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活动(一)

一、活动及其他类别

1.1 事件与对象

1.2 事件与事实

1.3 事件与属性

1.4 事件与时间

2. 活动类型

2.1 活动、成就、成就和状态

2.2 静态和动态事件

2.3 动作和身体动作

2.4 精神和身体事件

2.5 负面事件

3.事件形而上学和语义学

3.1 存在性

3.2 身份

3.3 本质

参考书目

调查

被引著作

进一步阅读

学术工具

其他互联网资源

相关条目

一、活动及其他类别

1.1 事件与对象

尽管并非无可争议,但事件和物理对象之间的一些标准差异在哲学文献中很常见。首先,它们各自的存在方式似乎存在差异:据说石头和椅子等物质对象是存在的;事件被认为发生或正在发生(Hacker 1982a;Cresswell 1986)。其次,物体和事件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似乎存在差异。普通物体应该具有相对清晰的空间边界和模糊的时间边界;相比之下,事件将具有相对模糊的空间边界和清晰的时间边界。据说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令人厌恶的——它们占据了它们的空间位置;事件更容易容忍共置(Quinton 1979;Hacker 1982b)。物体可以移动;事件不能(Dretske 1967)。最后,对象被标准地解释为持久的连续体——它们存在于时间中,并且通过在它们存在的每个时间都完整地存在而在时间中持续存在;事件是持续发生的事件——它们占用时间并通过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部分或“阶段”而持续存在(Johnson 1921;Mellor 1980;Simons 2000)。

最后一个区别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方面,有一些哲学家——从怀特海(Whitehead,1919)、布罗德(Broad,1923)和罗素(Russell,1927)到蒯因(Quine,1950)、刘易斯(Lewis,1986c)、海勒(Heller,1990)、西德(Sider,2001)和许多其他人——他们将物体想象为四维实体,它们跨越时间延伸,就像它们跨越空间延伸一样。因此,一些这样的哲学家不会在对象和事件之间做出形而上学上的显着区别,将两者视为同类实体:对象只是一个“单调”事件;事件将是一个“不稳定”的对象(Goodman 1951)。更一般地说,相关的区别是程度的区别,虽然“事件”通常适用于随时间快速发展和变化的事物,但“对象”则适用于那些给我们留下“坚定且内在连贯”印象的事物(奎因) 1970)。另一方面,也有哲学家拒绝在事件方面进行区分,他们将至少一些这样的实体(例如过程)解释为连续体:当苹果腐烂或人行走时,任何时刻都存在什么沿着这条街走下去是整个持久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Roberts 1979;Stout 1997, 2003, 2016;Galton 2006a,b, 2008;高尔顿和沟口 2009;反过来,这种观点也承认多种变体和替代方案,例如基于理解连续体概念的不同方式(Steward 2013,2015)或其与组成连续体的物质的关系(Crowther 2011,2018)。

如果承认对象和事件之间存在形而上学的区别,那么就会出现关于这两个类别中的实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物体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无对象的事件并不常见。但无事件的物体也是如此。事件构成了对象的生命。然而,在一种激进的情绪中,人们可能会认为一个类别中的实体在形而上学上依赖于另一类别中的实体。例如,有人声称事件发生在其参与者身上(Lombard 1986;Bennett 1988),正如有人声称物体的存在取决于它们所参与的事件(Deleuze 1969;Parsons 1991),或者它们的存在在任何给定时间,只要他们参加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件(Costa 2017)。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人们可以赋予对象和事件平等的本体论地位,但坚持对象或事件在思想顺序上是主要的。因此,有人认为,纯粹的基于事件的本体论不足以让我们的重新识别实践取得成功,重新识别实践需要一个只有对象才能充分提供的稳定的参考框架(Strawson 1959)。物体和事件之间类似的不对称性似乎得到了自然语言的认可,自然语言有“苹果倒下”等表达方式,但没有“秋天的修饰”。然而,这些不对称性可能会减弱,因为对象也可以而且有时必须通过参考事件来识别。例如,如果我们追寻塞巴斯蒂安的父亲或《韦弗利》的作者,首先要确定某些事件——分别是父亲和写作的事件(Moravcsik 1965;Davidson 1969;Lycan 1970;Thalberg 1978;Tiles 1981) )。

1.2 事件与事实

无论它们的关系如何,事件自然地与物体形成对比,因为两者都被视为个体。两者似乎都是具体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定位的实体,组织成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两者都可以被计数、比较、量化、参考、以及以各种方式描述和重新描述。 (有人认为,我们对这两个类别的概念联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在结构上是互补的,因为仅提及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概念事件的任何表征都会通过简单地替换时间来产生概念对象的表征与空间谓词,反之亦然;参见 Mayo 1961。)因此,事件通常也与事实区分开来,事实的特点是抽象性和非时间性:凯撒之死的事件发生在罗马公元前 44 年,但凯撒去世在这里是事实,在罗马也是如此,今天和公元前 44 年一样(Dodd 2009)。人们确实可以推测,对于每一个事件都有一个伴随事实,即。该事件发生的事实(Bennett 1988),但两者仍然是截然不同的。凯撒之死不得与凯撒已死的事实相混淆,就像英国女王不应与英格兰有女王的事实相混淆一样(Ramsey 1927)。

一些作者认为,这种类别区别实际上反映在普通语言中提及事实和事件的不同类型的表达方式中。在Vendler(1967)的术语中,“凯撒之死”是一个完美名词:名词化过程是完整的,只能用形容词短语来修饰表达(“凯撒惨死”)。相比之下,诸如“凯撒即将死去”之类的动名词,或者诸如“凯撒死了”之类的 that 子句,都是不完美的名词词,仍然具有“一个活生生的动词在其中”:因此它们可以容忍时态和助动词(“凯撒已经死了”、“凯撒可能会死”)、副词(“凯撒正在剧烈地死去”)、否定(“凯撒没有死”)、等等。在某些条件下(例如 McCann 1979),形而上学的假设是,作为一种规范,完美的名词代表事件,而事实或事态是不完美的名词的指称。

然而,一些哲学家认为事件和事实之间的联系比这更接近——接近到足以证明同化这两个类别(Wilson 1974;Tegtmeier 2000)或至少将两者视为同一“事态”的物种。属(Chisholm 1970)。这有两个主要后果。一方面,由于对应于非等价命题的事实是不同的,被视为事实或类事实细节的事件是细粒度的实体,不能在不同的概念化下自由地重新描述或重新识别:凯撒暴力死亡与他死亡的事实不同,因此凯撒的死亡和他的暴力死亡将是两个不同的事件(Chisholm 1971),而不是不同描述下的同一事件(戴维森 1969;安斯科姆 1979)。另一方面,由于事实的语言表达在语义上是透明的,因此可以炮制弗雷格式的论证路线来表明,被解释为事实的事件过于粗粒度,以至于融化成一个单一的“大”实体(戴维森) 1967a)。 (该论证被称为“弹弓论证”,遵循 Barwise & Perry 1981;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 Neale 2001。)

其他哲学家坚持区分事件和事实,但给出的解释实际上相当于同化。对于那些将事件解释为属性例证的理论尤其如此,即对象有时对属性的例证(Kim 1966,1969;Martin 1969;Goldman 1970;Taylor 1985;Hendrickson 2006)。根据这样的理论,事件是单独的实体。但由于它们具有结构,任何成分的差异都足以产生不同的事件。特别是,相关构成属性的差异足以区分诸如凯撒之死(被解释为凯撒死亡属性的例证)和凯撒暴力死亡(被解释为他暴力死亡属性的例证)等事件(Kim,1976)。同样,这使得事件实际上与事实一样细粒度。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结果并不是作为属性例证的事件理论所固有的。凯撒的死亡和他的暴力死亡都可以被解释为凯撒对同一个财产P的例证,既可以描述为垂死,也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为暴力死亡。因此,即使将事件解释为结构化复合体,只要事件的名称不需要对该结构敏感,就可以粗略地引用该事件(Bennett 1988)。这样,事件和事实之间的区别可以根据事件描述理论的语义和形而上学方面(分别)之间的严格区别来恢复。

类似的考虑也适用于那些将事件视为情境的理论,从情境语义学的角度来看(Barwise & Perry 1983)。根据此类理论,事件被解释为从时空位置到“情境类型”的函数集,“情境类型”定义为处于某种关系中的对象序列。但是,虽然形式机制提供了细粒度的解释,但将该机制应用于自然语言句子的算法却留下了灵活性的空间。

1.3 事件与属性

有时与事件进行对比的第三个形而上学类别是属性。如果事件是个体,那么它们就不是属性,至少就属性被解释为共性而言是如此。个体存在或发生,而共性则反复出现。然而,一些哲学家非常认真地对待直觉,即在某些情况下事件可以说是重复发生的,就像我们说太阳每天早上升起一样(Chisholm 1970; Braude 1971; Johnson 1975; Brandl 1997, 2000)。如果是这样,那么很自然地认为事件更类似于属性而不是个体,相似到足以证明将它们视为一种属性——例如,作为时刻或时间间隔的属性(Montague 1969)、个体的跨世界类别(Lewis 1986b),或世界片段集合的属性(von Kutschera 1993)。例如,在第一个帐户中,太阳升起的事件具有太阳升起的时间间隔的属性。作为事件类型的表征,这将是没有争议的,并且允许人们将特定事件解释为相应类型的标记。 (一种这样的解释对应于上述事件作为属性例证的概念。)但是,将事件视为普遍属性就超越了这一无可争议的事实,并完全拒绝事件标记的存在,即使涉及到“ “特殊的”事件,例如我们今天早上目睹的独特的太阳升起。这样的事件不是普遍太阳升起的实例,而是其本身的普遍性,尽管这种普遍性具有如此有限的种类和如此程度的奇点以至于只能被实例化一次。

关于属性的一种可能的观点是,它们不是共性,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特殊性,即。抽象细节(Stout 1923)或比喻(Williams 1953)。根据这种观点,这个苹果的红色与其他任何东西的红色不同,不是因为它的极端奇异性(其他东西在颜色上可能与苹果一致),而是因为它是这个苹果的红色。它存在于此时此地,与苹果存在的时间和地点一样。同样,今天早上太阳的升起在数量上与任何其他早晨的太阳升起在数量上有所不同(尽管在质量上相似)。如果是这样,那么事件是属性的观点就与它们在时空上定位的观点兼容。事件只是位于时空某个区域的特殊属性(Bennett 1996)。 (再一次,这个概念与作为属性例证的事件概念密切相关,尽管“例证”一词暗示了将属性解释为普遍性。一些作者,例如 Bennett 1988,实际上识别了这两个概念;其他作者,例如 Macdonald 1989 ,由于属性实例和属性示例之间的差异而拒绝识别。)

比喻概念的一个变体将事件解释为比喻序列(Campbell 1981)。然而,由于比喻是特殊的,一个地方的一系列比喻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一个比喻,因此这种变体最好被视为对比喻事件类型的规范。类似的评论也适用于那些将事件解释为关系比喻(Mertz 1996),甚至解释为高阶比喻(Moltmann 2013)的理论。

1.4 事件与时间

事件是时间属性的直觉也可以通过更薄的形而上学承诺来充实,通过将事件简单地解释为时间和描述,即某些陈述成立的时间瞬间或间隔(van Benthem 1983)。例如,在这个视图中,今天早上的太阳升起由有序对 标识,其中 i 是相关时间间隔(对应于描述符“今天早上”),而 φ 是句子“太阳升起” '。当然,这种处理并没有公正地对待开头提到的事件的表面承诺背后的一些直觉——例如,事件可以被感知,但时间不能(Gibson 1975)。但是,由于已经有了充分发展的音程理论以及完全发展的基于音程的语义(Cresswell 1979;Dowty 1979),并且由于同样完善的传统瞬时理论和基于瞬时的语义(Prior 1967),这样的从还原论的角度来看,账户尤其有吸引力。人们甚至可能想将事件解释为时空区域和描述,例如区分今天早上伦敦的太阳升起和巴黎的太阳升起。

然而,事件和时代之间的联系也从相反的方向进行了探索。如果事件被假定为一种原始的本体论类别,那么人们就可以省去时间瞬间或间隔,并将它们解释为派生实体。此类最经典的处理方法是将时间瞬间解释为成对同时(或部分同时)事件的最大集合(Russell 1914;Whitehead 1929;Walker 1947),但其他处理方法也是可能的。例如,有人提出,事件被感知的排序方式与潜在的时间维度之间的数学联系本质上是从事件排序中自由构造线性排序(在范畴论意义上)的联系,由事件排序引起二元关系 x 完全先于 y (Thomason 1984, 1989)。诸如此类的处理在事件之间的关系方面提供了时间的减少,因此与时间(以及更普遍的时空)的关系概念特别密切。此类视图的模态变体(Forbes 1993)以及分体拓扑变体(Pianesi & Varzi 1996)也是可用的。

2. 活动类型

2.1 活动、成就、成就和状态

同意事件作为细节这一概念的哲学家通常会区分不同类型的此类细节。经典类型学区分四种类型:活动、成就、成就和状态(Ryle 1949;Vendler 1957)。一项活动(例如安妮塔步行上坡)是同质事件:其子事件满足与活动本身相同的描述,没有自然的终点或高潮。一项成就,例如安妮塔的登山,可能有一个顶峰,但绝不会是同质的。一项成就,例如安妮塔登顶,是一个最终事件(因此总是瞬时的)。而一个状态,比如安妮塔知道最短路线,是同质的,并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但问它花了多长时间或是否达到顶峰是没有意义的。有时,成就和成就被归为单一类别的表演(Kenny 1963)。有时,成就也被称为事件,所有其他事件都被归为一个广泛理解的时间扩展实体类别,称为过程(Ingarden 1935); “偶然性”一词可以用作涵盖这两个类别的标签(Bach 1986)。

一些作者借鉴亚里士多德对 Energieia 和 Kinêsis 的区分,在分类学中引入了方面的考虑(Ackrill 1965)。这个想法是,不同的动词描述不同类型的事件:没有连续形式(“知道”)的动词对应于状态;进行时形式的动词,其中现在进行时包含过去完成时(“Anita 正在上山行走”包含“Anita 上山行走”)对应于活动;现在进行时包含过去完成时否定的动词(“安妮塔正在爬山”意味着“安妮塔还没有爬上山”,至少在相关上下文中)对应于表演(Potts 1965;Taylor) 1965;埃文斯 1967;莫雷拉托斯 1978;格雷厄姆 1980)。这种基本分类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完善(概述请参见 Mittwoch 2019),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几种语言学上复杂的动词时态和体理论(参见 Comrie 1976;Taylor 1977;Dowty 1979;Decleck 1979) ; 巴赫 1981; 1984;克里夫卡 1989;乔治·皮亚内西 1998;然而,从这种语言差异中得出本体论分类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Gill 1993)。

2.2 静态和动态事件

人们可能还想区分动态事件(例如安妮塔的行走)和静态事件(例如安妮塔在树下休息)。根据一些作者的说法,后者不是适当的事件,因为它们不涉及任何变化(Ducasse 1926)。在最抽象的解释中,变化是一对有序的事件状态: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von Wright 1963)。对事件作为变化的更实质性的描述将它们描述为动态属性的例证,即对象凭借在某些质量空间中的“运动”而具有的属性(Quinton 1979;Lombard 1979,1986)。然而,是否所有事件都应该或涉及某种变化的问题是有争议的(Montmarquet 1980;Steward 1997;Mellor 1998;Simons 2003),并且可以说这最终是一个规定问题——因此几乎没有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卡萨蒂和瓦尔齐 2008)。

如果承认静态事件,就会出现是否应将它们与状态区分开来的问题(Parsons 1989;Maienborn 2019)。一个看似合理的假设是,世界的静态和动态方面之间的区别偏向于国家和活动之间的区别。由于可能存在静态活动,因此也可能存在动态状态。安妮塔的行走状态是动态的,而休息状态是静态的。步行本身是安妮塔的一项动态活动,而不是她在树下休息,这可能被认为是静态活动。

2.3 动作和身体动作

表面上看,动作自然地被归类为事件的子类,即动画事件。像所有事件一样,动作被认为是发生或发生,而不是存在,它们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也像事件一样:它们有相对清晰的开始和结束,但空间边界不明确,它们似乎可以容忍共置,并且不能说它们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时间持续到另一个时间,而是通过具有空间和时间部分来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Thomson 1977)。行动和事件在因果解释中似乎也是同等的:行动可以是原因,而事件则是结果(Davidson 1963,1967b)。然而,一些作者更愿意在这里做出区分,并将行为视为主体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即“带来”关系的实例(von Wright 1963;Chisholm 1964;Bach 1980;Bishop 1983;Segerberg 1989),或者也许是“看到它”的关系(Belnap 和 Perloff 1988;Tuomela 和 Sandu) 1994;霍蒂 2001)。根据这种观点,除非关系本身被解释为比喻,否则行为就不是个人。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穿书后恶毒女配只想修仙 连载中
穿书后恶毒女配只想修仙
风亿星辰
顾染考研猝死穿书了,《瑶光修仙记》是一本集‘竹马打不过天降’‘仙门团宠’‘恶毒小师妹’为一体的披着修仙文皮的言情小说。而她自然不是穿成了女主......
35.2万字3个月前
六芒星之旅 连载中
六芒星之旅
白井空慕
即将成为下一位新神的白玖,在历练时经历的种种事情与磨难,最后迎来的会是什么?是要坚持自己的决定与旧神卡维斯特抗争还是归顺于他,成为傀儡?
2.1万字2个月前
青山不知语(红线) 连载中
青山不知语(红线)
鱼头煲鸡汤
原以为自己是没有父亲的,结果等自己母亲死了才知道母亲谈了一个异世界的人,被接回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姐姐,但这个姐姐很不喜欢她。可以说......
3.5万字2个月前
被迫绑定系统——穿越时空 连载中
被迫绑定系统——穿越时空
南江有只猫
打工族,林株意外被系统绑定,得知只要做任务就可以得到新的身份后,她毫不犹豫同意了,最后差点被自己坑惨了
0.2万字2个月前
不是向阳花 连载中
不是向阳花
听音不见仙
女主:薛茗
0.7万字2周前
抱歉,徒弟有点多 连载中
抱歉,徒弟有点多
浔眠Dorment
【修仙+大女主+狗血+打脸】江予瑾X玄苍五百年过去了,以为死对头终于死了打脸,江予瑾好不容易决定从山上下来逛逛,结果处处受阻……没关系,我有......
0.3万字2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