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点了点头,显然是非常赞同衙役的处理方式,可眼下正是炎夏时节,若是尸体长时间放置在驿馆,那驿馆肯定会充斥着满满的尸臭味儿,届时还怎能住人?正为难之际,就听若琳说道
蓝若琳(银晓静):包大人,咱们把他送回原籍安葬不就行了?
公孙策立即否决了他的提议
公孙策:若琳 ,我们连他姓甚名谁都不知晓,更别说他的原籍为何县何村了
蓝若琳(银晓静):也对啊······
众人一时间犯起了难,各自愁眉不展起来,包拯见状忙出声安抚道
包拯:公孙先生曾说过,那名男子不出两日便会醒来,如今这天气虽热,但应该也能放上个两三日,我们不妨等那名男子苏醒之后再做打算吧
公孙策十分赞同包拯的话
公孙策:大人说得极为有理,学生这就去查看尸体,验明凶器和他真实的死因
包拯:有劳公孙先生了
公孙策微微一笑,弯了弯腰,便去了尸体所在之处,展昭也想跟着一起过去,毕竟他和黑衣人交过手,亲眼见过他所使的刀是何样式
展昭(何家劲):大人,属下去看看公孙先生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包拯:去吧
若琳眼见着二人都走了,虽然他不愿意闻那尸体的气味,但自己一个人实在是太无聊,也说了一句
蓝若琳(银晓静):包大人,我也去看看
说完便跑开了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等等我啊
展昭故意放慢了脚步,头也不回地笑道
展昭(何家劲):我就知道你会跟着一起去
蓝若琳(银晓静):你是我丈夫,你去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
驿馆某处偏僻的角落,衙役们办事还算是妥帖,知道夏日尸体更容易腐败,特意将尸体放在了常年背阴之处,毕竟展昭和若琳闯荡江湖,过得可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只要别夹杂着腐败的味道就都可以接受
展昭(何家劲):公孙先生
蓝若琳(银晓静):公孙先生
公孙策刚蹲下身子,便听见两道略显兴奋的声音传来
公孙策:你们来了?
三人已认识多年,自然不用回首确认说话之人的身份,展昭近前低眸一瞧
展昭(何家劲):凶手真是刀刀致命,可谓是下了死手
公孙策:看上去是刀伤,伤口约莫有五尺长,这世上有如此长的刀吗?
蓝若琳(银晓静):五尺?
他忙从背后抽出了自己的蓝灵剑
蓝若琳(银晓静):我的剑也不过四尺长啊
展昭听见公孙策的话却是陷入了回忆,他忽地想起今日自己和黑衣男子交手时的情形,当时他的手里就挥着一把五尺长的大刀,更何况昏迷的男子也说过,都是他害死了眼前之人,那此人应是替他挡刀而死
展昭(何家劲):有
公孙策:展护卫可是见过?
展昭(何家劲):那名黑衣男子使的便是三尺长的大刀
公孙策:如此便可对得上了
为了谨慎起见,公孙策又比对着伤口的形状、深浅和长度,将刀的样式画在了纸上
公孙策:展护卫,他使的是这种大刀吗?
展昭接过纸来一瞧
展昭(何家劲):正是这种大刀
公孙策笑了笑,旋即将纸张叠了几下,放在了衣袖里
公孙策:我们走吧
三人遂来到花厅,向包拯禀报验尸结果,包拯倒是没有表现得十分惊讶,只吩咐让他们三人好生歇息,然后安心等待昏迷的朱武醒来,两日后,包拯正端坐于案前翻阅县令郭纯送过来的案卷,忽听马汉进来报
马汉:大人,那男子醒了
包拯当即扔下手中的卷宗,快步走到马汉跟前确认道
包拯:马汉,那男子当真醒了?
马汉:回大人,他刚醒不久,公孙先生他们都在房里守着他呢
包拯登时喜上眉梢,提步便往朱武的房间赶去,朱武的房间,包拯赶到之时,公孙策正温声询问他现在可还有不适之处,床前则站着展昭和若琳
包拯:公孙先生
公孙策:大人
公孙策见是包拯,忙起身笑着打了声招呼,展昭和若琳也躬身施了礼,包拯“嗯”了一声,急切地走到床前打量着朱武的脸色
包拯:你现在感觉如何?
朱武:已经好多了
接着就见他瞅着展昭感谢道
朱武:多亏这位大侠出手相救
说着说着眼泪竟流了下来,若琳平生最烦人哭,尤其对方还是个结实无比的汉子,见朱武一直流泪,满脸焦急道
蓝若琳(银晓静):你现在哭又有什么用啊,能为你死去的朋友报仇吗?
朱武一听眼泪顿时收住
朱武:他······他真的没救了吗?
众人点了点头,朱武刚刚收住的眼泪瞬时又倾泻了下来,若琳颇感无奈,正要再训斥他一番,忽地见他撩开被子就要下床,忙大声斥责道
蓝若琳(银晓静):你这是干什么?不要命了是吗?
公孙策在一旁也是急得不行
公孙策:你才刚醒,不适宜活动,你若是有什么需要,只管告诉我们便是
朱武却是不顾众人的劝阻硬要下床,只听他一面费力的穿鞋,一面有气无力的说道
朱武:我要去开封府找包大人······只有他才可以救他们
众人听了不禁面面相觑
众人:【这真佛就在眼前,何必还要去那遥远的开封府?】
包拯:本府正是开封府府尹包拯,你有何冤屈,尽管说来
朱武闻言满面震惊
朱武:【自己去开封告状的路上被人追杀,竟然被大名鼎鼎的包青天给救了?】
他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想着想着,竟然不住地摇起了头
朱武:不,你不是包大人,肯定是贾义找人假扮的
说着竟又脱鞋上了床,抱着被子缩在了床角
朱武:你们是坏人,都是坏人,我是绝不会跟你们再回那座荒山的
朱武说罢竟直接往墙上撞了过去,众人实在是阻拦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他又晕了过去
包拯:不知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竟害怕至此,唉,老火哦
公孙策忙俯身为他号了号脉
朱武:他只是晕了过去,并无大碍
包拯:嗯,还是等他伤情稳定些再说吧
又过了一日,朱武终于醒了过来,多睡的这一日让他的眼睛不似前一日的浑浊与无神,此时的他可谓是神采奕奕,他倚靠在床前,看着公孙策、展昭和若琳问
朱武:我看你们对我并无恶意,还三番两次地救我,难道你们真是开封府的人?昨日那人当真是包青天?
蓝若琳(银晓静):比黄金还真
朱武又看向公孙策和展昭,两人也冲着他点了点头,他的眼里瞬间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只见他拽着公孙策的袖子央求道
朱武:求您马上带我去见包大人,我有重大的冤情要同他说
公孙策上下打量了他一番
公孙策:你的身体可以吗?
朱武:我的身体当然可以啊
朱武说着还秀起了自己伤痕累累的臂膀,若琳却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公孙策的顾虑
蓝若琳(银晓静):公孙先生的意思是,你待会儿能撑住不晕倒吗?
朱武这才想起昨日自己的种种失态,脸不禁红了起来
朱武:今日不会了
驿馆花厅,身着常服的包拯端坐在主位上,满脸审视地望着朱武
朱武:草民朱武,叩见青天包大人
朱武一面说着一面就要下跪行礼,不料却被包拯拦了下来
包拯:你大病初愈,此处又不是公堂,坐着回话吧
朱武:多谢包大人
王朝和马汉随即抬进来一把木椅让其坐下
包拯:朱武,你头上的伤如何了?
朱武:回包大人,已无大碍
包拯这才步入正题
包拯:朱武,昨日你说要去开封府找本府申冤,你且将你的冤屈一一道来
朱武:是,草民姓朱名武,是阳武县朱庄村人氏
包拯听言有些吃惊,忙确认道
包拯:你当真是阳武县人氏?
朱武:草民祖祖辈辈皆在阳武,不敢欺瞒包大人
包拯:那死去的那名男子呢?
朱武:他叫马直,是阳武县马庄村人氏
包拯听了心中是既庆幸,又后怕,还好自己没有全城张贴画像,让人来认尸,否则那幕后之人早就被惊醒了
包拯:你接着说
朱武:是,包大人,这一切要从一个多月之前说起
据朱武所说,朱庄村原本是一个非常安静的村庄,村民们也都非常的朴实,人们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却也没有忍饥挨饿,大家皆是乐在其中。可这种安静祥和的生活却在某一日被一个叫贾义的富商给打破了,大家都不知道贾义是何方人士,亦不知他的名字是真是假,只知道他甚是有钱,大手一挥便在阳武县城区买了一套宅子,正当村民们议论纷纷时,贾义却找上了门,他找到村长,说自己已将村口的荒山买了下来,想招募一些村民去开垦荒山,工钱就按照阳武当地的行情来,村长自然是十分开心,眼前村民们正好有些闲散时间,若是能通过开垦荒山,赚些工钱,也算是贴补家用了,想及此,他忙召集大家聚在一起,告知他们这一好消息,村民们一听有工钱赚,工钱还可以,便都踊跃报了名,贾义得知这一消息开心不已,忙带着这帮人去开垦荒山,可现实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荒山到底是荒山,乱石和荆棘遍布,蚊虫亦是满天飞,惹得村民们是叫苦连连,连带着干活也懒怠了许多,不到五日,村民们便都退出了开垦荒山的队伍,贾义威胁道,若是现在退出,前几日的工钱一分都不会给,谁曾想村民们竟然连工钱都不要,嚷嚷着全都回村里避暑去了,这可愁坏了贾义,这可愁坏了贾义,他思来想去,觉得现在正是暑热时分,许是自己工钱给低了,他们才不愿意干,忙又将工钱提高了两成。贾义原本以为会有很多村民愿意参加,可到头来却只有十几个人报了名,那些人倒不是真的愿意出力气,只是他们家里实在是穷的无米下锅,又见工钱提高了不少,咬咬牙便又折返了回来,第二日,贾义便又带着这十几个人上了山,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位村民竟然在开垦荒山时意外挖出了一堆东西,其他人见状纷纷围了上去,有村民认出了那堆东西是珠宝!荒山的主人贾义自然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忙赶过来查看,发现是珠宝后便大声告诉村民们,这座荒山既然是由他买了下来,那山上开垦出来的东西都属于他所有,村民们听了只是嘿嘿一笑,大家铆足了力气开始挖山,企图挖出更多的珠宝来,果不其然,先后又有几名村民也挖到了珠宝,贾义忙冲上前,威胁他们快将挖到的珠宝交出来,可那几个村民却耍起赖来,死活不肯给,他本来想上去硬抢,可奈何村民们人多势众,自己只有一个人,怎能敌得过那么多人?思量再三,只得忍痛放弃珠宝,替那几个人结清了工钱,赶他们下山了。俗语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荒山上挖出珠宝这事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众人一开始还不信,纷纷去挖到珠宝的村民家查看,直到发现了珠宝,这才相信荒山上有珠宝这一事实。一时间,家家户户,但凡有男丁的,且禁不住诱惑的,皆趁着浓浓的夜色,扛起锄头上荒山挖珠宝去了,深夜里,就听到荒山上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正在这时,贾义一个人来到了荒山,他见这么多村民从自己的荒山上挖到了珠宝,心里是焦急不已,情急之下,他冲上前阻止他们继续挖取珠宝,还说这些珠宝应是归自己所有,不料却遭到了村民们的殴打,若不是贾义不停地告饶,他的小命怕是要保不住了,村民们看着他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向山下走去,皆是满面得意,然后继续挖掘起珠宝来,没过几日,整座荒山便被挖得面目全非,满山的狼藉。在这几日里,贾义虽日日过来,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能为力,不过村民们却俱是开心不已,他们手捧着挖到的珠宝,乐呵呵地想着以后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有门路的村民甚至已经联系好了珠宝商,眼看着珠宝即将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可谁知那珠宝商还没有到,贾义却先带着衙门的人冲进了村子里
贾义:官爷,就是他们抢了我的珠宝
村民们本就惧怕官差,如今又听贾义如此说,吓得早已魂飞魄散,不过到底是村里人多,有胆大的村民辩解道
路人:贾义,你不要血口喷人,我们何时抢了你的珠宝
贾义:何时抢了我的珠宝?
贾义拿眼扫了一圈围着的村民,随即从衣袖里拿出了荒山的购买凭证
贾义:你们可看好了,这座荒山本就属于我,当然也包括这山上挖出的所有东西,既如此,你们不顾我的阻拦挖取山上的珠宝并占为己有,那就是明目张胆地抢
为首的捕头李杰听了贾义的一番话,竟也十分气愤
李杰:赶紧把那些珠宝交出来,若是不交,你们就等着蹲大狱吧
原本就感觉有些理亏的村民们被李杰的威胁之语吓得面如土色,只一瞬的工夫,他们便四下散开,往自己家狂奔而去,奔跑过程中,隐隐约约听见有人问旁边的人
路人:真的要把珠宝都交出来吗?
路人B:现在咱们还是保命要紧,什么珠宝不珠宝的,命都没了,拿什么去享受荣华富贵
不过一炷香的工夫,村民们便又都聚集在了村口,双手还捧着光灿灿的珠宝,村长朱睇虽然没有上山挖珠宝,但还是挺身站了出来
朱睇:珠宝都在这里了,你们拿走吧
贾义忙上前检查珠宝的数量是否对得上,可刚瞧了一眼,便喊叫了起来
贾义:这些珠宝都是假的
李杰:假的?
李杰恶狠狠地瞪着眼前的村民们
李杰:你们竟然拿假珠宝来糊弄我?
村民们顿时慌乱不已
众人:【假的?怎么会?】
有村民出声质疑道
路人:贾义,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些珠宝怎么会是假的呢?
贾义:你们不相信我?
贾义满面的嘲讽,沉吟了半晌后,方才说道
贾义:既如此,那我就找个懂行的人过来
接着就见他对李杰说道
贾义:麻烦李捕头派人去城里请一下周梦华
路人:周梦华?是珠宝商周梦华吗?
贾义:是
李杰点了点头,随手便指了一名衙役,让他进城去请了,人群中有一人小声嘟囔道
路人:我联系的珠宝商也是周梦华
路人B:真的?
路人:你和他是熟识吗?
路人B:只是之前去过他的铺子,有过一面之缘
听着二人的谈话,村民们的心中更是慌乱不已,只有贾义和那些衙役们仿佛未曾听见一般,竟然嘻嘻哈哈玩笑起来,不过半个时辰,衙役就把珠宝商周梦华带了过来
李杰:周梦华,你去看看这些珠宝究竟是真是假
李杰指着村民们手中的珠宝吩咐道
周梦华:是
方才说话的村民小声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路人:这个人就是周梦华
路人B:你确定?
路人:确定,而且我昨日拿着一串珍珠项链去找他了,他说是真的
路人B:没有——
男子乖乖地双手奉上了自己的珠宝,周梦华只瞧了一眼,便还给了他,男子直冲他使眼色
路人:周掌柜,它们都是真的吧?
周梦华却是不回答他,而是继续看其他村民们的珠宝,又过了许久,他才检查完毕,贾义和李杰齐声问道
贾义:周掌柜,这些珠宝是假还是真?
村民们都满眼希冀地望着他,可他接下来的话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直惊得村民们面如白纸
周梦华:这些珠宝,都是假的
话音刚落,就听道昨日去找过周梦华的村民叫嚷道
路人:怎么可能是假的?昨日我拿着珍珠项链去见你,你明明说是真的
一旁的贾义和李杰干脆双手抱在胸前,看起戏来
贾义:是吗?
周梦华走到了那名村民面前,伸手笑着说道
周梦华:那你把项链拿出来,我再仔细瞧瞧?
路人:拿就拿,明明是真的,还能变成假的不成?
村民把珍珠项链放在了他手上,只见周梦华拿起珍珠项链在手上摩擦了一番,接着就听到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周梦华:这珍珠项链的确是假的
那名村民瞬时大惊失色
路人:怎么会?昨日那珍珠项链你明明验了,说是真的
周梦华:昨日的珍珠项链的确是真的,今日我手中的这条也确实是假的
周梦华扫视了一圈围着的村民,见他们脸上既是震惊又是不敢相信
周梦华:你们不信是吗?你们都听说过庞娘娘的珍珠衫吧?
村民们点了点头
周梦华:既然听说过珍珠衫,想必你们也知道,珍珠衫一上身,纵是炎炎夏日也会感到清凉无比,你们且用这珍珠项链触碰一下自己,看看是否有清凉的感觉?
周梦华手持珍珠项链,逐次走到每个村民面前,让他们验证
路人:没有清凉的感觉,难道真是假的?
李杰:好啊你们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杰终于发话了,只见他用刀指着村民们骂道
李杰:你们这帮刁民竟真的敢用假珠宝来糊弄官府,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说,你们把那些真珠宝都藏在哪里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辩解道
路人:官爷,我们在山上挖的就是这些珠宝啊
其中的朱武壮着胆子回了一句
朱武:没准山上挖的就是假珠宝呢,官爷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杰冲上前,怒扇了他一巴掌
李杰:大胆,周掌柜都说了,昨日你们送去的珍珠项链是真的,为何今日却变成了假的?分明是你们把真珠宝都藏了起来,还敢在这里狡辩?
刚说完,就见贾义跌坐在地上嚎哭了起来
贾义:老天爷啊,这都是什么事啊,我花了那么多银子买下了荒山,珠宝都被人抢去了,抢去了不说,人家还以假充真,拒不承认,我真的是冤啊
村民们眼见贾义如此说辞,心中十分不忿
路人:贾义,你别血口喷人,我们何曾以假充真?
贾义闻言噌的一下站起身,似个泼妇一般嚷了起来
贾义:我血口喷人?你们在山上挖珠宝我可是看到了,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珠宝啊
村民们此时可真是百口莫辩,有伶俐的村民转身就要逃跑,不料却被眼尖的李杰瞧见了
李杰:拦住他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四散而逃,可李杰带来的衙役非常多,没多久,逃跑的人便都被抓了回来
李杰:把他们都带到县衙
贾义:李捕头,且慢
李杰:怎么?
贾义:我瞧着这珠宝的数目不对啊
李杰:既然是假的,数目对与不对又有何干系?
贾义:那万一有的人私藏真珠宝,却没有拿出假珠宝呢?
话一落地,那些没有拿出珠宝的村民们脸色剧变,李杰略一思索,便随手指了两个衙役吩咐道
李杰:你,你,跟着贾义去搜索这些村民的
衙役:是
果真,贾义又从一些村民家里搜出了珠宝,当然这也要多亏未挖到珠宝的村民朱狗子的主动检举
李杰:带走
村长朱睇和少数未挖到珠宝的村民们,只得站在村口,心情颇为复杂地望着他们的背影,此刻的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庆幸,村长叹了一口气,扭头看着朱狗子,语气十分地不好
朱睇:狗子,你好自为之吧
这朱狗子却是耸了耸肩
朱狗子:我只是实话实说,难道还有错了?
说罢便扬长而去,朱睇和余下的村民们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便各自返家了,到了县衙,县令郭纯当即升堂审理了此案,虽然众村民异口同声,说手中的珠宝即是前几日在荒山上所挖,绝没有调换,但珠宝商人周梦华和荒山的主人贾义坚称他们手中的珠宝为假,郭纯判令周梦华将珠宝折算成银两,让他们偿还,若是不能拿出足数的银两,便要在卖身为奴和入狱两者中间选其一,可这些村民们皆是朴实的农民,整日里靠着老天爷过日子,哪里去弄这许多银两?最终,所有的村民们都选择卖身贾府为奴,毕竟卖身为奴尚且有一定的自由,可若是入了大狱,过得是暗无天日的日子不说,何时能够出来都是个未知数,包拯等人听朱武讲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中皆是十分震惊
包拯:如此说来,你们所有的人都卖入了那贾府为奴?
朱武:是
公孙策却是觉得有些疑惑
公孙策:朱武,先前我替你诊脉之时,发现你的身体极差,身上甚至还有不少鞭打的痕迹,即便是入府为奴,主人也会提供吃穿用度,怎会对你们如此苛待?
说到这里,朱武的眼圈瞬间红了起来,只听他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回道
朱武:提供吃穿用度?公孙先生,您以为我们是入府负责浆洗打扫吗?
公孙策闻言一惊
公孙策:难道不是吗?
包拯:朱武,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们没有去贾府,而是去了别处?
朱武:包大人英明。我们签了卖身契之后,便被一群壮汉押到了那座荒山上,他们整日里逼我们劳作,稍有停歇,便会鞭打责骂。这样也就罢了,他们一日仅让我们吃一顿饭,还不管饱,唯一管够的便是水了
朱武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若琳听得是气愤不已
蓝若琳(银晓静):岂有此理,这天下还有没有王法了?
朱武却是满脸的无奈
朱武:我们既已为奴,是打是骂,全凭主人,就连官府也没有办法
在这种情形下,他还能如此理智,包拯倒是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包拯:朱武,他们既然监视如此严密,那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朱武便将自己和哥哥朱文一唱一和,助自己逃脱之事讲了出来,公孙策忽地想起为他擦洗伤口时的情形
公孙策:所以,你身上的伤有一部分是滚落山坡时导致的?
朱武:正是
包拯:你们倒是机警,那名死去的男子······
朱武的脸上瞬间装满了悲痛
朱武:包大人,草民逃出后实在无路可去,又想着此去开封路途遥远,便去马庄村投奔了好兄弟马直,他好心收留我,又将全部家当都给了我,助我一臂之力,可谁知半路遇到了刺杀,正在危难之际,他竟然冲出来替我挡了一刀······包大人,都是我害死了他啊
包拯:你要节哀
包拯也只能如此安慰于他,只是朱武的眼泪似乎有些收不住,良久之后,才见他情绪稳定了一些,展昭想起了黑衣男子,忙问
展昭(何家劲):朱武,你可认识那黑衣男子?
朱武:当时只顾着逃命,没有看清楚
展昭闻言甚是失望
包拯:【这可如何是好?】朱武,你想去开封府找本府申冤,可是觉得珠宝之事有疑?
朱武:回包大人,草民这些日子在荒山上做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只是草民颇为愚钝,一直也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包拯:想不出暂且就别想了,你重伤在身,还是好生休养要紧,张龙,带他回去
张龙:是
朱武忽地下跪磕头求道
朱武:包大人,您一定要把他们都救出来啊,求求您了,求求您了
包拯见他如此,不免心生悲悯之心
包拯:你快起来
包拯一面说一面看了一眼张龙,张龙立即弯腰将朱武搀扶了起来
包拯:你放心,若珠宝一事确实有诈,本府一定会为你们主持公道
朱武:多谢包大人,多谢包大人
说着说着,朱武竟又要下跪磕头,包拯忙拦阻道
包拯:不必如此多礼,快些回去歇息吧
朱武:草民告退
公孙策望着朱武离去的背影,笑着称赞道
公孙策:一看便是读过圣贤书的,礼数竟如此的周全
若琳想起自己识不得几个大字,有些无地自容,她扫视了一圈厅内的几人,叹了一口气
蓝若琳(银晓静):就我读书少
展昭(何家劲):你读书少还能处理那几十个账本,传出去谁信啊?
蓝若琳(银晓静):那是因为我勉强完成了学业,要是我没有完成学业,我肯定看不懂账本
包拯、公孙策和展昭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展昭问包拯
展昭(何家劲):大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包拯:如今黑衣男子的身份无从查起,不过本府认为朱武被刺杀定然和珠宝之事脱不了干系
展昭(何家劲):大人的意思是,可以从珠宝着手调查?
包拯:对,展护卫,你和若琳去找朱武问清楚朱庄村荒山的具体位置,而后设法查探清楚里面的情形
展昭(何家劲):是
蓝若琳(银晓静):是
包拯:公孙先生
公孙策:学生在
包拯:麻烦你去朱武所说的珠宝商那里打探一下虚实
公孙策:学生遵命
待他三人走后,包拯捋着胡子思考了一会子,随后便对着厅门口喊道
包拯:王朝,马汉
两人听后立即进了厅里
王朝:属下在
马汉:属下在
包拯:你二人随本府出去转转
王朝:是
马汉:是
于是,包拯等人分成三路,开始调查,朱庄村珠宝一案,朱武的房间,朱武虽感觉甚是疲累,但心中装着太多事,实在是无法安心歇息,只得靠在床头发呆,脑海里却是一遍遍地回放着近日以来发生的种种,他长叹一口气,心中是既懊悔又自责
朱武:【你说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何要上山去挖珠宝呢?到最后落得个卖身为奴的下场,自己虽冒死逃了出来,可哥哥却不知现状如何,也不知那群监视的人反应过来以后会如何打骂于他】
正想着,忽听有人敲门
公孙策:朱武,你睡了吗?
朱武:没有
朱武一面高声回了一句,一面去开门
朱武:公孙先生,展大人,若琳小姐
蓝若琳(银晓静):叫我若琳就好
朱武:若琳,你们三个怎么一起来了?快请进三人遂进了屋,落了座,
展昭率先开口问道
展昭(何家劲):朱武,你所说的荒山具体在什么方位?
朱武:城东南二十里处
朱武凭经验估算了一下路程
朱武:展大人,你要去荒山吗?
展昭(何家劲):嗯,包大人让我们去荒山打探一下情况
朱武闻言十分激动
朱武:我可以带你们去
展昭(何家劲):不行
展昭断然拒绝了他
展昭(何家劲):此时你还不宜现身
朱武:可是——
展昭直接打断了朱武的话
展昭(何家劲):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若是有机会,我们一定会设法打听令兄的情况
朱武这才放下心来,对于展昭的善解人意亦是万分感激
朱武:多谢展大人,若是见到家兄,还望您告诉他我的情况,免得他担心
展昭(何家劲):好,我一定代为转达
展昭笑了笑,便和若琳驾驶雷霆号往荒山奔去,公孙策看朱武仍是满面担忧,忙安慰道
公孙策:你放心,令兄他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朱武:多谢公孙先生吉言
朱武收起愁绪,问公孙策
朱武:公孙先生可是有事要问我?
公孙策:你可知周梦华开的铺子叫什么名字?
朱武沉吟了半晌后回道
朱武:好像是叫‘梦华珠宝铺
公孙策:好
公孙策起身就要走,却被朱武叫住了
朱武:公孙先生
公孙策疑惑地望着他,只见朱武走到床前,拿起自己替换下的衣服,又将衣服翻将过来,手一使劲,好似拽下了什么东西
朱武:公孙先生,给
公孙策看见他手中成色颇好的小玉坠,眼眸不自觉瞪大了些
公孙策:这是?
朱武见公孙策如此神情,便知他是懂行之人
朱武:家父临终前将它交给了兄长,说是家中祖传,此次冒险逃出,兄长趁乱之际,便偷偷把它塞给了我
公孙策:既如此,你更应该好好保管,为何要将它交于我?
朱武却是笑着解释道
朱武:公孙先生,此玉坠绝对是真品,兴许对您今日的珠宝铺之行有所用处
公孙策闻言恍然大悟,不禁对朱武开始另眼看待
公孙策:那我就收下了,用完之后,定当完璧归赵
朱武点了点头,公孙策站起身,抬腿就要走,忽地想起了马直的尸体
公孙策:朱武,如今马直已死,我们也已验明他的死因,尸体你想如何处理?是运回马庄村安葬吗?
朱武:他家中贫困,又自幼失去双亲,亲戚朋友都和他断了往来,想来并无人愿意扶灵,我想等此案了结之后,为他风光大葬,也不枉他对我情深义重,平白为我丧了命
公孙策微微一愣
公孙策:【朱武倒真是义气深重,只是珠宝一案何时能够侦破还尚未可知,这尸体该怎么处理呢?暂时先将尸体埋到乱葬岗?朱武肯定不会同意的,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朱武似是看出了公孙策的为难,忙提议道
朱武:公孙先生,我知道现在天气十分炎热,尸体若是长时间放置在驿馆不大合适,不如你们先将尸体埋在乱葬岗吧?等案子破了,我再将尸体移回马庄村安葬
对于朱武的提议,公孙策显然是有些意外
公孙策:我以为你会介意
朱武:如今正是案件侦破的关键时期,这点大局观我还是有的
公孙策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公孙策:好了,我去和包大人说一声,你好好歇息
驿馆花厅,包拯看见去而复返的公孙策问
包拯:公孙先生?
公孙策:大人
公孙策便将朱武的提议说给了包拯,包拯听后对他也是极为欣赏
包拯:难得他如此明事理,也罢,公孙先生,今日夜深时分,你挑选几个可靠的衙役,将马直的尸体运送到附近的乱葬岗,切记,一定要记住尸体埋藏的具体位置
公孙策:是,学生遵命
且说展昭和若琳出了驿馆,因为是开车,并未引人注意,朝着朱武所说的荒山奔去,行了约莫二十里路时,果然看见一座荒山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应该就是这里了吧?
展昭(何家劲):我们上去看看
若琳把车停在较为隐蔽的地方,悄悄地往山上走去,说是走,其实都快要手脚并用了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这陡坡不会是当初朱武坠落的地方吧?
展昭(何家劲):应该就是这里
不过陡坡虽然难行,对于展昭和若琳来说却是小菜一碟,很快他们便来到了山顶,他们悄悄地探出头,果真发现一群壮汉正监督村民们劳作,其中有一人还拿着鞭子抽打着村民的背部,口中还骂骂咧咧个不停
展昭(何家劲):果如朱武所说,村民们过得真是水深火热,纵使是卖身为奴,也不至于对他们如此虐待吧?
若琳心中更是愤恨无比
蓝若琳(银晓静):看我不去杀了他们
展昭(何家劲):若琳
展昭忙将他的身子摁了回去
展昭(何家劲):不要冲动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
展昭(何家劲):若琳,你杀了他们又如何?这些村民能脱了奴籍吗?贾义肯定还会派其他人过来,你杀得完吗?
若琳听着展昭的话立刻蔫了下来,展昭忙安抚道
展昭(何家劲):如今之计,只有彻底调查清楚珠宝之案的真相,才能还这些村民们一个自由之身,我们走吧
若琳又看了这些村民们好一会儿,方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展昭离开,到了山底,若琳问展昭
蓝若琳(银晓静):猫猫,我们要去朱庄村看看吗?
展昭(何家劲):嗯,我们可以装扮成路过的行人
展昭和若琳遂徒步至朱庄村,若琳看着眼前空荡荡的村庄,心里十分震惊
蓝若琳(银晓静):村里怎么没有人?不会都在荒山上了吧?
展昭(何家劲):按照朱武所说,村里应该还剩下几个人,最起码村长还在
正说着,一名老者走了过来
朱睇:你们是?
展昭(何家劲):老人家,我们一路疾行,正好经过此地,想向您讨碗水喝
朱睇看了二人一眼,说道
朱睇:请跟我来
展昭和若琳跟着他进了一处院子,老者让他们在堂屋安坐,自己则去屋内拿水壶
朱睇:喝吧
展昭(何家劲):多谢老人家
蓝若琳(银晓静):多谢老人家
二人齐声谢道,朱睇却只是摇了摇头,坐在凳子上,并不说话,展昭和若琳见状悄悄对视了一眼,其实他们心里都明白,朱睇为何有如此神情,可如今他们是路人,只得故作不知,展昭喝完水,抬头问道
展昭(何家劲):老人家,方才我们一进村,发现村中几乎无人,可放眼望去,村中的房屋并不少,怎会如此?
朱睇空洞洞的眼睛瞬间充满了哀伤
朱睇:一切都是因为村口那座荒山啊
展昭(何家劲):因为荒山?此话从何说起?
朱睇收了收眼中的哀痛,解释道,
朱睇:此村乃朱庄村,我是这个村子的村长,名叫朱睇
朱武条理清晰,几句话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非常清楚,展昭闻言看了一眼若琳,他的话和朱武所说并无二异,可见朱武并没有说谎,若琳忽地想起朱武曾经说过,村里还有一些人没有卖身为奴,遂问道
蓝若琳(银晓静):老人家,这村里还有其他人吗?
朱睇:有,只是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青壮年都已经卖身贾府为奴了
话刚落,就见一青年人走了进来
朱狗子:村长
还未等朱睇说话,就听他又说道
朱狗子:呦,家里有客人啊
展昭(何家劲):路过此地,特来讨口水喝
朱狗子:原来如此
朱睇忽地开口问男子
朱睇:你来找我有何事?
语气甚是不好,展昭和若琳不禁多看了朱狗子一眼,只见他笑嘻嘻地回道
朱狗子:瞧您说的,没事就不能来您家了?
朱睇:有事就快说,没事就赶紧给我滚出去
朱狗子:村长,您看那些卖身的村民们那么多土地,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帮他们种了,以后每年我都会给他们一些钱,您看如何?
朱睇:不如何
朱睇想都没有想,直接拒绝了他
朱睇:朱狗子,我警告你!你之前出卖村民的事情我姑且不计较,可若你趁他们不在,想强占他们的田地,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展昭闻言双眸微瞪
展昭(何家劲):【朱狗子?原来他就是朱狗子啊】
展昭看他的眼神不禁多了一抹轻蔑
朱狗子:村长,我哪有强占,不是说每年都会给他们钱吗?
朱睇却是一直摇头,不肯答应他
朱睇:你走吧,此事往后不要再提
朱狗子嘴唇动了又动,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若琳瞪着他远去的背影,气道
蓝若琳(银晓静):这朱狗子真是太过分了,出卖村民不说,竟然还想着强占他们的土地?
朱睇苦笑一声,转移了话题
朱睇:二位口还渴吗?
这是下了逐客令,展昭和若琳默契地站起身,告辞道
展昭(何家劲):打扰老人家了,我们有缘再见
朱睇目送着二人远去,心内却满是苦涩
朱睇:再见?不过是路人,怎会再见
且说公孙策奉包拯之命,去珠宝商人周梦华那里打探情况,周梦华不愧是阳武县有名的珠宝商人,随便找人一打听,便知道了梦华珠宝铺的所在,公孙策站在铺子门口,细细向里打量着,心中暗暗叹道
公孙策:【客人如此之多,不愧是阳武县第一大珠宝铺】
他打开紧握着的手,看了一眼静静躺着的玉坠,随后便迈进了珠宝铺
公孙策:掌柜的
公孙策一进门便高声喊道,等了半晌却是无人回应,公孙策摇头叹了口气,只得自己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安静地等着,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大堂里的人才少了一些,眼尖的伙计终于看见了公孙策,忙跑到他跟前弯腰道起了歉
伙计:不好意思啊,客官,让您久等了,今日人实在是太多了
公孙策只是笑了笑,脸上没有丝毫的怒气
公孙策:没关系
伙计见他并不生气,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的状态也松弛了一些
伙计:客官来我们珠宝铺是?
公孙策右手往衣袖内掏了掏,随后手心里便多了一个玉坠
公孙策:麻烦贵铺帮我看一眼,此玉坠究竟是真是假,能卖多少银两?
伙计看见公孙策手中的玉坠,眼睛顿时一亮
伙计:客官请稍等,我去叫我们掌柜的过来
说罢转身就跑向了后堂,公孙策看着他如此之急切,心中不免冷笑道
公孙策:【方才那么多客人,都没见他如此着急,看来这玉坠果然是真货】
他又低头瞧了一眼玉坠,小声嘟囔道
公孙策:玉坠啊,玉坠,今日可全都靠你了
没过多久,伙计便回来了
伙计:客官,我们掌柜的有请
公孙策:不在大堂吗?
伙计:我们掌柜的说后堂更安静一些,能静下心来鉴定玉坠的真假
公孙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公孙策:那刚才那些人怎么不见你请进去?
伙计:嗐,他们拿来的东西一看就是假货,都不用我们掌柜的出马
公孙策:是吗?看来你也颇懂珠宝啊
伙计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忙伸手向后堂道
伙计:客官,请跟我来
公孙策见他不回答,便没有再继续追问,只将玉坠握在手里,跟着他往后堂走去,后堂其实就是一间比较大一些的房间,远远地就看到一个人站在门口迎接,伙计低声解释道
伙计:这就是我们掌柜的,您叫他周掌柜就行
公孙策:周掌柜?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珠宝商人周梦华?
伙计:正是
说着二人就来到了周梦华跟前
周梦华:客观
公孙策:周掌柜
周梦华对着伙计吩咐道
周梦华:你先下去吧
伙计:是,掌柜的
进了屋,落了座,周梦华问公孙策
周梦华:敢问客官如何称呼?
公孙策:鄙人姓孙,您叫我孙先生就行
周梦华:好,孙先生,可否将您的玉坠交于我看看?
公孙策便将玉坠递给了他,眼睛却是一直观察着周梦华的神情,只见他接过玉坠后,面上先是一喜,眼睛更是黏在了上面,不过那份惊喜却是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惋惜和遗憾
周梦华:孙先生,我很遗憾地告诉您,这玉坠是假的
公孙策:假的?
公孙策满面的不可置信
公孙策:怎么可能?这可是我的祖辈传下来的,已经传了好几代了
周梦华耐心地解释道
周梦华:孙先生,看您的样子就知道您读过一些书,既是读过书,那您就应该知道,玉的真假和传了多少代并没有任何关系
公孙策:我明白,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
公孙策故作难过的神情,却无意间瞥见周梦华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忽地冷呵一声
公孙策:【这玉坠是假的,你就这般开心?】既如此,那我就回去吧
公孙策说着就站起身,来到周梦华的跟前,伸手想把玉坠要过来,周梦华却是握着玉坠,不肯给
周梦华:此玉坠既是假货,孙先生何必还要拿回去?不如我给你十两银子,你卖于我,如何?
公孙策闻言直直地望着他,反问道
公孙策:既是假货,那周掌柜还买它做什么?
周梦华闻之一愣,他没有想到公孙策会问得如此直白,不过很快他就想好了说辞
周梦华:此玉坠看起来甚是精巧,若是摆在铺子里,肯定会有不少人愿意出钱购买
公孙策满眼意味地看了他一眼,心中对周梦华此人已然有了数,只见他坚定地摇头道
公孙策:这玉坠虽是假的,却是家中祖传之物,我是绝不会卖的
更何况这玉坠本就不是他的,怎能擅自做主将它售卖呢?若是真的卖给了别人,那可真的是犹如大海捞针,不知去何处寻找了,周梦华见公孙策如此说,不好强买强卖,只得将玉坠交给了公孙策,口中却仍是不死心地说道
周梦华:孙先生日后若是反悔了,随时可以来找我
公孙策:当然
公孙策接过玉坠,又小心翼翼地将它放于袖中,便匆匆地离开了后堂,大堂的伙计见公孙策出来,忙迎了上来
伙计:客官要走了?和我们周掌柜谈得如何?
公孙策难过地回道
公孙策:周掌柜说玉坠是假的
伙计:假的?
伙计下意识喊出了声
伙计:不对啊,它明明是真的啊
说完却见他捂住了嘴,似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公孙策:你刚才说什么?这玉坠是真的?
伙计:没……没有……是我一时口误,您不要当真
公孙策:是吗?
公孙策满脸的意味深长和不肯相信,伙计见公孙策如此神情,忙打起了哈哈
伙计:当然是啦,在阳武县珠宝这一行当,我们掌柜的可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他既然说玉坠是假的,那就是假的
找补完竟直接送起了客
伙计:客官请慢走,以后一定要常来啊
公孙策尴尬笑了笑,最后还是问出了自己心中所想
公孙策:伙计,你干这一行当多少年了?
伙计:有十几年了
公孙策趁势追问了一句
公孙策:那你鉴定珠宝的本领应该也不差吧?
伙计:那是,我们掌柜的不在时,都是我代其鉴定珠宝的
公孙策满意地点了点头
公孙策:多谢伙计,再见
说罢便扬长而去,伙计盯着公孙策离去的背影,悔得都咬破了自己的嘴唇伙计:【这位客官也太狡猾了些,总是有意无意地套他的话,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玉坠明明是真的,掌柜的为何要说它是假的呢?他不会是又要打什么歪主意了吧?】
想着想着,伙计竟叹了一口气
伙计:【自己跟着掌柜的,虽说月银不少,掌柜的也从未亏待过他,可他那爱指真为假、以假乱真的毛病,自己是真的看不惯,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若是选择离去,还能到哪里找待遇如此丰厚的工作呢?】
阳武县城的某街道,包拯带着王朝马汉正悠闲地逛着,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看着街两旁满脸喜悦的商贩,不禁赞道
包拯:看来郭纯把阳武县治理的还不错,本府先前真是误会他了
王朝:百姓们脸上的表情骗不了人
忽地嗅到一股诱人的香味,包拯循着香味望过去,见是一个小小的街边卖面的摊位
包拯:人还不少,走,咱们去尝一尝
包拯坐定后,对着老板说道
包拯:老板,来三碗面
接着又对王朝马汉吩咐道
包拯:你们也坐下来吧
王朝:属下不敢
马汉:属下不敢
包拯:此刻我们只是普通的百姓,不必在意那些礼节,快坐下吧
二人这才一左一右坐了下来,只是神情依然很是严肃,包拯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不一会儿的工夫,老板便端上来三碗面
老板:三位客官,请慢用
包拯:多谢
包拯原本并不觉得饿,只是想尝几口便罢,谁曾想这面是越吃越香,不知不觉碗便见了底,老板一直是眼观六路,见后忙跑过来笑着问
老板:客官,还需要再来一碗吗?
包拯笑着摆了摆手
包拯:不用了,已经吃饱了
老板:三位是外地人吧
包拯:老板好眼力
包拯扫了一眼四周的摊贩,赞道
包拯:这街上真是热闹
老板:确实是热闹,尤其是李捕头来了之后,街上的混混一夜之间全都不见了踪影,我们虽是纳闷不已,但没了地痞流氓的骚扰,总算是可以安心做生意了
包拯:这李捕头竟有如此能耐?他是何方人氏?
老板却是摇了摇头
包拯:连李捕头都如此为民着想,那郭大人更是爱民如子吧?
老板突然愣住了
老板:【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呢?】
包拯:难道郭大人不是个好官?
老板思考了半晌,方才回道
老板:也不是
只见他先是抬头扫了一眼四周,见无人注意这边,方才弯腰低声解释道
老板:我们这个县令他其实是个贪官,普通老百姓不惹上官司还好,只要一惹上官司,若是不送点银子给他,轻则挨上一顿板子,重则蹲大狱,更有甚者还会刑讯逼供,所以我们平时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否则啊,一次官司就能让我们倾家荡产
包拯一听是怒从心中起
包拯:岂有此理
面摊的老板被包拯这一声吓得腿有些酸软
老板:客官,您······
路过的百姓们闻声也齐刷刷看向他们这边,以为客人和老板发生了什么冲突,如此多的注目礼让包公瞬间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语气有些过于严厉,忙转换了语气
包拯:不好意思,失礼了,老板,你方才所说可是确有其事?
老板呆呆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悄声道
老板:此事仅限你知我知,还请客官不要让第三人知道此事是由我所说,否则我将会面临牢狱之灾
包拯看着他谨小慎微的神情,答应道
包拯:好,我答应你
老板这才放下心来
老板:三位还需要加面吗?
包拯询问似得看了一眼王朝马汉,二人均摇了摇头
包拯:不用了
说罢便起身离去,身后的马汉将一锭银子放在了桌子上,也紧跟着包拯离开了,老板拿眼一扫,发现竟给多了,忙喊道
老板:客官,还没找零呢
只见马汉向后挥了挥手
马汉:不用了,就当买消息
老板微笑的摇了摇头
老板:看来今日是财神爷光顾我了
包拯等人又闲逛了许久,明里暗里地和许多人打听过,众人的说辞和面摊老板大同小异,一旁的王朝接话道
王朝:有几个百姓会喜欢这种官?
包拯:他身上的问题恐怕不止这些
包拯的脸上却尽是严肃,他抬头望了眼天色
展昭(何家劲):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去吧
王朝:是
包拯等人回到驿馆时,公孙策、展昭和若琳已经在花厅候着了
公孙策:大人
展昭(何家劲):大人
蓝若琳(银晓静):包大人
包拯点了点头,接着在他们的脸上扫视了一圈
包拯:看来你们今日收获不浅?
公孙策:是
展昭(何家劲):是
蓝若琳(银晓静):是
包拯:公孙先生先说吧
公孙策:学生遵命
公孙策将今日梦华珠宝铺之行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公孙策:学生带着朱武家祖传的玉坠去了珠宝铺,店铺的伙计将我请到了后堂,周梦华见了玉坠先是眼前一亮,而后却突然变了脸,竟然说这玉坠是假的,学生正要转身离去,他却提出要用十两银子买下玉坠
龙游天下之包青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