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类型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认为需要解释命题如何以某种方式表示事物,因为接受原始表征命题的观点是令人反感的神秘。然而,有人质疑命题的表征属性是否可以(或需要)得到解释(McGlone 2012,Caplan 等人 2013,Merricks 2015)。例如,梅里克斯认为,我们应该接受从根本上存在表征实体,但我们没有理由偏爱心理状态(例如信念)而不是作为表征属性的基本承载者的命题。例如,如果信念从根本上来说是表征性的,那么它要么是关于它们的一个原始事实,即它们代表了它们所做的事情,要么是一个能够解释的特征。如果这是关于它们的原始事实,那么这种观点就显得与接受命题本质上是表征性的观点一样神秘。如果它是一个能够解释的事实,正如类型理论家所主张的那样,那么它可能是根据主体预测对象属性的能力来解释的。但是,除非对主体如何进行预测有某种解释,否则预测本身必定是一种原始的表征能力,而该理论在要解释的问题上还没有取得任何真正的进展。
现阶段值得考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命题是否是表征实体。例如,Richard (2013) 和 Speaks (2014) 各自发展了一些命题的观点,但否认它们是这样的。考虑一下理查德所捍卫的观点。句子、信念等以某种方式表示事物——例如,雪是白色的。换句话说,“雪是白的”这句话代表雪是白的,这只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被实例化或未被实例化的事物或属性的状态(但并不以任何方式表示事物,正如属性一般不具有代表性一样)。在这种方法中,句子所表达的命题被认为是事物被表示为存在的方式,而不是原始地具有表征属性或需要通过更基本的谓词行为来解释的事物。如果沿着这些思路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类型视图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核心动机之一。
8.命题的个性化
一些哲学家,特别是 W.V.O.蒯因至少部分基于对身份条件的关注,认识到某些抽象实体的存在,但不承认其他抽象实体的存在。蒯因承认集合的存在,部分原因是它们遵循外延性公理:当且仅当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员时,集合是相同的。然而,当涉及到属性、关系和命题时,他却没有发现如此明确的同一性标准。他指出,作为具有心脏的生物的属性与作为具有肾脏的生物的属性是不同的,即使所有相同的事物都体现了这两种属性。
奎因要求如此严格的身份标准作为接受一类实体的条件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然而,即使蒯因要求太多,任何好的命题理论都应该对命题何时相同和何时不同有所说明。发展以一种与有关命题态度归因的直观数据非常吻合的方式给出此类说明的理论,将增强我们接受命题的理由。
命题的同一性条件问题与命题是否是结构化实体的问题有重要关系。如果命题在某种广义上具有成分,那么它们就是结构化的,并且成分的顺序很重要。秩序仅在有两个结构化命题共享所有相同成分时才重要,但是由于这些成分在命题中“统一”的方式上的差异而截然不同。例如,如果一个爱b是有序的三重<爱,a,b>的主张,那与b爱a的命题不同,这将是有序的三重<love,b,a>。
如果命题是结构化的实体,则成分和秩序相同的相同性将需要身份。当然,关于结构化的命题,存在危险。 Prima Facie,一个人宁愿声称X是三角形的主张与X是三边形的命题相同,因为一个主题可能会相信一个,而不是另一个。那么,重要的是,不要太粗糙。但是,人们可能会担心在相反的方向上担心命题的过度个性。约翰爱玛丽的主张与约翰所爱的玛丽所爱的主张不同吗?有关结构化命题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结构化命题的条目。[10]
任何将命题视为结构化实体的理论似乎都面临着命题统一的问题。说出这个问题或一组问题并不是完全直接的。但是至少,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有一个问题是说明为什么一种结构化的整体,一种命题,是真实的,或者是错误的,而其成分的集合不是。列表不是对还是错,一个具有相同成分的命题是; 这是为什么?第二,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解释两个不同的事物如何具有所有相同的成分。为了详尽讨论有关句子和命题的哲学工作历史,读者应咨询Gaskin(2008)。
有些人认为命题完全缺乏成分,因此非结构化。如果命题是非结构化的,则它们是集合的,它们将继承集合的身份条件:成员的相同性。因此,如果一个命题是真实的世界集(如Stalnaker 1976中),那么在同一世界中,p = q iff p和q具有与成员IFF P和Q相同的世界。众所周知,该理论导致对命题的非常粗略的个性化,可以说是处理命题态度。 (有关该理论的讨论以及命题理论,请参见Soames(1987),作为具体情况或事实的集合。
如果命题是非结构化的,并且与集合不同,则有几种可能解释其身份条件的可能性。首先,可以根据可能的态度指定身份条件。一种可能性是:p = q如果一定相信(断言,否认等)P相信(断言,拒绝等)q,反之亦然。其次,以Myhill(1963)和Zalta(1983)的方式,命题身份可以降低为财产认同。因此,Zalta(1983,72)提供了以下命题身份的定义:<p>=<q>,并且仅当p的属性与p的属性相同时。第三个提案,与第二个不兼容的提案是用代数运营的“自由产生”来解释命题的身份,例如某些非属性实体,例如个人,财产和关系,例如个人,财产和关系(Bealer 1982, Menzel 1986,Zalta 1983和1989)。[11]尽管对这种方法的命题是无组织的,但每个命题都可以由其“构造序列”表示。为了避免识别<hesperus是美丽的><磷是美丽的>,相关的输入不能简单地是hesperus(磷)和美丽的特性。由于弗雷格(Frege),应对这一问题的众所周知的策略是吸引与不同名称相关的不同演示方式,每种方式都与所表达的命题不同。但是,这些模式不必被理解为复杂的属性,以该名称的指称为独特地体现。例如,Bealer(1998)援引了他所谓的“非platonic”演示模式。这些非质量演示模式是否被理解为单词,是单词使用的因果链,还是以其他方式,重要的一点是,与“ hesperus”相关的模式将与与“磷”相关的模式不同。 Zalta(1989)引入了具有抽象成分的命题,以完成这些模式的工作。从Zalta的角度来看,此类单数命题是由编码名称认知内容的抽象个体构建的。由于这些抽象的个人编码了这种认知内容,因此无需该名称的引用来实例化,因此Fortiori无需该内容是该指南唯一实例化的属性。有关编码与实例化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存在条目》第6节。因此,这些理论家希望使用这些代数账户的形而上学工具来容纳一些关于表达的命题差异的关键直觉,同时避免了弗雷格·弗莱格(Fregean)的理解学说的困难。
有关最近对命题选区概念的批评,请参见Keller(2013);有关命题选区的积极描述,请参见Gilmore(2014)。
9。命题,事实和事务状态
弗雷格(Frege)著名地写道:“‘事实,事实,事实’如果他想带回科学基础的必要性,就哭了。什么是事实?事实是事实。” (1918年,第25页)
事实只是一个真正的主张吗?相反,有形而上学和语言论点。这是一个标准的形而上论点。如果雪不是白雪,那雪是白人就不存在的事实,但真正的主张是(只有是错误的)。因此,事实不是真正的主张(请参阅Moore 1953,第308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身份主张失败,事实仍然可能是从真实命题中衍生的。继Moore(1953,pp。261-2)和Slote(1974,p。99)之后,Kit Fine(1982,pp。52-3)表明,事实可能被认为是真正命题的具体化。因此,p是<p>的事实。但是,理解事实使他们成为真相制造者的候选人很差:大概P的真相并不是<p>真实的原因。
反对以真实命题来确定事实的一种著名的语言论点与第5.4节中考虑的对替代问题的歧义响应密切相关。代替“ p”代替“ p”或反之亦然的“真实主张”,例如“约翰相信奥巴马是总统”或哈曼(Harman)(2003年),“火灾是热是热的事实”火灾很热。”因此,如果事实是真实的命题,则有人认为,人们会期望替代可以保留真理。
尽管如此,“事实”的其他用途支持标识:
雪是白色的。因此,某些事实可能不是事实。
以这种方式使用的是,“事实”似乎适用于类似于命题的实体,因为它们具有两种形式:存在和类似于真理的东西(例如,获得)(参见McGrath 2003)。[12]
面对“事实”显然相互冲突的使用,一种选择是提出歧义。 (Fine 1982,p。54)有两种与“事实”不同用途相关的实体:一种具有一种存在模式(仅存在),另一种是存在两种模式(它可能存在而没有获得)“双相情感性”事实与某些哲学家所说的可能的状态大致相对应。
但是,一些哲学家也希望将这种躁郁症事实与命题区分开。论点是,双极事实是事态的状态,而不是真实的命题。显然,并非所有命题都可能是可能的事态状态,因为有些命题可能不可能,而可能的事态状态必须至少在某些可能的世界中获得。我们可能希望将事务状态的概念扩展到包括不可能的事务。在这种扩展的意义上理解的事态是否是否显然取决于对其身份条件问题的答案。有关最近的观点,请参见事务状态的条目,以及理查德(Richard,2013),以识别事务状态的主张。
King(1995,2007,2014)认为,所有命题都是事实,尽管不是我们可能期望的事实。玛丽爱约翰的主张不是玛丽爱约翰,而是(第一个近似)以下事实:玛丽,爱,约翰是站在某种语法关系中的语言项目的语义价值观(以短语为代表)标记树)编码实例化。金认为他的叙述有许多美德。它有助于解决命题统一性的问题(请参见上一节),因为命题的结构源自相应句子的句法结构。它需要相对最小的本体论承诺:如果人们接受有语言的语言指定对象和属性,并且某些句法关系编码实例化,那么人们将接受王者的构图。该帐户还提供了细分的命题:句子的句法结构的差异将延续到所表达的命题的差异。鉴于国王的存在似乎取决于他们以某种方式使用语言的语言用户,金是关于命题的概念主义者。 (请参阅上面的第7.2节)。
10。命题的稀疏和丰富的概念
D. M. Armstrong(1989)在讨论是否存在属性的问题时,将稀疏与丰富的特性概念区分开。遵循标准术语,让我们说,当谓词将属性作为其语义内容时,谓词表示该属性。 (为简单起见,我们将假设句子可以将命题作为语义内容作为语义内容。)在丰富的属性概念下,谓词是否表达属性仅取决于其广泛的句法事实。最简单的概念认为,每个良好的谓词都表达了一个属性。根据稀疏的概念,并非每个句法形成良好的谓词都表示特性。
类似的区别可以应用于命题的概念。丰富的概念将仅对命题的表达施加广泛的句法限制。稀疏的概念将否认具有相关的句法特性足以表达和指定命题。命题的丰富概念面临着悖论的威胁。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关于阿隆佐教堂(Alonzo Church)入境的罗素 - 米希尔(Russell-Myhill)悖论的讨论。
10.1表达和道德命题
接受较稀疏的命题概念的一种动机是元伦理学中的表现主义。 “老式”的表达主义者(例如,艾尔和史蒂文森)声称道德句子是非认知的。我们不敢相信躺在政治上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对“ p”包含道德术语的“ a-ing that t that p”形式具有广泛的认知态度(例如,难以置信)。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态度,那么大概就没有道德命题。 (如果有这样的主张,为什么不可能有认知态度将其作为内容?)。如果没有道德命题,那么道德句子就不会表达命题,因此缺乏真实价值。
我们当然会说话和思考,好像我们有道德信念一样,就好像我们相信道德命题一样。那么,对于老式的表达主义者而言,我们的许多显然真诚的普通主张必须被拒绝。因此,认可这样稀疏的主张概念,导致令人惊讶的结果所有道德句子都缺乏真实价值。
一些当代的表达主义者(Blackburn 1998,Horwich 1993,Stoljar 1993)较不喜欢道德命题,道德特性和道德事实。但是他们将这些承诺视为浅薄的。[13]他们接受了命题,属性等丰富的概念,但将其与大量的屈曲主义结合在一起。有道德命题,但仅仅是道德宣言的阴影。 (即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我们句子的阴影,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它们并不是阴影,至少对于思想独立和抽象的简单论证是成功的:在清晰的意义上,什么是与思想无关和抽象的”不仅是句子的阴影。)
至少可以问三个重要的问题,涉及关于道德命题的表达主义和屈曲主义的结合。首先,如果表达主义者接受道德命题,那么表达主义和现实主义有什么区别?其次,通过接受通缩道德命题,表达主义者能否避免道德现实主义(和认知主义)熟悉的问题,这首先有助于激励表达主义?第三,现实主义者能否通过接受通缩道德命题来很好地避免这些熟悉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道德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的条目中进行了研究。我们将简要讨论其他两个。
例如,考虑到现实主义面临的休ean论点,其粗糙版本如下。如果有道德命题,那么道德判断就是道德命题的信念。但是道德判断是本质上的动机状态,而信念不是。因此,没有道德命题。当然,这种论点可能被批评为依靠过于强大的内在主义或简单的投机心理学。但是,即使改善了,也尚不清楚如何接受关于道德命题的屈曲主义将有助于表达主义者解决问题。道德主张存在,所以为什么不能独立地相信它们具有内在的激励状态呢?他们的流传性角色如何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假设缩水确实确实有助于表达这一问题。为什么现实主义者不能效法她自己对屈曲主义的吸引力?
布莱克本的超级论点是反对现实主义的第二个论点。布莱克本从道德特性方面提出了这种论点,如下所示。如果有道德特性,则应根据概念上的必要性对非道德特性进行监管。也就是说,在每个概念上可能的世界中,如果两件事共享所有非道德特性,它们都具有所有道德特性。但是,如果存在道德特性,那么在概念上,超级意识的模式本身并不是必需的。因此,即使所有PS实际上都是MS,也存在一些可能的世界,其中P Blackburn M. Blackburn的问题不是:如果道德属性可以与世界各地的非道德属性脱颖而出,为什么他们不能在世界内与他们分开吗?那就是:是什么解释了“禁止混合世界”?可以为真理作为道德命题的特征提出类似的问题。解释了对概念上可能的世界的禁令,其中一个道德命题<x是m>是真实的,而另一个道德命题<y是m>是错误的,但是所有相关的非道德命题<x is p>is p>and p>p>在真实价值中是否相似?首先,尚不清楚的是,通缩道德命题将如何证明对表达主义者回答这个问题有用,其次,假设它们确实有用,为什么它们不会证明对现实主义者同样有用。
表达主义者寻求的是对命题(以及真理,事实和信念)的一个概念,足以解释和验证我们普通的现实主义观点观点,但足以避免现实主义的传统问题。是否有可能导航两者是当代元伦理学的严格审查。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