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嫔吓得赶忙跪下,求饶道:“皇上恕罪呀,臣妾实在是没瞧见小公子在此处,一时不慎才冲撞了,还望皇上开恩呐。”她低着头,身子微微颤抖,心里却暗恨自己今日这莽撞之举没拿捏好分寸。
皇上脸色依旧阴沉,冷哼一声道:“哼,你身为后宫妃嫔,走路竟如此莽撞,若是佑儿有个好歹,你十条命也赔不起。”说罢,他心疼地查看佑儿有没有受伤,见孩子只是受了点惊吓,并无大碍,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苏瑶听闻消息也匆匆赶来,见此情形,赶忙上前将佑儿抱在怀里,轻声安抚着,眼中满是担忧与后怕。她看向宁嫔,目光中带着几分冷意,虽说这宁嫔口口声声说是不小心,可苏瑶心里明白,她怕是故意为之。
皇上看着苏瑶怀中的佑儿,心中思忖着,这孩子在宫中也生活了些时日了,虽有自己的庇护,可没有个正经名分,日后难免还会遭人算计。当下,他便对着苏瑶说道:“熹妃,朕寻思着,佑儿在宫中也该有个正式的身份了,如此,旁人也不敢再随意欺辱于他。”
苏瑶心中一喜,忙应道:“全凭皇上做主,若能给佑儿一个名分,那自是再好不过了,臣妾感激皇上隆恩。”
回宫之后,皇上便召来大臣们商议此事。朝堂之上,众大臣听闻皇上要给一个捡来的孩子赐名分,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觉得此举不妥,毕竟这孩子出身不明,贸然赐名分纳入皇室,恐遭天下人非议;而有的大臣则揣摩着皇上的心思,站出来说道:“皇上仁慈,这孩子既已在宫中生活许久,又深得皇上喜爱,赐个名分也是情理之中,况且皇室恩泽深厚,收一养子,正彰显皇上的胸怀呀。”
皇上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各执一词,沉声道:“朕意已决,这佑儿乖巧聪慧,朕视如己出,朕既为这天下之主,收一养子又何妨,至于那些流言蜚语,朕自不会放在心上。”
见皇上这般坚决,大臣们也不敢再多做阻拦,便开始商讨起具体该赐予何种名分。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封佑儿为郡王,赐名“瑞郡王”,还为他在京城划拨了一处府邸,待他成年之后便可出宫居住,同时安排了诸多才学之士入府教导他学识礼仪。
旨意一下,整个后宫乃至京城都知晓了此事。苏瑶得知后,喜极而泣,抱着佑儿说道:“佑儿呀,往后你便有了名分了,可要好好争气,莫要辜负了皇上对你的一片厚爱呀。”佑儿虽年纪尚小,却也似懂非懂地点着头,奶声奶气地说道:“娘亲,佑儿会乖乖的。”
容妃在宫中得知这个消息,气得将桌上的物件又摔了一地,对着身边的丫鬟大骂道:“那熹妃还真是好手段,竟让皇上给那野孩子封了郡王,这往后还不得骑到咱们头上来了,本宫咽不下这口气。”丫鬟赶忙劝道:“娘娘,如今皇上对那瑞郡王宠爱有加,圣旨已下,咱们可不能再冲动行事了呀,还是暂且忍耐为好。”
宁嫔也是满心的嫉妒与不甘,可经过上次冲撞佑儿被皇上斥责的事,她如今是再也不敢轻易造次了,只能暗暗在心里谋划着,想着等日后寻到合适的机会,再给苏瑶和那瑞郡王使绊子。
而苏瑶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虽佑儿如今有了名分,可她越发谨慎起来,每日都会亲自教导佑儿读书识字、为人处世之道。佑儿也十分争气,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诗词文章一学就会,那些教导他的先生们都夸赞不已,常对皇上说这瑞郡王日后定是个栋梁之才。
皇上听闻更是高兴,时常会将佑儿接到宫中,亲自考校他的学问,还带着他一同骑马射箭,培养他的武艺。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了几年,瑞郡王佑儿已然长成了一个眉清目秀、知书达理的翩翩少年。一日,宫中举办盛宴,邀请了诸多王公大臣
锦绣宫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