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神论”的定义
2.“不可知论”的定义
3. 全球无神论与地方无神论
4. 不可知论的论证
5. 全球无神论的论据?
6. 地方无神论的两个论点
6.1 如何论证当地无神论
6.2 低优先级争论
6.3 决定性证据论证
7. 反对不可知论的论证
参考书目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1. “无神论”的定义
“无神论”这个词是多义的——它有多种相关的含义。在这个词的心理学意义上,无神论是一种心理状态,特别是作为无神论者的状态,其中无神论者被定义为不是有神论者的人,而有神论者被定义为相信上帝存在(或相信上帝存在)的人。是神)。这就产生了以下定义:无神论是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心理状态。然而,在哲学中,更具体地说,在宗教哲学中,“无神论”一词通常用来指上帝不存在的命题(或者更广泛地说,指没有神存在的命题)。因此,要成为这个定义上的无神论者,仅仅悬置对是否存在上帝的判断是不够的,尽管这意味着缺乏有神论信仰。相反,人们必须否认上帝的存在。这个词的形而上学意义比其他意义(包括心理学意义)更受青睐,不仅受到有神论哲学家的青睐,而且也受到许多(尽管不是全部)哲学无神论者的青睐。例如,Robin Le Poidevin 写道,“无神论者否认存在一位个人的、超越的宇宙创造者,而不是一个简单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而不参考这样一个存在的人”(1996:xvii)。 J.L.谢伦伯格说:“在哲学中,无神论者不仅仅是不接受有神论的人,更强烈的是反对有神论的人。”换句话说,它是“对有神论的否定,声称没有上帝”(2019:5)。
这个定义也出现在多本百科全书和哲学词典中。例如,威廉·L·罗(William L. Rowe,也是无神论者)在《简明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中写道:“无神论是肯定上帝不存在的立场。它提出积极的怀疑,而不仅仅是暂停信仰”(2000:62)。 《剑桥哲学词典》承认“无神论”一词的多种含义,但明确了哲学中的标准含义:
[无神论]认为没有神。广泛使用的含义仅表示不相信上帝,并且与[心理学意义上的]不可知论一致。更严格的意义上是指相信不存在神。这种用法已成为标准。 (Pojman 2015,重点已添加)
有趣的是,《哲学百科全书》建议稍微扩大“无神论者”的标准定义。它仍然需要拒绝对上帝的信仰,而不是仅仅缺乏这种信仰,但拒绝的基础不一定是有神论是错误的。例如,它可能反而是毫无意义的。
根据最通常的定义,无神论者是一个认为上帝不存在的人,即“上帝存在”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错误的命题。相比之下,不可知论者(在认识论意义上)认为,不知道或无法知道是否有上帝,即“上帝存在”这句话是否表达了一个真实的命题。根据我们的定义,无神论者是一个拒绝相信上帝的人,无论拒绝的理由是否是“上帝存在”表达了一个错误的命题。人们经常对某个立场采取拒绝的态度,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在当代哲学家中,以毫无意义为由而拒绝立场是很常见的,事实上,在早期的几个世纪中,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 (爱德华兹 2006:358)
至少直到最近,对“无神论”含义的标准形而上学理解在哲学中根深蒂固,哲学家们可以安全地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无神论”这个词,而不用担心他们可能会被误解,也不需要为它辩护。例如,格雷厄姆·奥皮(另一位无神论者)在他的《争论诸神》一书中反复将“不可知论者”(在对上帝的存在悬置判断的人的心理意义上)和“无神论者”视为相互排斥的类别(2006, 1, 15和 34),但没有提供任何这样做的理由。对于他未能提供正当性的唯一合理解释是,他希望读者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解释“无神论”一词,从而将任何对神是否存在悬置判断的人排除在无神论者之外。标准定义在哲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另一个迹象是,经常使用“非有神论者”一词来指代更广泛的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
当然,从“无神论”在哲学中标准定义为上帝不存在的命题这一事实来看,并不意味着它应该这样定义。标准定义也并非没有哲学上的反对者。例如,一些作家至少含蓄地将无神论等同于自然主义甚至唯物主义等积极的形而上学理论。考虑到这个词的含义,“无神论”的含义并不是直接源自“有神论”的含义。虽然这在词源学上看起来很奇怪,但也许可以证明,像(形而上学)自然主义这样的东西最初被贴上“无神论”的标签只是因为非自然主义形式的有神论的文化主导地位,而不是因为被贴上标签的观点是“无神论”。无非是对有神论的否定。按照这种观点,即使不存在有神论者,也会有无神论者——只是他们不会被称为“无神论者”。 Baggini [2003, 3-10]提出了这一思路,尽管他的“官方”定义是标准的形而上学定义。虽然“无神论”的这一定义是合法的,但它常常伴随着从无神论(=自然主义)的(所谓的)虚假或可能虚假到有神论的真相或可能的真相的错误推论。
一些哲学家(例如,Michael Martin 1990:463-464)与许多非哲学家一起将“无神论者”定义为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这与哲学规范更加彻底地背道而驰。这使得他们接受了上面讨论的“无神论”的心理学意义,根据这种意义,“无神论”根本不应该被定义为一个命题,即使有神论是一个命题。相反,根据这些哲学家的观点,“无神论”应该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不相信上帝(或众神)存在的状态。这一观点是由哲学家安东尼·弗卢(Antony Flew)著名提出的,并且可以说在他(1972)对所谓的“无神论”推定的辩护中发挥了作用。 《牛津无神论手册》(Bullivant & Ruse 2013)的编辑也赞成这一定义,其中一位斯蒂芬·布利万特(Stephen Bullivant,2013)以学术实用性为由为其辩护。他的论点是,这个定义最适合作为各种被认为是无神论的立场的总括术语。然后,学者们可以使用“强”和“弱”(或“积极”和“消极”)等形容词来开发区分各种特定无神论的分类法。不幸的是,这种论点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无神论被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任何命题都不能算作无神论的一种形式,因为命题不是一种心理状态。这削弱了布利文特为弗卢定义辩护的论点;因为这意味着他所谓的“强无神论”——即不存在上帝的命题(或“相信的东西”意义上的信仰)——根本不是无神论的变种。简而言之,他提出的“保护伞”一词将所谓的强无神论(或一些人所说的积极无神论)排除在外。
尽管弗卢对“无神论”的定义不能作为一个总括性术语,但它确实是一个合法的定义,因为它报告了相当多的人如何使用该术语。再说一次,“无神论”一词有不止一个合法含义,本文中所说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被解释为试图禁止人们如何给自己贴上标签或给这些标签附加什么含义。哲学以及本条目的问题是哪个定义对学术或更狭义的哲学目的最有用。当然,在其他情况下,如何最好地定义“无神论”或“无神论者”的问题可能看起来非常不同。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关键问题可能是“无神论者”(相对于“无神论”)的哪种定义在政治上最有用,特别是考虑到那些自认为无神论者所面临的偏见。人多力量大这一事实可能会建议对“无神论者”进行一个非常包容的定义,将任何非有神论者纳入其中。话虽如此,人们会认为,仅仅因为他们选择在其他某种同样合法的意义上使用“无神论者”一词,就攻击那些不认为是无神论者的非有神论者,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没有任何正当理由。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无神论”的标准形而上学定义对于研究哲学特别有用。一个明显的原因是,它的优点是使无神论成为宗教哲学中最重要的形而上学问题之一的直接答案,即“上帝存在吗?”这个问题只有两种可能的直接答案:“是”,即有神论;“否”,即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无神论。像“我不知道”、“没有人知道”、“我不在乎”、“从未建立过肯定的答案”和“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之类的答案并不是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参见勒波伊德文 2010:8)。对于哲学家来说,为这一重要的形而上学立场起一个好名字是很有用的,而“无神论”在这个目的上效果很好。当然,有时用一个术语来指代所有缺乏有神论信仰的人也可能有用,但如上所述,哲学家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术语,即“无神论者”,所以不需要“无神论者”这个术语为此目的。
偏爱形而上学定义的第二个原因是它的两个主要替代方案都具有不良含义。将“无神论”定义为自然主义有一个尴尬的含义,即一些哲学家既是有神论者又是无神论者。这是因为一些哲学家(例如,Ellis 2014)否认上帝是超自然的,并肯定自然主义和有神论。将“无神论”定义为缺乏对上帝的信仰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首先,虽然这个定义看起来简短,这是有好处的,但它需要扩展,以避免婴儿、猫和石头因缺乏对上帝的信仰而被视为无神论者的问题。虽然这个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但另一个问题则更具挑战性。之所以出现这个额外的问题,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缺乏对上帝的信仰,同时又对有神论抱有其他支持态度。例如,一些不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可能仍然倾向于相信上帝存在。他们甚至可能相信有神论的真实性比其虚假性更有可能。虽然这些人不应该被贴上有神论者的标签,但称他们为无神论者是极端违反直觉的。心理学上的定义也将无神论者从一些有神论宗教团体的忠实成员(至少在实践方面)中剔除出来。这是因为,众所周知,这些团体中的一些虔诚的成员对上帝的存在只有模糊的中等程度的信心,而不相信上帝存在,甚至不相信上帝可能存在。对于哲学家来说,将这些人归类为无神论者似乎是一种误导。
更喜欢哲学中的标准定义的第三个原因是它使“无神论”和“有神论”的定义对称。将“无神论”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的一个问题是,哲学家没有也不应该将“有神论”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像大多数其他哲学“主义”一样,“有神论”在哲学中被理解为一个命题。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哲学家想要说有神论是真是假,最重要的是,要构建或评估有神论的论证。心理状态不可能是真或假,也不可能是论证的结论。诚然,哲学家有时将“有神论”定义为“相信上帝存在”,为一种信仰争论并说一种信仰是真是假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的“信仰”意味着“相信的东西”。它指的是信仰的命题内容,而不是信仰的态度或心理状态。然而,如果“有神论”被定义为上帝存在的命题,而“有神论者”被定义为相信该命题的人,那么以类似的方式定义“无神论”和“无神论者”就有意义了。这意味着,首先,将“无神论”定义为一个命题或立场,以便它可以是真或假,并且可以是论证的结论;其次,将“无神论者”定义为相信该命题的人。由于用有神论来定义“无神论”也是很自然的,因此,在没有充分理由这样做的情况下,哲学家最好将“无神论”中的“a-”理解为否定而不是缺席,用“不”代替“没有”——换句话说,将无神论视为有神论的矛盾。
因此,出于所有这三个原因,哲学家应该将无神论解释为上帝不存在的命题(或者,更广泛地说,解释为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神圣现实的命题)。
如果,正如这里所论证的那样,无神论在哲学中通常被最好地理解为上帝不存在的形而上学主张,那么,人们可能想知道,哲学家应该如何处理流行术语“新无神论”?哲学家们撰写了有关新无神论的文章,并在期刊上专门讨论了新无神论(French & Wettstein 2013),但对于如何定义该术语尚未达成共识。幸运的是,实际上并不需要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新无神论”一词并没有指出某些独特的哲学立场或现象。相反,它是一个由四位作家——理查德·道金斯、丹尼尔·丹尼特、萨姆·哈里斯和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所突出代表的运动的流行标签,他们的作品一致批评宗教,但除此之外,似乎仅通过时间和受欢迎程度来统一。此外,人们可能会质疑新无神论有什么新鲜之处。对宗教和捍卫宗教的论据的具体批评并不新鲜。例如,道金斯的中心无神论论证的一个可以说更复杂和更有说服力的版本可以在休谟的对话中找到(Wielenberg 2009)。此外,虽然丹尼特(Dennett,2006)热情地呼吁将宗教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进行科学研究,但这种研究早在这一呼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事实上,即使是宗教认知科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很成熟,而宗教人类学至少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从内容转向风格,许多人对一些新无神论者的斗志感到惊讶,但早在哈里斯、道金斯和希钦斯之前,就有很多激进的无神论者对宗教相当不尊重。 (丹尼特并不是特别好战。)最后,新无神论以某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是宗教或准宗教或意识形态的刻板印象显然是错误的,也是新无神论者所拒绝的。 (有关这些要点的详细说明,请参阅 Zenk 2013。)
无神论的另一个子类别是“友好无神论”,威廉·罗(William Rowe,1979)将其定义为这样一种立场:尽管上帝不存在,但一些(智力复杂的)人有理由相信上帝存在。罗本身就是一个友好的无神论者,他将友好的无神论与不友好的无神论和冷漠的无神论进行了对比。不友好的无神论是认为无神论是真实的并且没有任何(复杂的)有神论信仰是合理的。尽管它的名字极具误导性,但这种观点可能是最友好、最开放、最宽容的人所持有的。最后,虽然罗将“冷漠无神论”称为“立场”,但它并不是一个命题,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是一个既不友好也不不友好的无神论者的状态,即既不相信友好的无神论者的状态,无神论是真实的,也不相信不友好的无神论是真实的。
也许更有趣的区别是亲上帝无神论和反上帝无神论之间的区别。像约翰·谢伦伯格(John Schellenberg)(他在未发表的作品中创造了这个词)这样的亲上帝无神论者是在某种真正意义上热爱上帝或至少热爱上帝观念的人,他努力想象这样一个存在可能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妙世界(而不是仅仅假设这样的存在会创造一个类似于我们观察到的世界的世界),并且他(至少部分地)出于这个原因相信上帝不存在。这样的无神论者可能会同情以下观点:
相信上帝是对上帝的侮辱。因为一方面,我们可以假设他犯下了无法估量的残忍行为。另一方面,假设他反常地给了他的人类一种工具——他们的智力——如果他们冷静而诚实,这必然会导致他们否认他的存在。人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他存在的话,他最喜欢的就是无神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以及那些自诩受过教育的人。因为他们是最认真对待他的人。 (斯特劳森 1990)
相比之下,像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1997:130-131)这样的反上帝无神论者发现上帝的整个想法令人反感,因此不仅相信而且非常希望不存在这样的存在。内格尔通常被称为“反神论者”(例如,Kahane 2011),但这里故意避免使用该术语,因为它有许多不同的含义(Kahane 2011:注9)。而且,从这些意义上说,一个人不需要成为无神论者才能成为反神论者,因此反神论不是无神论的一种。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