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康德【哥白尼式的倒转】

如果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我们就得说明对象及其属性如何进入我头脑中来。物质的东西如何进入到意识中来?如何解释知识的先天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识必须符合对象,意思就是先有对象,然后你对对对象有了经验,一样是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那个普遍必然性是看不到的。所以,康德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后提出,我们能不能像哥白尼那样做一个倒转。哥白尼是在地心说无法解释很多现象的情况下,提出一个假说,不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哥白尼式的倒转,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经验论的原则是对的,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但是,光有经验不够。我们的心灵不是像洛克说的一张白纸。我们的认识主体本身具有一套认识形式和结构,这套认识形式和结构独立于经验,同时构成经验的先决条件。我们都是通过这套认识形式认识这个世界。凡是有理性的东西,都有同样的认识形式和结构,所以当你用这套认识形式和结构处理感觉经验材料的时候,一定会得出同样的结果。

知性为自然立法。自然指一切经验的总和。经验要按照链接主体和杂多表象的形式来进行。一方面按照先验论,我们可以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这种普遍必然性不是从物自体来的,不是从感觉经验中获得的,而是我们赋予感觉经验的。我们按照同样的结构去认识这个世界,这样,我们只知道我们通过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东西。而事物本身是什么样的,我们不知道。事物对我们就花分成了两方面,一个是事物对我们的显像,另一方面是事物本身。康德的不可知论即此。康德意识到了人的有限性。人站在人的角度,并不是宇宙的角度。在康德之前,我就是自然的标准。康德之所以强调人的有限性,是要给理性的另一种能力,实践理性,自由,形而上学留一条出路。事物如果分为两方面,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现而不能认识事物本身,即不可知论。

在康德看来,正是由于有我们不可知的东西存在,这就意味着自由有了可能。人的认识是在感觉经验中,在感觉经验外有一个东西,引起了感觉经验。在认识范围内,经验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因果链条来说明,即一个表象引起另一个表象。但最终一定有一个非表象的原因。康德强调物自体,是我们感觉经验的来源,来获得材料和信息。在经验范围之内,有因果;在经验链条之外,物自体,自由因。感觉经验必须以存在着不可知的物自体为前提,却不在经验之中,我们把它想象成自由因。虽然不可知,但我们思想这样一个原因,实践理性就有了用武之地,道德意义、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实践理性作为道德伦理学是必须以自由为前提的,行为在不同可能行中做抉择。比如,善恶的选择。如果没有什么可以抉择,一切都是必然性决定的,我们就不可能是自主行为的主体,就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就没有道德的衡量标准了。伦理学一定以自由为前提,给形而上学留有余地。形而上学是人类理性不满足于自身有限性,试图通达自由境界的理想。以往的形而上学,哲学家们试图让其成为科学。在康德看来,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不仅要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我还要给道德、自由、形而上学留一条出路。康德强调,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我不得不限制知识,以便为信仰留地盘。”康德强调,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不用人,作为有限的存在,人与宇宙中其他万物一样受自然法则的限制,人没有自由。但人又是有理性的存在,从属于理性这个世界。《实践理性批判》要证明的是我们的确具有道德法则。《判断力批判》。《判断力批判》需要沟通两个领域,即必然领域和自由领域,让这两个领域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认识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实践理性批判》要证明的是,我们的确具有道德法则。先验哲学,研究的是人类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首先,我们和外部事物发生相互关系,如果这种关系是直接的,就叫直观;对人类理性来说,只有一种直观能力,就是感性直观。离开了感官,我们不可能获得任何关于外部事物的信息或材料。在这一点上,康德非常强调,感性是人类理性唯一的直观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从一开始,就掐断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企图。柏拉图提出“可感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可感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洞穴比喻中,灵魂的转向,从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到灵魂和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讲到形而上学,对最高最普遍最抽象的东西的把握,是超验的。我们不可能通过经验获得她,那么哲学家们就会假定我们有某种理智直观。近代哲学,笛卡尔强调天赋观念,我们要活得天赋观念要靠直观。逻辑能保证推理正确,但不能保证大前提,大前提靠直观。笛卡尔三条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我思故我在,上帝存在,物质世界存在,都强调是直观的结果,而不是论证的结果。认识主体和对象发生直接关系的,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叫直观。我们只有一种直观,就是感性直观。我们要在感性直观中排出思维的因素,即理性的因素,还原到感性的层面。第二步,既然要研究感性是否也具有先天认识形式,就要排除它的经验内容,看看还剩什么。所以康德就区别了经验直观和纯直观。按照康德的说法,我们对于外部事物的感觉,排除了所有经验内容,剩下来的就是空间。我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感性直观,排除了所有的经验内容,剩下的就是时间。所以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知事物的先天直观形式。实际上,康德的时空观有其思想来源。康德受到了唯理论的思想训练,思想转向。1755年,《自然通识与天体理论》发表,康德提出,康德莱布尼茨星云假说。这本书是完全用牛顿力学解释太阳系的起源,吸取了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时空观,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莱布尼茨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而不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莱布尼茨的时空观带有某种主观因素。康德做了结合,先天的直观形式,保留下来牛顿时空观的客观性因素,把空间和时间看做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康德的证明分为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两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区分,康德主要在第二版批判,1787年,和知性范畴的论证,有同样的论证的方式。

所谓“形而上学阐明”要说明的是空间和时间不是经验的物理学概念,而是先天的直观形式。所谓“先验的阐明”意在证明空间和时间是一切经验的先天条件,换言之,离开了空间和时间我们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感觉经验,唯其如此,我们才能说明几何学和算术的普遍必然性。

康德的形而上学阐明:

(1)空间不是由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的概念

(2)空间是一切外部直观中必然的先天表象

(3)空间不是经验的概念而是直观

(4)空间是一个无限的所予量

空间是先天直观形式。

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知事物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感知的结果。我们离开了空间和时间,不可能感知事物。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包含任何东西的空的空间和时间,但绝对不能想象一个不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所以,空间是在先的。康德看来,我们只能通过空间和时间来感知事物,至于客观世界有没有空间和时间,以及这种空间和时间和我们是否一致,是我们无法知道的。

康德的先验的阐明:

先天认识形式同时构成了经验的先决条件,才能保证对经验的有效性。康德要打通经验和先天之间的关系,就要证明这种先天的认识形式对于经验的客观有效性。康德所说的客观性,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客观性(独立于意识,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康德认为,所谓“客观”即对经验具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即没有这些先天认识形式,我们就没有经验。所以这种先天认识形式对于经验具有有效性。康德把这种具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性康德成为“客观性”。在某种意义上,康德所说的客观性是纯粹主观性,是先天性。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万人迷她又被强取豪夺了 连载中
万人迷她又被强取豪夺了
李朵儿
【女主万人迷】+【众多修罗场】+【男神收割机】+【颜值巅峰】+【娇软美人】+【可甜可盐】+【强取豪夺】+【玛丽苏】+【绿茶美人】花琉璃只想完......
63.0万字2个月前
云与夜 连载中
云与夜
琪琪拉
哎嘿!甜甜甜!轻微ABO
2.3万字2个月前
天道?呵,本神女可是创世神! 连载中
天道?呵,本神女可是创世神!
江边月皎皎
啧啧啧,似乎在这个平台修仙文没什么流量啊。...洛璃月自出生以来,就位居高位,受尽宠爱。可就在某一天,她娘亲爹地全都莫名失踪,而她被人掳走。......
0.4万字2个月前
聆笙集 连载中
聆笙集
棠鹤begonia
2.6万字2个月前
清依传 连载中
清依传
乔忆娇
原来,有一个人,从不在身边,心里却总是惦念!有一段情,隔着天涯,却倍感温暖!有一种承诺,不需说一生一世,可你知道此生此世,你注定与他相随……......
2.6万字2个月前
文清散文 连载中
文清散文
—抺忧伤
散文形式
1.9万字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