成为了忌讳。人们知道是要死的,却不准说出来。就像不被人听到,它就不会来了。

生命实在太令人心碎。活着是这么的艰辛,却总又逃离不掉死亡。活生生的他与它,突然就不再存在,没有语言能够形容如此哀伤。或许没有自我、没有感知才不会悲伤。但令人更感恐惧的是,自己也逃不掉生命的轮回。我也是要死的。

任何有感知的生命体都是怕死的。许多人看到过,在牛被宰杀前的下跪与眼泪。牛应该是没有人类一样的死亡概念的,它们又不记载历史。可它虽不会说,却感觉得到。知道死亡是可怕的,不可逆的,与生命相悖的,死掉便不再生的,刻在本能里要拼尽一切躲避的东西。对死的恐惧,体现的是对生的渴望。

如此恐怖的东西,为什么要存在呢?

石头会风化碎裂,生命也有始有终。

对于生命个体,死亡是无法逃离的归程。也是能够感知的生命个体最强烈的哀伤。生命之所以被称作生命,便是以死亡作为生命的对立,生命变为非生命的过程。生命个体对于死亡的恐惧最甚。是人类唯一能够理解的,由存在变为消失虚无,由存在化为不存在的空无。

单纯以生物性来看,生命体成功繁殖,将新的生命个体带至世界,其个体使命已然完结。生命已经在延续。哀伤是属于人类的,属于自我的。没有自我,只会感觉到生命本能的恐惧,但并不会感觉到生命离去的悲伤。死亡对于人类,是具有更多意义的,超出了生物性的终结。

由生至死的过程,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这也是众生皆苦的根源。从无知的幼年,到活力无限的壮年,再由盛而衰的垂垂老矣,直到最终重归于大地,这便是生命必经的过程。

人们心内早已熟知,家门口的阿姨大爷们,都会给出早已看淡的答案。从古至今并无例外。

当然有人求于神佛,但或许神佛正忙,无睱关心人类,生死的问题于人而言仍无法跨越。有几人在神佛的护佑下肉体飞升了呢?至于轮回转世,倘若生来便苦,轮回何尝不是一苦再苦。至于成仙成佛,仙途几许?古往今来的人间记事,仙途不见,累累成史,诉说着生与死的兴衰。儒家不语怪力乱神,不任想象不受束缚的肆意飞舞。道家归万物于道,一切因变尽在道中,道驱使鬼神,鬼神却不能驱使道。

生老病死,亘古未变。无法超脱的生死,活着是为了什么?

人类的生物性意义

从人类也是生命体的角度审视,人作为个体生命的生物性意义,只是为了活着并且繁衍。这是所有生命体存在的目的。为生才能存在,存在即是为生。如果人类对于自身生命有了更高的期望,也就可以拥有超越生物性的意义。但,这需要人类自己寻找并定义。

生命动力与能力

飞禽走兽会生长衰亡,人类的生命过程同样如此。生命个体为维持自身的存活,可谓拼尽了全力。哪怕人类目前为止最高维的思想,最崇高的愿望,仍然受限于生物性。因为人类的最底层思维及原动力,是发源于生物性的。即存活为第一要义。

以下结论以人类为主要阐述对象,但因人类的生命体属性,欲寻找关于生物性的答案,需要将非人生命一并纳入思考。同时讨论范围更多集中于人类,因此结论不对非人生物具有全部适用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青山不知语(红线) 连载中
青山不知语(红线)
鱼头煲鸡汤
原以为自己是没有父亲的,结果等自己母亲死了才知道母亲谈了一个异世界的人,被接回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姐姐,但这个姐姐很不喜欢她。可以说......
3.5万字2个月前
神明予我岁岁平安 连载中
神明予我岁岁平安
长遥
“等你回到天上,可以让我做地上的文曲星吗?”“我只愿你岁岁平安。”
0.2万字2个月前
你好,大妖 连载中
你好,大妖
这条小鱼在乎捏
我是一个半人半妖的妖怪我出生就被诅咒过所以我父母就不要我了丢给了我师傅白泽但是师傅说以后会一只大妖叫乘黄的非常爱我爱我?为什么也要丢下我?
0.8万字2个月前
索罗特尔奥特曼 连载中
索罗特尔奥特曼
风起银河下
我是索罗特尔,不要为我的名字害怕贝利亚应该可能大概是我爹捷德应该可能大概是我哥。放心,我不会乱揍人(我揍的都不是人)(故事架空世界线,不喜勿......
1.9万字2个月前
漂亮的女人 连载中
漂亮的女人
飞向天宏
某夏天,漂亮的女人与闺蜜去海滩晒太阳,享受着阳光紫外线美身,结果从南方卷起了超强龙卷风……一场意外,成就她们的美梦!
8.0万字2周前
师妹修仙:笑闹青云间 连载中
师妹修仙:笑闹青云间
南山竹海^
本以为修仙之路严肃艰辛,可谁能想到竟有这么一位沙雕师妹,将整个修仙界搅得欢笑不断!看她如何在青云间摸爬滚打,凭借自己的无厘头和独特魅力,闯出......
2.2万字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