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哲学(二)

这里实际上最重要的是 intrinsic,或者说 non-representational。很显然,正如我们前面所说,AT 反对 RTP,它认为例如说 sense/ percept redness 就是 sense redly,这个 redly 属性就是 event 或者 experience 或者 subject 的 intrinsic property,因此,认为 AT 承诺了这种狭义的 qualia 是很自然的。但是,确切的说,我们确实有其他选择,那就是拒绝让 AT 承诺的属性和知觉的 phenomenology 直接关联。或者这么说,认为 AT 支持了 qualia theory 是认为,这里的 redly 承担了两个作用,一方面是它对 AT 下的知觉的构成作用,另一方面是它对知觉的现象学的构成作用。而否认它就是认为,redly 仅仅承担了前一作用,而没有承担后者,尽管它与后者紧密相连,原书里提到的认为 AT 是 topic neutral 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然,这种方法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解释知觉的现象特性。一旦我们采取了这种解释,我们就没有,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像看上去一样承诺了 qualia 的存在,并因此好像需要在形而上学上做出取舍。但严格意义上,又一次的,它并没有表明,在理论意义上 AT 就是形而上学中立的,它只是承诺了 AT (对于我们目前的考虑而言)不必蕴含 qualia 的存在,但不能保证在未来可能有其他的考虑和论证表明 AT导向某种特定的形而上学立场。另外,这里的形而上学中立应该是特指在物理主义和二元论之间的中立,而不涉及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其他几种本体论立场。

3.3

问题还不止于此,因为如前面的引文所言,qualia theory 不仅需要承诺 qualia 存在,它还进一步要求我们用 qualia 来解释对 RTP (或者 RTM) 的反对。或者说[15]

conscious perceptual experience is neither reducible to nor explicable in terms of representational states of content

这个主张看上去非常强,然而事实上却并没有。根据[12],如今的 qualia theory 只是主张,在知觉中有一些现象属性,它们是 non-representational,而且不能通过各种 representational items 来解释。但是,它并不需要认为知觉没有 representational contents。既然如此,这种 qualia theory 就完全可以和 AT,甚至我们前面提到那种认为 AT 只是部分解释的立场相兼容。但是,AT 当然不能推出 qualia theory,反过来也是。

在当代知觉哲学的讨论中,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知觉是 representational or relational or both (或者是 fundamental representational or fundamental relational)。而传统意义的 AT 同时否认这两个选项,知觉既不是 representational 也不是 relational,它不表征世界或世界中的任何对象或事件等,也不是和世界或者 sense-datum 之间的关系。不过正如已经提到的,在这样的讨论中,AT 常常仅仅会偶尔被提及,但因为没有什么支持者而不会被认真讨论。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在原书中特别把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作为一种物理主义单独拿了出来。James Cornman 的策略实际上是很清楚的,正如我在3.2中所说的,这种方案的关键在于否认那些 properties of perceptions (or perceptual experience) 同时还承担了现象属性的解释工作,他认为这些属性仅仅 'function to specify more precisely a particular event',很显然这特别的倾向于 token identity theory。我不认为这里有一个论证表明它仅仅只能兼容这一种(类)物理主义,但无疑诉诸 token identity theory 的想法是非常自然的。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具有这个属性的 event 和一个物理事件相同一,而不是说比如一个 event 和一个物理事件同一,这个属性同时 modifies 这个mental event 和 physical event,或者这个mental event 的 property 同一于一个 physical property,而二者分别 modify 对应的 event。另外,Cornman 本人采取了一种基于 event 的 AT 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最有名的 token identity theory 是 Donald Davidson 的 anomalous monism,众所周知的是,Davidson 就是一个在 event 意义上的同一论者,不过就我所知 Davidson 从来没有承诺过 AT),但是另一个解释下的 AT 也可以如此。

3.4

在这里,我还想稍微离开知觉哲学,谈一谈心灵哲学中的一些相关的考虑,即为什么我们能够从这个所谓的 qualia theory 推向物理主义的失败甚至属性二元论。这是这篇回答里仅有的两个涉及到前沿考虑的部分。

原书里非常简略的提到了 Chalmers[16],但没有进一步说明。qualia 一直是物理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威胁来源。

我们已经说明,认为 AT 承诺了 qualia 的存在是非常自然尽管并非必然的,但是,如果仅仅认为 qualia 是一些 non-representational properties 的话还远远不足以推出物理主义的错误,我们还需要一个论证。

CA (Conceivable Argument) 是一个选择。我主要想说的是,就心灵哲学上的考虑,CA 不需要假设狭义的 qualia 存在,它只需要广义的 qualia,即那些 phenomenal character 存在。因此,CA 的效力非常强,远远超过了 AT 所涉及的考虑。然而,正如我们所知,CA 需要很多形而上学、语义学理论、以及模态认识论 (epistemology of modality) 中的相关主张作为前提,而这些都不是显然的。

KA (Knowledge Argument) 是另一个选择,它需要假设狭义的 qualia 存在,Chalmers 把这种观点称为 phenomenal realism [17]:

the view that there are phenomenal properties (or phenomenal qualities, or qualia)—properties that type mental states by what it is like to have them—and that phenomenal properties are not conceptually reducible to physical or functional properties.

这里面有很多值得讲的东西,比如这段话的 'conceputally' 是什么意思,不过要仔细讨论它未必太过偏题。我只想说一个点,KA 不仅需要预设我们有(狭义的) qualia,还进一步的要求我们有关于 qualia 的知识。从有 qualia 到要有 qualia 的知识也需要一个论证,对此可以参考 [16] Chapter 5。我在这个回答里 翟刚:如何理解「黑白玛丽」思想实验? 曾经提到过,对 KA,也包括 CA 在当代最重要的一个反对意见是 PCS (phenomenal concept strategy)。在 [17] Ch 8-10 根据 phenomenal concepts 给出了一个反对物理主义的论证,这还是一个前沿的争议课题。

总而言之,我想说的是,即便我们承认 qualia,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都不能直接将我们导向反物理主义。反过来支持物理主义也不是必须要否认 qualia 存在。

3.5

最后简单看一看 property dualism。

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除了物理主义和二元论,还有很多其他的本体论立场,无论是 CA,KA 还是别的什么,都最多只能推出物理主义的错误,而不能就此推出例如属性二元论的正确性。事实上,Chalmers 本人就认为,就他的问题而言,除了属性二元论,泛心论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对于 AT 情况也是如此。但因为物理主义有着特别的 motivation (来自科学的),所以它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因此我们主要讨论的是 AT 是否和物理主义兼容,而不是其他。

从反面看,根据[18],属性二元论在接受(狭义的) qualia 存在的前提下只能接受 act-object account 或者 AT (of qualia)。不过我无意在这里讨论这个论证。

#:Ⅳ

紧接着书里讨论的是对 AT 的两个 objections,这是这一章里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不过因为题主的笔记里没有,所以就不说了。

#:Ⅴ

考虑 AT 和 phenomenological hat。

如果我们假设在知觉中有一些 phenomenal character,自然,它需要一个解释。AT 的解释方案之一是承诺 qualia,通过 qualia 来解释它。这样可以很方便的解释知觉的现象特性,但是自然承诺 qualia 就会使得物理主义变得远一些。如果我们采取像3.2中所说的那种 AT without qualia 的那种方法,就完全没有通过 AT 承诺的那些 property 解释现象特性。特别的正如原文里提到的,AT 和 SDT 一样都接受 Common Factor Principle,采取这种解释将无法或至少很难解释在幻觉条件下的现象特性。

当然,这里的问题是,AT 是否需要解释知觉的现象学,或者说, 作为一种知觉理论,它究竟需要解释些什么。也许 AT 的支持者可以提供其他的理论来解释现象学,但是 AT 确实为这样一种或一些可能的解释作出了限制。

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的是,AT 是否真的必须承诺在知觉里有现象特性。看上去是这样的。

最后讲一讲书里提到的基于 perceptual transparency 反对 qualia 的论证。transparency thesis 包含两个议题:1.内省为我们揭示的是 mind-independent objects, 2. 内省不为我们揭示 non-representational features of experience itself。这里强调的是,我们把知觉当做 (take as) 是关于外部世界的,即便是在错觉和幻觉的情形下。这里的问题不是一个语义学或指称论问题,比如讨论我们谈论知觉中的性质时我们指的是我们的经验还是外部世界中的对象;而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一般的,很多认为 perceptual transparency 支持了 RTP (或者更进一步的 RTM),这是一个前沿问题[19][20],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它。不过可以说的是,如果承诺 AT with qualia theory,我们也还有其他策略,比如从根本上否认 perceptual transparency,认为知觉只是看上去是 transparent 的,但并非实际如此,或者诉诸比如 phenomenal externalism 等等。

#:Ⅵ

然后来讨论 AT 和意向性的一些问题。就我们已经讨论的部分,AT 当然不能解释知觉的意向性,或者说,AT 根本就认为知觉没有意向性,它只是看上去像是有意向性。既然如此,这就算不上一个批评意见。

不过我们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方法来回应这个问题,这也是这个回答里另一个涉及到前沿的地方。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把 intrinsic 和 non-representational 等价了起来,但这并非是完全合理的。通常来说,我们把意向性理解做一种关系属性(或别的本体论种类),但这种方法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意向非实存 (non-existent) 的事物。 为此,Kriegel[21] 提出了一种方法,把 AT 运用于意向性状态之上。以下简称这种 adverbial theory of intentionality 为 AToI。

简单来说,AToI 认为,be intending A 就是 be in a state that is being-intending-A-ly, 这样意向性就不再是一种关系属性,而是一种内在的固有属性。如果我们把这种 AToI 用于知觉的 AT 时,我们就完全可以解释知觉的意向性。不过要说的是,AToI 不蕴含 AT,反过来 AT 也不能推出 AToI,不过二者是完全可以兼容的。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惊世狂妃:皇叔一宠到底 连载中
惊世狂妃:皇叔一宠到底
庄庄2
洞房花烛夜被休,丈夫诬陷她和小叔子滚床单,渣爹毒死她,渣妹还要将她分尸?不是吧不是吧?都这个年代了,还有人受这窝囊气呢?21世纪戏精影后降临......
218.4万字2个月前
今有包包在锅锅 连载中
今有包包在锅锅
苏晴舟
一个肉包子出生的一个女主幻化成人形来到人间寻找千年泪,是一个用尽一生爱你留下眼泪-
0.6万字3个月前
疯子又来啦! 连载中
疯子又来啦!
星之曰月
修仙小说,随便磕回魂肉魄轮回尽,亦是相回白雪纷。每世抗命残伤奄,血发污衣浸红身。自曾梦影现故因,终是相遇还恩人。二世帮协将死人,长貌如吾一相......
2.3万字2个月前
一本看哭人的小说 连载中
一本看哭人的小说
啊,天才!
----回忆里永远的End永恒----
7.0万字2个月前
最后让我在看ta 连载中
最后让我在看ta
南屿崽
我是林川,永远爱着别人31的林川的想问29岁的林川,值得吗?我就是我,谁都替代不了四季的轮回,我们还会在见面的最后在看ta,看的是她还是他记......
10.8万字2个月前
半心遗音 连载中
半心遗音
岑笺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法器被众人抢夺的多元素小说,也有宫斗,剧情狗血,慎入
1.2万字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