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读懂黄帝内经
超小超大

第二十二章(8)邪气入侵身体,中医解读五脏病症应对之策

探讨邪气(即病邪、不正之气)侵入人体后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疾病发展的影响。让我们来逐一解析深奥的论述。

邪气在进入人体后,会与人体内的正气相互作用。如果邪气性质与体内某一脏腑的正气相克(如寒邪侵袭阳气旺盛的脏腑),则邪气可能会更加猖獗。

例如,如果邪气侵袭了肺(属金),而金生水,那么当邪气影响到肾(属水)时,由于肾的相生作用,可能会促使邪气得到一定的制约,从而病情有所好转。如果邪气到达其被克制的脏腑时,病情会加剧。例如,火克金,如果肺(属金)受到火邪的侵袭,病情可能会更加严重。

当邪气影响到相生脏腑,并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时,邪气可能会因为相生脏腑的制约而不再继续肆虐,此时病情可能会趋于稳定或有所好转。

在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预后好坏之前,必须先通过诊察五脏的脉象来明确邪气的性质、部位以及脏腑的虚实情况。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准确地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包括何时会好转、何时会恶化,以及患者的生死预后。

肝经循行于两胁及少腹部位。因此,当肝脏出现病变时,患者往往会感到这两处区域有疼痛或不适感,且疼痛有时会向少腹(即小腹)部位放射。这种疼痛往往与肝气郁结、肝血瘀滞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人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当肝脏功能异常时,患者往往会出现情绪波动,如易怒、烦躁等。这是因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情志失调所致。

当肝脏虚损时,由于肝血不足、肝阴亏虚等原因,患者往往会出现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五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同时,由于肝气虚衰,患者还可能出现胆怯易惊、恐惧不安等情志异常表现。当患者在感受到自身虚弱后,会有一种想要通过补充营养或调理身体来恢复健康的需求或愿望。

“厥阴”与“少阳”是中医经络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厥阴经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而少阳经则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这些经络在人体内循行,与脏腑、组织器官紧密相连,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当这些经络中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如“气逆”时,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气逆,即气机升降失常,向上冲逆的病理变化。在厥阴与少阳经络中,气逆往往会引发头痛。这是因为头部的气血供应依赖于这些经络的畅通无阻,一旦气逆,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导致头痛的发生。

此外,气逆还会影响耳部的气血供应,导致耳聋不聪的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耳为肾之窍,但同时也与多条经络相连,其中就包括厥阴与少阳经络。因此,当这些经络中的气血运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耳部的功能。

颊肿则是由于经络中的气血瘀滞所致。当厥阴与少阳经络中的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在局部形成瘀滞,导致颊部肿胀。

对于这些症状的治疗,中医往往会采取“取血”的方法。这里的“取血”并不是指简单地放血,而是指通过针刺、拔罐等手法,刺激经络中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促使经络中的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从而缓解或消除头痛、耳聋不聪、颊肿等症状。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还为我们提供了治疗这些症状的有效方法。

胸中痛是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通常与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或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因素有关。胸痛表现为钝痛、刺痛或压榨性疼痛,严重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胁支满和胁下痛则可能与心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肝经气血不畅有关。在中医理论中,肝经循行于胁肋部,与心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心脏功能受损时,肝经的气血运行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胁肋部的不适感。

膺背肩胛间痛和两臂内痛则可能是心脏病变向周围组织的放射痛。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疾病有关。当心脏出现病变时,疼痛可能沿着神经分布区域向周围组织放射,导致这些部位出现疼痛感。

心脏功能虚弱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水液代谢失调,从而出现胸腹部肿胀、胁下与腰部相连的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心脏衰竭、心包积液等严重心脏疾病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它们与脏腑、组织器官紧密相连,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当人体出现疾病时,往往与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因此,通过针灸等方法刺激经络,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当疾病发生变化或加重时,需要采用更深入的针刺方法,即针刺郗穴并放血。郗穴是经络中的特定穴位,通常位于四肢的肘膝关节附近,是气血汇聚之地。针刺郗穴并放血,可以迅速排出体内的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从而缓解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是一种复杂而精细的医疗技术,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和经络状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配合医生的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脾作为后天之本,其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身重”是脾虚湿盛的常见表现。脾脏主运化水湿,当其功能减弱时,体内水湿无法及时排出,便会感到身体沉重、乏力。

“善饥肉痿”则反映了脾脏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虽然患者常常感到饥饿,但由于脾脏无法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肌肉便会逐渐萎缩,出现“肉痿”的症状。

脾虚导致的筋脉失养。脾脏不仅主运化水谷精微,还主四肢肌肉。当脾脏功能减弱时,四肢筋脉得不到足够的滋养,便会出现行动不便、抽搐等症状。

脾虚湿邪下注,阻滞经络所致。湿邪重浊、黏滞,容易阻滞气血运行,导致经络不通,从而引发疼痛。当脾脏功能虚弱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等症状。这是因为脾脏运化功能减弱,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滞留在肠道内,引发腹胀、腹泻等症状。同时,由于营养吸收障碍,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太阴”、“阳明”和“少阴”这三个概念。在中医理论中,它们分别代表了三条不同的经络系统,即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合称太阴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合称阳明经),以及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合称少阴经)。这些经络与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紧密相连,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指的是在治疗某些疾病时,需要选取太阴、阳明、少阴这三条经络中的特定穴位,通过针刺放血的方法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太阴经、阳明经和少阴经中的特定穴位,往往与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等密切相关。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并放血,可以迅速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缓解病痛,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肺脏作为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呼吸、免疫等多个方面。“喘咳逆气”是肺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肺主气,司呼吸,当肺脏功能受损时,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气喘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肺部炎症、感染或气道阻塞等因素有关。

“肩背痛”则可能与肺脏病变导致的经络气血不畅有关。在中医理论中,肺经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与肩背部位有密切的联系。当肺脏功能异常时,会影响到肺经的气血运行,从而导致肩背部位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汗出”则是肺脏功能异常时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由于肺主皮毛,具有调节汗液排泄的功能,当肺脏功能受损时,患者往往会出现异常出汗的症状,如自汗、盗汗等。

在中医理论中,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经循行于下肢外侧前缘,与下肢部位有密切的联系。当肺脏功能异常时,会影响到大肠经的气血运行,从而导致下肢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当肺脏功能虚弱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等症状。这是由于肺脏功能减弱,导致呼吸无力,气息短促,无法完成正常的呼吸运动。同时,由于肺与喉咙相通,肺脏功能虚弱还可能影响到喉咙的湿润和声音的产生,导致声音嘶哑、喉咙干燥等症状。此外,由于肺开窍于鼻,肺脏功能虚弱还可能影响到听力,导致耳聋等症状的出现。

中医对于肺病的描述不仅涵盖了肺部本身的病理变化,还涉及了与之相关的全身性症状。在治疗上,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采用宣肺理气、化痰止咳、补益肺气等方法进行调治,以达到恢复肺脏功能、缓解相关症状的目的。

在中医针灸学中,首先,“取其经”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指的是在治疗疾病时,需要选取与病情相关的经络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操作,以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太阴足太阳之外”中的“太阴”和“足太阳”分别指的是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合称太阴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这里的“之外”可能指的是经络的循行部位在体表的外侧,即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循行于人体的背部和下肢外侧,而太阴经则主要循行于上肢内侧和胸腹部。

“厥阴内血者”中的“厥阴”指的是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合称厥阴经)。这里的“内血者”可能指的是这些经络中的血液运行较为丰富或重要,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厥阴经主要循行于上肢内侧的中部和下肢内侧的后部,与心脏、肝脏等脏腑有密切的联系。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医生会选择相应的经络和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操作。例如,如果患者出现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可能会选取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进行治疗;如果出现腰痛、腿痛等膀胱经病症,可能会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如果出现心悸、失眠等心包经病症,可能会选取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

肾病的症状描述颇为详尽,且往往与人体其他脏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腹大、胫肿”是肾病常见的体征。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当其功能受损时,往往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从而出现腹部胀大、下肢水肿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肾脏的滤过功能和排泄功能异常有关。

“喘咳身重”则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肺脏受累有关。在中医理论中,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二者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肾脏功能受损时,水湿内停,上逆犯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从而出现喘咳、身体沉重等症状。

“寝汗出、憎风”则反映了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营卫不和。肾脏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同时也与人体的卫气生成有关。当肾脏功能受损时,卫气不足,营卫不和,患者往往会出现夜间盗汗、畏寒怕风等症状。

当肾脏功能虚弱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等症状。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减弱,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从而出现胸痛、腹痛等症状。同时,由于肾脏与情志活动密切相关,肾脏功能虚弱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情绪状态,导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症状的出现。

“少阴”通常与心、肾等脏腑相关,代表着阴液、精血等较为滋养、内敛的生理状态;“太阳”则与膀胱、小肠等脏腑有关,象征着阳气、卫气等较为外散、防御的生理机能。在中医理论中,这两条经络分别有着不同的循行路线与功能特点。

在治疗或调养过程中,需要针对少阴与太阳这两条经络的气血进行特定的操作或调整。这可能涉及到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调节这两条经络的气血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当然,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不同的医者对于同一病症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思路与方法。因此,“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这一表述,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以及医者的个人经验与见解来综合判断。

人人都能读懂黄帝内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我的本事可大了 连载中
我的本事可大了
小酥皖
大梦归离的小说,如果写错请抱歉
7.8万字4个月前
贺峻霖:小叔不好听,叫哥哥 连载中
贺峻霖:小叔不好听,叫哥哥
小羊奔奔
0.4万字4个月前
姜甜糖 连载中
姜甜糖
1020y
姜熠宸“这道题又错,想吃戒尺了?”谢南州“小姑娘不乖啊”
1.9万字3个月前
HP之HE 连载中
HP之HE
要睡了晚上
已签约西弗勒斯斯内普X原创男主(前期斯内普OOC是有原因的会在第二学年的假期解释)内含GGAD和犬狼(除此以外不拆官配)结局HE宝子们放心吧......
7.2万字2个月前
罪恶之影 连载中
罪恶之影
云岫SJZW
《罪恶之影》讲述了刑警队长李明带领团队侦破一起离奇命案的故事。一名年轻女性林晓被发现死于偏僻小巷,身上多处刀伤,现场线索寥寥。李明和队员们在......
1.2万字2个月前
(爱的誓言) 连载中
(爱的誓言)
超_382747768111884329
爱的誓言(战争片)国民党侦察处处长在一次战争中受伤掉下悬崖被一个苗族女孩封雪晴救了下来,两个人互相爱上了彼此,男人承诺一定会回来娶她的,因为......
0.8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