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精神病学家,我有很多理由认为意识状态的改变就是推理的改变。关键是要把精神异常理解为错误推理。例如在统计学中,就有两种错误推理: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就是推理出某事物存在,但它并不存在,例如幻觉和错觉。而假阴性则是某事物存在,却未能推理出它存在。例如不能识别某事物,或者对不该有疑虑的事物怀有疑虑(例如,常有患者问道:“我是谁?”“我现在是头朝上吗?”)。这些错误推理在医学上对应着定向障碍和各种形式的失忆症,是痴呆症和其它大脑器质性病变的症状。这种观点很有实用性,因为主动推理的神经机制正被逐渐阐明。
我们的讨论过程比较快,总结一下:首先,如果我们想要讨论复杂系统(包括生命体),我们就必须弄清楚这些过程有怎样的必要特征。不难发现,生存意味着存在于一系列周而复始的吸引状态之中。这就意味着存在一个对应着(负向的)不证自明度或者信息论中意外度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也就是说,从进化到意识活动的一切生物学过程都可视为是在进行某种推理。
如果是这样,那么推理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呢?本文给出的理论认为,心灵产生的条件是,不证自明具有时间上的厚度或者反事实的深度,从而能够对未来行为的后果作出推理。心灵的存在并无理由。之所以看起来是有理由的,是因为存在本身就是“找理由”过程的结果。因此我认为,意识不外乎对我未来的推理过程。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