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北朝时翩然起舞的飞天,到元末时以身试险的万户,再到如今“嫦娥四号”飞向月球之背,中华民族步步探索,不断开拓未知之境。宇宙如是,人生亦然。
探索未知之境,人们可以抵达深山那边的花团锦簇,可以望见汪洋那边的光怪陆离。但是,探索未知的路途并非康庄大道,需要人们用突破禁锢的勇气斩断沉重的镣铐,用不惧风雪的信念对抗残酷的失败,用持之以恒的毅力止住退缩的步伐。唯有此,人生的航途才会在惊涛拍岸中一路高歌,人生的汪洋才会在步步探索中浩瀚无垠。
勇气为桨,逆流而上。史铁生写道:“它有无限的阻障,我有无限的跨越阻障的向往,它是命定之规限,我是舍命之狂徒。”诚然,想要踏破未知与有知之间的阻隔,就须有舍命狂徒般的勇气。当真理般的地心说盛行了两千余年,青年哥白尼踏入未知之境,在权贵的威胁中仍坚持日心说;当法拉第首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却遭到了人们“无用之功”的嘲讽,但他仍然向未知更深处驶去,最终发明了奇迹般的发电机。勇气就是寻向未知时的船桨,在惊涛骇浪中仍然让我们逆流而上。
信念为帆,乘风破浪。在探索未知之境中,谁不是历经坎坷、风雨之后见彩虹?世人皆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光鲜亮丽,却鲜有人提青蒿素实验三百余次失败的沉重打击;世人皆知孙家栋使北斗系统闪耀于太空之上,却鲜有人知一年之内发射失败了四次的巨大压力。人们在探索的旅途中总是遍体鳞伤,但依然有人在苦痛中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最终成功抵达未知之境。正如泰戈尔所写的那样:“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毅力为船,遨游汪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们若想抵达未知之境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岁月漫长的洗礼,经过时光冗杂的打磨。请君见,“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任新民,将毕生心血投入新中国的航天工程,随着“东方红1号”的成功发射,他带领中华儿女抵达了又一个未知之境;“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历经十六载闯入棉花领域的未知之境,他培育出的新品种高产棉花造福了广大棉农。持之以恒的毅力是通往未知之境的船只,载着人们遨游无边无际的人生汪洋。
若我们伏身于暴风的脚下瑟瑟发抖,倒在滂沱的雨点中自甘堕落,向往未知却又半途而废,那我们就永远无法抵达雨过天晴中的未知之境。作家王小波曾言:“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我辈身为青年,就应鲜衣怒马探索人生的未知之境,在这段坎坷绚烂的人生逆旅中唱出嘹亮的青春之歌。
发光的灵魂与孤独的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