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梅亚苏

梅亚苏是巴迪欧的爱徒,在本书的序言中足以看出他对梅亚苏的“抬爱”。《有限性之后》这本书是思辨哲学事业的一部分,其重新催生了对康德的批判哲学的批判思考。

这部短小的论著是一个极端重要的哲学(或

“思辨”,借用作者自己的话)事业的一部分。此书试图对那个催生了康德之批判哲学的问题进行溯源式的再思考。康德为这个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将整个思想史一分为二。休谟(Hume)将之清晰地构建为与自然法则之必然性相关的问题。感性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这个世界我们所知的一切,或者说,我们认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但既然这一感性经验并不能为自然法则之必然性提供任何保证的话,那么自然法则之必然性这一所谓的必然性究竟源自何方呢?

《有限性之后》这本书是思辩哲学事业的一部分

正是休谟惊醒了康德独断论的迷梦(未经反思就把理性认识当做无条件的,绝对的东西加以接受),休谟认为既然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那么“自然法则的必然性何以可能?”康德认同于“我们一切所知都来源于感觉经验”但是他认为“必然性”不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来源于先验的“认识形式”即数学形式。这种先天的“认识形式”使得我们的“感觉经验”与其保持一致,说到此处牛顿爵士疯狂点赞,并扔给我们一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综上,康德得出的结论是“必然性”不来源于我们的感觉经验的“接受”,而来源于普遍性主体(超越性主体)的“构造”(就是先验的“认识形式”),他便以此(超越性建构+经验性接受)回应了休谟的诘难。康德区分了“经验性接受”(感觉经验-偶然性)与“超越性建构”(认识形式-必然性),这为后世哲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换言之,康德在此立下了一个界碑,没有思考到这一步的哲学都被称为“前批判哲学”,而后世哲学基本都是沿着康德的理路推进下去的,但是梅亚苏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解答。

他直面硬刚了康德、休谟、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哲学家都面对的问题——“绝对”如何可能?(“不可能”如何可能?)这些哲学家的回答都被梅亚苏视为“相关主义”而拒斥,即我们必须依据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建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一定程度上,之前所有的哲学都可以说成是用这种“相关性”偷梁换柱般地置换了哲学的真正对象即——“绝对”。

梅亚苏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揶揄这些相关主义哲学家们:如果我们不存在,那么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一个没有主体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没有所谓的“先天认识形式”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康德告诉我们绝对(物自体)不可认知,理性不能僭越其思维的范围(梅亚苏形容为一个我们永远出不去的、透明的玻璃盒子)而处理物自体,因此“绝对”成为了信仰的领域(巴迪欧形容为虚幻的灵性营养剂,这说明了理性(思辨)的无能,而为“信仰”开启方便之门。)而梅亚苏所要做到就是以思辨之力(思想无需借助外物,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动自身)一以贯之来通往“绝对”。梅亚苏最核心的命题(我们且先不论他是如何用其思辨本体论(数学本体论)向我们证明的)就是——只有一件事是绝对必然的,那就是自然法则的偶然性,即本书的标题所说的“偶然性的必然性”。

绝对的必然是存在的,根本的偶然是存在的,我们能够思考存在的东西,而且不需要依赖一个康德所说的、被假定存在的建构性主体,不需要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和碎片,其类似一种投降主义的无病呻吟,不需要神仙佛道等宗教信仰的虚幻营养剂,我们只需要思辨自身的力量,就能通达“绝对”(梅亚苏要论证的正是这点)。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涧春 连载中
涧春
五香瓜子仁
[已签约]一场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穿书,沐季珠以为的穿书,其实是夜渊一千两百年来的等待。
15.5万字8个月前
蘤 连载中
繁梦hfrm
本片之前的名字《花》但由于一直打不出来,所以已《蘤》命名本篇文章是以一个穿梭在多重空间里的组织这个组织坐落在一道空间裂缝里名叫溟翼的神秘组织......
1.5万字8个月前
一个人族少女的事务局日常 连载中
一个人族少女的事务局日常
南棠Xinxin
前期讲述一位人族少女和她的朋友们在特殊组织空行事务局的工作和生活日常
6.8万字8个月前
浮生异界 连载中
浮生异界
132***790_8440181711
女主拥有无上力量被异界的邪恶组织觊觎及追杀,神界的男主历劫下凡与女主相识相知相爱,不成想女主正是男主的生死劫,最后双双殒命
0.5万字5个月前
魔力与万物 连载中
魔力与万物
布莱尔绘
魔法者与万物的故事(封面是妮可公主发色薄荷蓝加粉色挑染/浴袍/穿着水晶拖鞋)
0.2万字2个月前
言燃 连载中
言燃
求霸道粉丝爱
人类觉醒异能的世界(异能伤害不了普通人类)张燃从有记忆时就跟着他老大顾言父母去世的早,很早就独立了
3.3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