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荷没有回成王府,而是带着彩云和紫菱进宫了。
“玉儿来了,来,快到皇爷爷这儿来。”
皇上依旧住在凤和宫,此刻正在和皇后对弈。
“皇爷爷!”玉荷“哒哒哒”地跑了过去,一头撞到皇上怀里。
皇上抱起玉荷,在手里掂了掂。
“又壮实了些。”
“皇爷爷,我想问你个问题,我们国库里有多少钱?”
皇上一愣,看了一眼皇后。
“臣妾告退。”皇后很识趣地带着宫人走了。
安平公公也出去了,殿内只剩下祖孙二人。
皇上看着玉荷的眼睛,问:“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今天我偷偷出府了,我看到街上有很多乞丐,还有很多老人,他们头发都白了,可还在外面摆摊。我想让他们能吃饱穿暖,不用这么辛苦。”
皇上捻着胡须,看着怀里只有三岁大的奶娃娃,心里在不停计较。
良久,皇上方才出声。
“皇爷爷给你算一笔账啊。我们赵国北边是匈奴,匈奴年年骚扰,所以赵国北边需要很大一支军队,赵国的东边是中山国,他们和我们的关系也很不好,动不动就打过来,那里也需要一支军队。我们的钱大部分都在养军队。
皇爷爷也知道赵国现在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但皇爷爷也没有办法,赵国只有这么多钱。如果把这些钱发给乞丐贫民,那就没有钱养军队了。没有军队,我们赵国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国家灭了。国破家亡,你懂是什么意思吗?”
“我懂。”玉荷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我去过藏经阁,看了一些书,这些我都懂。皇爷爷,是不是中山和匈奴不再打我们,我们就不需要军队,那我们是不是就有钱可以养百姓了?”
“谈何容易!”皇上仰天长叹,“赵国有兵无将,中山士兵凶猛,匈奴兵强马壮。”
“皇爷爷,今年的税款收得上来吗?”
“今春雪灾,各地都在哭穷,没有人愿意担当钦差去收税款。”
“皇爷爷,我有一个办法。”玉荷在皇上耳边耳语了一阵。
皇上不可思议地看着玉荷。
玉荷狡黠一笑,“这个法子虽然不太光彩,但是合情合理,皇爷爷敢保证每位官员都是两袖清风吗?当初吞进去的如今就让他吐出来,只是这人选,还要皇爷爷自己斟酌。”
玉荷从皇上怀里滑下来,微微福了身子。
“皇爷爷,我先去玩了,午膳时间再来叫我。”
玉荷出了凤和宫的大门,带着在殿外等候的彩云和紫菱,一起往藏经阁去了。
藏经阁是赵国收纳典籍文书之所,位于皇宫的东南角。
太史一职负责掌作典册、主修国史,下有御史,主保管文书负责记录。
踏进藏经阁的大门,满室书香气扑面而来。
“郡主好些日子没来了呢。”说话的男子大概三十的年纪,一脸书卷气,将繁重的官袍穿出了清尘的滋味。
太史王典,王家人,是皇后的母族兄弟。
“王太史,好久不见。”玉荷笑着打招呼。
她自小在后宫长大,无聊时就偷偷溜到前朝,经常来藏经阁看书。
虽然皇爷爷教过她几个字,但许多书她都看不懂。幸好遇到了王太史,他教自己识文断字。如今她大概可以认清藏经阁所有书籍的字,都是王太史的功劳。
“王太史,我现在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但有些字我不懂意思,你能不能什么时候教教我?”
“这可不行,这阵子我要编修国史,恐怕没有时间教你。这样吧,我给你一本书,你回去慢慢看,再有不懂的记录下来,以后再来问我。”
王太史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墨蓝色书皮的大书,“这是《尔雅》,里面解释了很多字的意思,你拿回去慢慢看吧。”
玉荷接过书,险些拿不动。
“太沉了。”
王太史眨了眨眼,“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呀!你自己去玩吧,我还有事。”
玉荷抱着《尔雅》,带着彩云和紫菱回凤和宫了。
正好开膳。
皇上一脸慈祥,“刚让人去找你,你自己倒过来了,又上哪儿疯去了?咦,你手里抱着的是什么?”
“是王太史给我的书。”玉荷抱着书上前,“皇爷爷,你觉得这书怎么样?”
皇上接过书,看了看,不禁点头。
“《尔雅》,是本好书,你看看也好。王太史?我记得是王家人。”皇上看向皇后,“皇后,你娘家人不错。”
皇后含笑应下。
用过午膳,玉荷抱着《尔雅》回成王府。路上,彩云几次想从玉荷手中接过书,都被她拒绝了。
终于回到悠然居,玉荷将《尔雅》往桌子上一扔,用力地甩了甩手臂。
“我力气太小了,不行,我得练练力气。彩云,紫菱,从今天起你们和我一起看这本书,一天一页,有不懂的就问我,听明白了吗?”
三天后,皇上下旨,任命北武侯为钦差,前往各地收集税款。念在北武侯劳苦功高,所收税款只须上交白银十万两,余者悉数赏赐给北武侯。
这道旨意一出,各方势力暗潮汹涌。成王府依旧如常,成王该干嘛干嘛,反正朝堂上的事跟他没关系。
北武侯不负众望,在年节当日把十万两白银送到了皇上手中,之后上奏,言己病须静养。皇上也立马表态,送了一堆赏赐到北武侯府。
人人都知道,往年各地税款平均是十万两白银,但今春雪灾,税款收不收得上来还不一定。皇上这道旨意明显是让北武侯自掏腰包充当税款。所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北武侯即使心里不愿意,也必须拿出十万两白银来。
当官儿的有几个是不贪的?众人心照不宣,说是让北武侯自己掏银子,实则是让他把之前吞进肚子里的都吐出来。
只是,皇上政策怀柔,自然不会有如此凌厉的作风,也不知是何人出的主意。
玉荷听说这些的时候一笑而过,她不怕有人怀疑到她头上来,因为说这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儿想出来的计策,谁信?
税款的事解决了,玉荷可以放心练功。这些日子天冷,丝竹管弦一直窝在屋里不出来,就连一日三餐都是小丫鬟送去的。
玉荷不禁感叹,可真不是个称职的细作啊。
天气回暖的时候,玉荷已经把《尔雅》看了大半,丝竹管弦也终于舍得离开被窝了。
而成王妃也空闲了下来,隔三差五地来悠然居。
为了西厢房的秘密不被发现,玉荷只得小心再小心,尽量夜深人静后练功。
还好成王妃免了晨昏定省,不然玉荷可起不了那么早。
玉荷四岁生辰后的第十天,西厢房的细石子儿终于换成了绣花针。
乱世魔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