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哲学(三)

Ray Brassier

Deleveling: Against ‘Flat Ontologies’

我今天要展示的是对所谓 “平本体论(flat ontology) ”信条的批判性讨论。所谓 “平本体论 ”的信条。平本体论这一说法有着复杂的谱系。它最初是作为贬义词在科学经验主义哲学家罗伊-巴斯卡尔(Roy Bhaskar)1975 年出版的《科学的现实主义理论》(A Realist Theory of Science)一书中提出的。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它开始在有关德勒兹和瓜塔里的作品的讨论中获得积极意义。但它只是在 曼努尔·德兰达( Manual De Landa)于 2002 年出版了的关于德勒兹的著作《内在科学与潜在哲学(Intensive Science and Virtual Philosophy.)》之后才得到广泛传播。最近,“物导向本体论 ”和 “新唯物主义 ”的拥护者也开始使用它。我今天要讨论的正是这些理论家对它的使用。

我将首先解释列维-布莱恩特(Levi Bryant)提出的平本体论 “四论点”。布莱恩特是 物导向本体论——格拉汉姆-哈曼(Graham Harman)创立的学派——的支持者。在其 2010 年的著作《物的民主》(The Democracy of Objects)中布赖恩特用以下四个论点概括了平本体论:

论点 1:“首先,由于所有客体的分裂特性,平本体论拒绝任何超越性的或在场的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将一种实体赋予作为所有其他实体的起源的特权,以及完全向自身呈现(present)的特权。”

论点 2:“第二,[......]世界或宇宙并不存在。[......][这里]不存在将所有其他物体聚集在一个单一、和谐的统一体中的超级物体(super-object)”。

论点 3:“第三,继哈曼之后,平本体论拒绝赋予主体-客体、人类-世界的关系以特权,使得其作为 (a) 一种在类型上不同于其他对象间关系的形而上学关系;(b) 拒绝将主客体关系视为隐含的关系。拒绝把主客体关系视为隐含地包含在每一种形式的客体与客体的关系之中”。其基本思想是,与笛卡尔、康德和其他将认识论置于本体论之前的哲学家不同,平本体论并不从协商认知进入世界的条件开始。它一开始就把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即我们的认知通往事物的关系,简单地视为世界中的另一个事物,也就是对象间的关系。它拒绝这样的说法——这些认识论或认知关系都被铭刻在所有对象化中,因此我们对对象所说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反映或编码了某种概念的或实践的交易(transaction)。

论点 4:"平本体论认为,所有实体都在平等的本体论基础上,任何实体,无论其人造的还是自然的,符号的还是物理的,都不比其他物体拥有更高的本体论尊严。虽然有些物体对其所属集体的影响可能确实比其他物体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物体比其他物体更真实。实存(Existence)或存在是二元对立的,即某物要么是(is),要么不是(is not) "【1】。

这四个论点合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被称为 “人去类中心主义(antropodecentrism)”的东西。布莱恩特对此有如下解释:在这方面,平本体论提出了两个关键主张。第一,人不是存在的中心,而是存在于诸存在(beings)之中。第二,客体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一极,而是以其自身的权利而存在,无论其他客体或人是否与之有关系。人类远非构成与 “客体 ”对立的 “主体”,而是众多客体中的一种。

重要的是,平本体论的四个论题都伴随着否定、拒绝。根据第一个论题,不存在超越性:形式、种属、种类、原型、命题、定律和其他抽象实体都是不允许的。平本体论所肯定的平(flatness),是一个或多或少有区别但仍是水平的(level)【这里有个双关,level即表示“水平的、等高的”,但又表示“等级”】本体论竞技场的平。

根据第二个论点,不存在世界:不存在总体性、宇宙、唯一性(One-All)等。这种说法并非平本体论者所独有,包括马库斯-加布里埃尔(Markus Gabriel)和阿兰-巴迪欧在内的其他当代哲学家也为某种版本的这种说法辩护。

根据第三个论点,不存在构成性的主体性:不存在纯粹的知觉(Apperception)、精神(Geist)、意识(consciousness)、此在(Dasein)等。平本体论者并不从确定通向现实的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开始。

根据第四个论题,不存在表象与现实的二元性:是就是,不是就不是(what is, is, what is not, is not.)。在这里,我们对柏拉图的《智者篇》中讨论的巴门尼德论题进行了有趣的重申。在柏拉图看来,哲学或辩证法的前提是颠覆巴门尼德对断言不存在的存在或存在的不存在的禁令:辩证法肯定存在与不存在的混合。与此相反,平本体论把 “存在 ”视为单义的:事物只能在单一意义上被说成是 “存在”。但是,把实体 “放在平等的本体论基础上 ”的说法意味着存在没有程度之分,就像存在与非存在、现实与表象之间没有区别一样。当然,这意味着平本体论者否认柏拉图主张的必须思考存在与不存在的相互渗透,这是辩证法的任务。【因为平本体论者否认这种二分,所以不吃辩证法这一套】

我想审视一下这四个论点。我并不打算全盘否定它们;我只是想仔细研究它们,并考虑其中哪些可以保留(当然可以修改),哪些需要摒弃。

我首先从 “内在性(immanence) ”谈起,对 “内在性 ”的肯定是对 “超越性 ”的否定的必然推论。由此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平本体论所肯定的 “平 ”是一种内在性的平,那么我们谈论的是哪一种内在性?需要注意的是,它不同于胡塞尔等人的现象学的内在性。现象学的内在性是我们摒弃 “自然态度 (natural attitude)”的内在性,“自然态度 ”假定对象具有超越意识的实存。通过这种对自然态度的悬置而获得的内在性,阐明了构成意识的纯粹结构:能动(noetic)结构、能动关联等。显然,这不是平面本体论者所说的内在性,因为它违反了第 1 至第 3 条(尽管没有违反第 4 条)。

在一些受现象学影响的平本体论中,如格拉汉姆-哈曼的本体论,有一种现象学的内在性,可称之为 “物导向的内在性”。它保留了意向互动的现象学首要地位。这种平本体论坚持意向关联是首要的,但它把意向关联泛化到世界上的所有对象:所有对象都彼此意向,对象之间的所有互动都基于一种意向交易。哈曼区分了物体的 “感性 (sensual)”性质和 “真实 ”性质。物体通过解锁和解码彼此的感性性质来进行互动,但它们永远无法把握其意向物体的真正核心。因此,现实中充斥着彼此意向的物体,但这些物体只能解锁彼此的 “感性 ”性质,却永远无法解锁彼此的 “真实 ”性质。

这种观点会带来一些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具体明确对象个体化的条件变得非常困难。我们或许可以笼统地勾勒出对象的某些形式或结构特征,但一旦我们取消了构成意识的首要地位,就很难说清楚对象是什么,也很难说清楚对象的本质(quiddity)主要是什么。如果没有意向意识作为在头脑中留下印象(eidetic)或揭露视界的物体的来源和统一者,我们就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区分物体留下的印象或真实特征及其偶然或感性性质。哈曼用他自己对真实性质和感性性质的区分来解释胡塞尔对印象性质和意外性质的区分。但是,一旦人的意识不在场(on the scene),试图用意向性来解释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成了问题。

例如,当我们考虑一只蚂蚁和一座桥之间的交易时,蚂蚁的神经系统和桥的感官属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究竟是什么?蚂蚁在与什么互动?它是在与桥互动,还是想把桥意向为桥?要坚持这种说法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要使某物作为某物被揭示出来,或使某物作为某物被意向出来,你需要能够确定一个感性的、意义的智识(noetic)视界,以统一对象的所有意向性轮廓。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下,蚂蚁被感知为蚂蚁,桥被感知为桥,一旦我们中止这种视角,就很难说蚂蚁在过桥的时候意在什么对象,或者桥在让蚂蚁爬过它的表面的时候意在什么对象。当然,我们完全可以从非意向的视角来解释这种相互作用。这正是实证科学所要做的。生物学和认知动物行为学可以告诉我们,蚂蚁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如何从桥上提取并处理相关物理信息的,而基础物理学则解释了桥的物理属性是如何使蚂蚁运动起来的。但这些正是哈曼认为无关紧要的解释。在哈曼看来,无论是物理学、生物学还是认知动物行为学,都无法让我们洞察蚂蚁爬过桥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这是不同感性性质的集合之间的意向互动,而在哈曼看来,意向互动是经验科学根本无法触及的。

不幸的是,采用这种全面的面向对象的内在性的直接后果是,我们无法说出任何事物真的是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明确指出一个真实对象区别于另一个真实对象的本质性质,我们又如何能确保感性对象的离散性和多样性不会掩盖单一的、不可分割的真实对象的潜藏的(underlying)连续性呢?如果我们没有任何标准来区分物体的感性属性和真实属性,我们又如何区分真实物体呢?比如,这个讲台上有多少个真实物体?我们可能会把它当作一个,即认为有一个单一的真实物体将一系列感性性质联系在一起,但就麦克风、地板和这个房间里的所有其他物体而言,我们很难明确如何区别它们的真实属性和感性属性之间的分裂。这样做的后果是,哈曼关于真实物体的论述融合了认识论上的不可言性(即无法说明感性属性的终点和真实属性的起点)和本体论上的不可知性(即无法说明真实物体到底是什么)。由于哈曼坚持认为真实的对象永远不能被表征,只能被 “暗示(alluded)”,因此不可能说出它们 “真正 ”是什么。其结果是一种形而上学,在这种形而上学中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我们 “真正 ”谈论的是什么,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影射会成功,而我们的表征会失败。平本体论者肯定的 “内在性 ”还有另一个版本,它既不是现象学的,也不是面向对象的。它受到吉尔-德勒兹作品的启发。曼努尔-德兰达(Manuel De Landa)在其著作《内在科学与潜在哲学》(Intensive Science and Virtual Philosophy)中对这种德勒兹式的内在性进行了巧妙的重构。德兰达说,在德勒兹那里,我们有一个唯物主义的 “内在性平面(plane)”,一个处于个体化的不同阶段的物质-能量流的前个体的(pre-individual)连续体(continuum)。这个内在性平面不是内在于意识的内在性,但也不是由对象构成的内在性。它不是内在于任何事物,它只是 “对 ”自身的自在。德兰达认为,德勒兹本体论的首要承诺是对个体的承诺,即对时空中真实个体的承诺。在这个内在性的连续体中,只有具体的个体存在,但他们存在于各种嵌套的时空尺度以及个体化的不同阶段。德勒兹本体论的任务是确定个体化过程的前个体连续体。这意味着德勒兹并不是一开始就将个体视为现成的或预先构成的实体(即客体)。相反,德勒兹形而上学的任务是确定个体构成的个体化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个体化是潜在的、强度的,而个体是实际的、外延的,而建立这种区分对于德兰达的重建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 “内在性 ”的概念意味着对 “再现(representation)”的摒弃。在德兰达的论述中,再现将命题化的已经个体化的信念与包含已经个体化的对象的事态(states-of-affairs)联系起来。再现仍停留在实际的层面上,它处理的是一个现成的世界,是为已经个体化的对象量身定做的个体概念。但是,再现无法触及 “内在性 ”的层面,正是因为它(指内在性)是前个体的。由于再现只能与已经个体化的概念和已经个体化的对象一起运作,因此它被排除在通向内在性平面的途径之外。德勒兹主义哲学家必须放弃再现,以重建真实但又潜在的问题结构,而实际现象则是问题结构的一个解决方案。个体化是一个复杂的、有问题的过程:每一个个体化的对象都是一个潜在问题结构的实际解决案例。德兰达写道:

要详细说明德勒兹的方法论,就必须把他的本体论分析结果与认识论问题联系起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从实际发生的事件中提炼出一个观念的事件,基本上就是要确定它的问题所在,把握事件中客观上需要解释的东西。这就需要从实际事件中分辨出哪些与解释相关,哪些与解释无关,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也就是说,这涉及到正确把握奇异的东西和普通的东西的客观分布情况,定义一个适定(well-posed)的问题。反过来,赋予这些适定的问题以一致性,也就意味着赋予它们一定的自主性,使它们不受其特定解决方案的影响,表明问题不会消失在其解决方案的背后,就像潜在的多重性不会消失在现实化的个体背后一样。德勒兹本体论的认识论方面就是由这样一种问题哲学构成的。【2】

我想请大家注意德兰达将德勒兹的认识论纳入其本体论的方式:这是这一版本的平本体论的关键之举。哲学的任务始终是识别或提取潜在的问题结构,它是现实性结构的条件。因此,本体论先于认识论。认识论问题--“你怎么知道?(how do you know)”--从属于本体论问题--“有什么(what is there)?” 在德兰达的书的前两章中,他用当代动力学(dynamics)系统理论对德勒兹的本体论进行了异常清晰明了的重构。如果 “有什么”是用动力学来特征化过的,而在这种动力学中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那么知识本身就必须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线性和非线性两个方面。但紧随而来的是,认知过程并非 “真 ”或 “假”,而是要么 “有趣 ”要么 “普通”。将认识论纳入本体论,意味着本体论的范畴,如奇异和普通,可以扩展到认识论,这样,真假再现之间的经典区分就被有趣和无趣问题之间的实用区分所取代。

我认为,这与库恩对革命科学和正常科学的区分不谋而合。革命性科学从根本上重新配置了客观领域和认知条件;而正常科学则仍然固守在 而正常科学则仍停留在既定的范式中,并致力于用成熟的技术解决 而正常科学则仍停留在既定的范式中,并致力于使用成熟的技术解决完美定义(well-defined)的问题。革命性科学是创造性的,能够产生问题,而普通科学 科学则仅仅是解决难题。德兰达提出了一个本体论框架,以确认普通科学与革命科学之间的区别。德兰达提出了一个本体论框架,以确认正常科学与革命科学之间的这种区别。与这些本体论过程息息相关。他写道:认识论与本体论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 人类提出的问题与自我提出的潜在问题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德勒兹的特色。一个真正的问题,例如牛顿用相对晦涩的几何术语提出的问题,以及欧拉、拉格朗日和汉密尔顿逐步阐明的问题,将与一个真正的潜在问题同构。同样,实验物理学家的实践,其中包括娴熟地使用机器和仪器对实验室中的现象进行个体化,与解决或解释现实中的潜在问题的个体化的强度过程是同构的。【3】

换句话说,实际实体的构成,或者说从这些强度个体化的动态过程中实现个体的现实化,是一种客观的问题解决。德兰达的主张是,科学在实验室和理论领域都重申或扩展了这些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的关键词是 “同构”。德兰达所说的 “娴熟地使用机器和仪器对现象进行个体化”,据称与个体化的强度过程是同构的,后者解决或阐释了现实中的潜在问题。他接着说: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的任务与传统的实在论观点背道而驰,传统的实在论观点认为,物理学家的任务是提出一套语言命题,表达反映现实的真实事实。在这种陈旧而疲劳的观点中,现实平面与物理学平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然而,正如德勒兹所说,“这两个平面之间不存在分析上的相似性、对应性或符合性。但它们的独立性并不排除同构性......”。事实上,[......]这里还必须包括进一步的同构:哲学家必须与准因果运算符同构,从表达法则的命题中提取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合在一起,赋予它们最低限度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确保它们对其解决方案的不可还原性。【4】

德兰达在解释什么区别了哲学概念创造与科学功能发展时,重申了实验实践与强度个体化之间所谓的同构性。“哲学家必须与准因果操作符同构,从表达法则的命题中提取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合在一起,赋予它们最低限度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确保它们对其解决方案的不可还原性。”同样,哲学家试图提取这个纯粹的未实现潜在性的蓄水池;她试图找出每一个实际解中无法解决的东西。这就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所在:在每一个个体化的实际中找出潜在的不可还原的东西。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奇眠者 连载中
奇眠者
原野稳
写步临笺发现学校里的人一个一个的都失踪了,而他们的父母都没有他们的记忆,直到轮到自己也消失了,她发现自己被困在梦境里。无法走出来,有一天遇到......
1.3万字3个月前
默祈 连载中
默祈
古灵精怪爱丽丝
父母被怪物害死的小默羽拼了命逃到教堂保住了性命,成为了看守神明法宝的一位小咯咯。但有一天,宝物意外失踪了,而所有的一切罪责和嫌疑都纷纷指向了......
2.8万字2个月前
青山不知语(红线) 连载中
青山不知语(红线)
鱼头煲鸡汤
原以为自己是没有父亲的,结果等自己母亲死了才知道母亲谈了一个异世界的人,被接回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姐姐,但这个姐姐很不喜欢她。可以说......
3.5万字2个月前
半心遗音 连载中
半心遗音
岑笺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法器被众人抢夺的多元素小说,也有宫斗,剧情狗血,慎入
1.2万字2周前
异世界图书馆 连载中
异世界图书馆
镜蝶
〈别名:世界图书馆与少女梦谈〉一个偏远地区流传着一个传说,满月当空时,在荡漾着月辉的河中放下一只纸船,借着月光让纸船载着你一部分的灵魂,为你......
38.6万字2周前
彩虹的光辉 连载中
彩虹的光辉
唐彩星
唐彩星成神的故事.这里古月娜他们不是毁灭之神和生命女神,她原本以为自己是唐三的女儿其实自己是生命女神的女儿,因为毁灭之神怕毁灭之力干扰了女儿......
2.3万字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