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的解释的显着特征之一是他试图仅针对有限的宗教语言领域发展一种非认知理论,同时保留对其余部分的认知主义解释。我们称其为混合理论。混合理论有两个紧迫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应该给予表面价值解释的宗教语言领域和那些应该给予非认知解释的宗教语言领域?其次,宗教语言的非认知领域与语言的认知领域如何有意义地相关?伯克利通过一项内省实验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当我们谈论基督教奥秘时,我们反思自己的想法,发现我们缺乏清晰的想法或信仰。然而,这并不令人满意。对于哪些宗教表达或句子我们足够清楚,可以使其成为表达宗教信仰的合适工具,目前还没有达成普遍共识。伯克利也没有指出任何具体描述基督教神秘事物的特征,因为在这些问题上,演讲者的观点远不如构成宗教判断一部分的许多其他观点那么清晰,尤其是关于上帝和神圣属性的观点。因此,伯克利没有一种成功的方法来区分那些在认知上令人满意的宗教观念和思想。
关于第二个问题,假设我们按照 Berkeley 给出的面值帐户
(4) 神是良善的
以及非认知的解释
(5) 救恩是出于神的恩典。
也就是说,(5)没有命题内容,而是用来鼓励信仰和美德。 (6) 应该如何解释?
(6) 如果神是良善的,那么救恩就是由神圣的恩典赐予的。
混合理论有两个问题。这句话将(4)和(5)组合成一个条件句,但由于后件被用来表达一种态度,所以不清楚如何理解它。这是因为人们可以断言(6)而不表达(5)中的态度;例如,人们可能认为前件和后件是假的,但仍然认为 (6) 是真的,因为如果前件是真的,那么后件也将是真的。因此,如果混合理论家认为(5)表达了一种非认知态度是正确的,那么它在(6)中一定有不同的含义,因为它与任何态度的表达无关。这给我们带来了第二个问题,即(4)和(6)一起蕴含(5)。这些句子一起构成了一个显然有效的肯定前件论证。但是,如果 (5) 在断言时和嵌入条件 (6) 时含义不同,则该论证无效。更一般地说,当试图解释包含表达性和认知性宗教句子的条件或有效论证的含义时,混合理论看起来很困难。
2.2.3 宗教非认知主义的前景
伯克利理论的一些问题源于其仅适用于部分宗教语言。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发展一种更彻底的非认知主义宗教语言理论,或许可以采用为捍卫当前表现主义伦理学理论而开发的方法。这种理论的前景仍然是相对尚未探索的领域,但这里有一些相关的考虑因素,一个赞成,一个反对。
宗教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信仰态度的交流。此外,信仰是一种似乎与我们的动机和感受有着内在联系的状态。伯克利大学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我说,信仰不是一种懒惰的感知,而是一种有效的心灵说服,它总是在那些拥有它的人身上产生某种适当的行动、性情或情感。这是很容易通过人类事务中的无数实例来证明和说明的。 (阿尔密码,7.10)
信仰必须具有实际元素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据说信仰本质上是激励性的(Bishop 2007:105-106),涉及欲望(MacDonald 1993:44;Howard-Snyder 2013:363)、计划和承诺(Swinburne 2005:211-212;Kvanvig 2013:111),立场(卡拉汉和奥康纳2014:13-14)支持态度(奥迪 2011:67;阿尔斯顿 1996:12-13;谢伦伯格 2014:83)。伯克利认为,他的非认知主义的主要卖点之一是它解释了为什么对宗教神秘的信仰应该对信徒的性情和行为产生实际影响,并引导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Alciphron,7.10)。更一般地说,似乎至少存在类似于用于支持伦理非认知主义的动机力论证的论证的基本组成部分(参见 van Roojen 2016)。这为非认知主义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有希望的论证思路。请注意,宗教话语不必完全是认知性的或非认知性的。可以说,宗教话语通常表达非认知态度和信仰(对于这一立场的辩护,请参见 Scott 2013:71-85)。
人们普遍反对伦理主义和其他各种非认知主义——最引人注目的是弗雷格-吉奇和“嵌入”问题(参见 Schroeder 2010 的概述)——这同样适用于宗教语言的假定表现主义解释。然而,彻底的宗教非认知主义将面临额外的问题,即识别宗教话语中表达的相关态度和计划。虽然有些态度可能被认为是宗教语言的特征,例如敬畏、奉献和服从,但很难看出这些态度如何提供资源来对宗教话语的含义提供合理的解释或将含义个体化不同的宗教言论。举个例子,“上帝是无所不知的”需要对“上帝是无所不在的”表达一种明显的非认知态度,以区分其含义。
2.3 矛盾的内容
一些最常见的关于上帝本质和教义主张的主张,尤其是基督教的主张,被认为是荒谬的、自相矛盾的或无法理解的。这种担忧最常见的版本涉及上帝的谓词(例如全能)和三位一体等教义观点的一致性。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来证明宗教主张是一致的(例如,Swinburne 1994)。那些承认某些宗教主张是自相矛盾的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回应。宗教主张中的悖论被视为无神论的理由(Martin 1990),用于修改宗教教义或改变我们对宗教教义的态度(Hick 1977a:1993),或作为信仰不可消除的一部分(Kierkegaard [1844] 1985;参见 Evans 1989) )。然而,对于这些说法的含义还有一个进一步的问题。如果我们将自相矛盾的话语(或在某种程度上荒谬或无法理解的话语)视为未能表达命题,那么允许信仰的某些主要表达是自相矛盾的(或荒谬或无法理解的),从而拒绝(一个*)。
许多关于宗教语言的叙述似乎可能赞同这种方法。例如,罗纳德·赫本(Ronald Hepburn,1958年) - “偶然而近亲的语言是上帝天性的主题”(16) - 证明宗教思想和故事可能具有想象中的道德生活方式的作用。这种观点与虚构主义有一些相似之处,以下讨论。最近,史蒂芬·穆尔哈尔(Stephen Mulhall,2015)提出,一些宗教言论可以理解为无法完全掌握的含义,我们无法完全掌握这种宗教,邀请了开放式的阐明其含义的开放式过程,这些过程是由参与宗教话语的人们所追求的。 。
这里的作者在言论和神秘的传统中的作品也很重要,这些传统尤其是从中期到中世纪晚期特别突出。尽管作者在这一传统中的著作提出了各种宗教语言的叙述,但他们所说的某些内容似乎同情关于关于上帝本性的话语的矛盾主义。他们的著作中发现的两个主题特别值得注意。首先,上帝的本性被认为是不可想象的且无法表达的(Dionysius神秘神学:第5章; Nyssa Contra Eunomium II:61; Maximus the Confersor,知识上的章节: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Maimonides; Maimonides; ,困惑的指南:ch。从中似乎是说“上帝是善良”,这似乎没有成功地以思想或语言代表上帝。在一些apophatic作家中发现的第二个主题是,宗教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与上帝建立了安全的关系,有时是对上帝的“上升”(神秘的神学:dionysius the Mystical Theology:ch。1.1;ch。1.1;不知所措:第4章。 ) - 认识到我们所说的传达对上帝本性的任何代表的卑鄙失败可能构成了这一过程的一部分。关于上帝的宗教论述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智力和语言局限性(不知不觉的云:第8章)。有关这些作品的进一步讨论和其他解释,请参见特纳(Turner)1995年,有关宗教语言的详细评论,请参见Scott and Citron 2016,Gäb2020和Hewitt 2020。
面部价值理论的支持者可能会施加的一个困难是这些理论,至少在他们提供宗教语言的叙述的范围内似乎是修订,而不是描述宗教言论的含义。例如,“上帝是善良”的提议并不简单地表达出上帝在言论中的好处,而在言论中,似乎是基于关于在思想和语言中可以代表的东西而不是说话者的有争议的神学观点。意思是当他们说出这句话时。该句子以各种显然描述性的方式使用:据说它是正确的(或错误),它被用作明显有效的论点,可以嵌入条件中,据说是信念或甚至知识。任何关于宗教语言的说法都需要对证据表明宗教话语被描述地使用,尤其是对(a*)质疑的宗教话语的证据。
2.4还原主义
各种各样的哲学立场都以“还原主义”的名字来做,但简化主义的语言理论旨在为句子提供真理条件,这些句子显然与某些现象有关的句子涉及一定范围的现象。我们可以将这些称为(下列Dummett 1991:322)分别为争议和减少的句子类别。通常讨论的例子包括逻辑行为主义(请参阅Graham 2017),将有关心理状态的句子减少到有关行为的句子和时间简化主义(见Markosian 2016),该句子建议将有关时间的句子缩减为有关事物和事件之间时间关系的句子。大多数宗教还原主义的品种都认为各种自然主义现象是减少句子类别的主题。与本节中考虑的其他立场不同,宗教还原主义者同意宗教话语具有命题内容的面值理论,但是,他们认为所讨论的内容不是面值主题,而是由减少的句子类别所描述的主题。
早期基督教作家在对待异教宗教的治疗中采用的各种还原主义,例如乳酸([4世纪] 1871:22)和奥古斯丁(上帝之城,viich。18),提出异教徒的神灵是基于的真实的,凡人的历史人物因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而死后受到尊敬,随后提升到了众神的地位。但是,这显然不是语言的还原主义。奥古斯丁(Augustine)在题为“异教徒错误的更可信的原因”的一章中,令人沮丧和揭露异教徒的信念:它们是受凡人领导人仁慈行为启发的小说。语言还原主义并不试图解释宗教信仰,而是确定了一个还原性的句子,这些句子是确定有争议阶级中句子的真理或虚假的。
语言还原主义从未得到广泛的支持,从未系统地或全面地用于宗教语言。但是,它有一个有趣的血统。例如,泛神论中最有影响力的捍卫者之一斯宾诺莎(Spinoza)提出了解释关于自然事实的句子的方法(Mason 2007)。他写道:
从上帝的方向上,我的意思是固定和不变的自然秩序或自然事件的链条……因此,无论我们说所有事情都根据大自然的法律而发生,还是受上帝的法令和方向的调节,这是同一件事。 ([1667] 2002:417)
根据斯宾诺莎(Spinoza)的说法,由于所有人类的行动都是预定的自然顺序的产物,因此我们可以(以还原性的策略为基础)说,除了上帝的旨意以外,没有人行事。同样,由于我们可以实现的任何事情都是由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或外部条件产生的,因此所有这些成就都可以理解为神圣天意的结果。因此,例如,如果(5)为true,则(6)是正确的。
(5)除了上帝的旨意之外,没有人行动。
(6)所有动作都是预定的自然顺序的产物。
斯宾诺莎还提出了关于圣灵的自然主义降低(1667 [2002,525]),神圣的行动和天意(1667 [2002,445])和奇迹(1667 [2002,448])。
宗教语言的自然主义解释在192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都流行。例如,朱利安·赫x黎(Julian Huxley,1931)认为,谈论上帝可以被理解为谈论在自然界或我们不理解的大自然方面的力量的一种方式(请参阅Bowler 2001),并提出了对谈论的自然主义解释圣灵和上帝的儿子(1927:37)。伯纳德·梅兰德(Bernard Meland,1976)和亨利·威曼(Henry Wieman)(1932)中,美国“宗教自然主义”或“宗教经验主义”传统中有影响力的早期人物。威曼提供了各种自然主义对上帝的说法,通常以自然的过程来识别上帝,从而屈服或促进伦理或社会上理想的结果。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戈登·考夫曼(Gordon Kaufman)的作品,这是现代自由神学发展的主要人物。他观察到,在许多情况下,赋予我们生活意义不可或缺的自然现象是非常神秘的,例如,人类有能力具有意识和思想以及对美丽的欣赏。他认为“上帝”是赋予生命含义的“普遍神秘”的名称(2007:12)。说上帝是“真实的”或“存在”,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即为这种“普遍的奥秘”的基础是促进和促进道德,美学和社会人类繁荣的自然力量(1981:49)。
真理条件简化主义是否提供了宗教语言的合理理论?显而易见的起点是考虑是否有令人信服的理由来偏爱还原而不是面值理论。不幸的是,还原主义者似乎在第一个障碍上绊倒了。从简化主义者的著作中可以明显看出,还要考虑说话者谈论上帝时所说的含义,而是基于对宇宙本质的宗教或形而上学理论,而不是考虑说话者所说的含义。但是,相信没有造物主上帝的信念不是将自然主义真理条件赋予(1)的理由。这是认为(1)是错误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对语言还原主义更同情的作家中,我们也会发现陷入了非语言还原主义。例如,尽管考夫曼有时会提出他的理论,以说明谈论上帝的意思,但在其他时候,他提出了更清楚的修订建议。他写道:“我建议,今天我们应该将这种宇宙偶然的创造力视为上帝”(Kaufman 2007:26,我的斜体),他提出,上帝在圣经中的“传统概念”应该是替换为
我称之为在进化和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出现的轨迹或方向运动。 (2007:25)
有关还原主义的进一步讨论,请参见Alston 2005和Scott 2013:Ch。 9;后者还讨论了还原主义的主观主义版本。
3。使用宗教语言
假设宗教句子代表了宗教主题,即(a*)是真的。还有一个问题,即说话者在使用宗教句子时意味着什么。句子的语义或命题内容及其真实条件是一件事,句子用于交流的信息是另一回事。宗教话语的任何哲学叙述都必须允许非文字话语,其中话语的命题内容以及被用来交流的想法似乎有所不同。但是,根据面部价值理论,(7),(8)和(9)之类的话语应(除非上下文表明否则)被理解为字面上的断言,如果宗教信仰者真诚地说明了说话者的信念在说什么。[3]
(7)上帝创造了世界。
(8)圣经的作者受到圣灵的启发。
(9)上帝无所不能。
对(B*)的反对有两种主要类型。首先是,宗教话语(包括显然是字面意义上的指示性句子的话语)不是字面上的断言,而是属于其他标准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1955年[1975,95])术语中的言语行为或说话者在说些什么时所做的事情。示例包括断言,问题,命令,警告,威胁,意图声明,请求。因此,根据对(b*)宗教言论的第一种反对,尽管其中许多人似乎是字面的断言,但实际上是其他类型的言论行为。建议包括类比或隐喻(3.1),赞美或祈祷(3.2)以及假装或其他类型的准宣言(3.3)。在(3.4)中考虑的第二种反对(b*)的反对意见提出,宗教句子用于各种(非义务)目的,但并未将统一的言语行为视为宗教话语的特征。
3.1类比和隐喻
在宗教中尤其重要的两种主要类型的非文字话语是类比和隐喻。[4]类比涉及在宗教和非宗教背景下发生的表达式的使用。以在普通环境中谈论人的方式时,以表达“良好”,“智慧”和“强大”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式在谈论上帝时是否具有相同的含义,还是它们类似地使用:传统的含义是用来以某种方式修改来谈论上帝的常规含义吗?在中世纪早期的神学中,对宗教类比的讨论尤其活泼,而阿奎那是对宗教谓语进行类比待遇的领导支持者。有关阿奎那理论的详细说明,参见罗杰·怀特(Roger M. White)(2010),其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上的背景以及随后在卡尔·巴特(Karl Barth)和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工作中对宗教类比的想法。
理查德·斯威伯恩(Richard Swinburne,1993:ch。4)对类比的详细叙述提出,类比使用术语涉及对其句法和/或语义规则的修改。使用术语p的句法规则降低了控制其使用的一般条件。 P的语义规则给出了P正确应用或无法正确应用P所适用的内容的示例。例如,给出红色的语义规则可能涉及指出红色对象的各种示例,并将它们与不是红色的对象进行对比(1993:58)。在类似地使用表达式时,Swinburne提出了其语义或句法规则。因此,W*,类比使用谓词W可能需要与W的标准示例的正确使用,以便其正确使用。 Swinburne认为,从一般意义上讲,“人”以身体为例,将人类活着,必须在适当地削弱其语义规则并修改其句法规则时,将其应用于上帝时。
值得注意的是,从斯威本的理论类比中可以看作是语言使用的常见特征,既与面部价值理论兼容,而且比宗教话语更广泛地发现。例如,考虑以下话语:
(10)草坪是正方形的。
(11)观众保持沉默。
当然,草坪没有相等的四个方面,说(11)说话者并不意味着听众没有发出任何噪音。根据现代务实的解释理论(例如Sperber&Wilson 1986; Carston 2002; Recanti 2004),组成的表达或概念经历了由他们所说和理解的上下文所引起的临时修改。例如,(10)可能涉及概念方形的松动,即正方形*不仅包含正方形的对象,还包括对象(如草坪),看起来是正方形的或大约是正方形的。类似于Swinburne在类比中对规则修改的描述,正方形具有相等长度和90度的内部角度的四个侧面的条件。然而,以这种方式理解的类比并不是宗教话语的独特之处,而是正常交流的普遍特征。当上帝是主题时,表达会经历适当的临时松动,这是正常的字面沟通的一部分。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