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包拯前往王府,向康王提起十八年前的邓宁旧案时候,对方明显不愿多聊。
没等包拯多问什么,康王爷就大怒下了逐客令。
可值得一提的是,康王爷说自己昔年只是奉先皇旨意,查办邓宁,他也不知道证明谋反的证据是什么。
包拯:倘若只是奉旨查办,是有可能不知道。
公孙策:听大人所言,当年他是被迫将至交好友抄家灭族,对此事他似乎依然耿耿于怀?
包拯:想必是如此,否则他也不会事态忘仪,将本府赶出王府。
晨曦:那没准是因为他做贼心虚呢!
公孙策:如今先皇已逝,康王爷又自称对证据一无所知,如此一来,当年邓宁究竟是罪有应得,还是含冤负屈,就不容易查清了。
包拯:也不尽然,至少可以确认,当年的确是先皇下旨查办。至于是否冤枉了他,还得想出其他办法查明真相。展护卫为何不在府中?
晨曦:阿昭去悦来客栈找郎云了。
毕竟是十八年的旧案,询问与案件有关联之人 ,或许能发现其他线索。
郎云:展大人,你的来意是什么?
展昭:你我虽然从未谋面,不过我却听说二十年前,你以飘忽不定的落叶刀法在江湖上闯出了名号。
郎云:那是江湖朋友们对我的抬爱。落叶刀法,在我失去这条右臂之后,就在江湖上绝迹了。
展昭:那虽是江湖上的遗憾,并无损于落叶刀法的威名。
郎云:你不会是专程来夸我的刀法吧?
展昭:展某只是不明白,像你这样的江湖人,怎么会跟侯爷来往密切,而且还建立深厚的友谊?
郎云:那么南侠展昭又怎么会成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跟随包大人呢?
展昭:我相信,你已经知道原因。
郎云:将心比心,殊途同归,侯爷礼贤下士,豪气干云,我也是出自对他的敬佩之心。
展昭:隐忍了十八年,还念念不忘帮他平反,如果只说是出于对他的敬佩之心,恐怕难以让人信服,这其中必定有其他原因。
士为知己者死,若不是邓宁与郎云有极深的渊源与情义,他又岂会如此?
见展昭刻意询问,郎云也没有隐瞒,道出昔年邓宁对他有救命之恩,且平易近人,所以两人以好友论交。
展昭:安邦侯的胸襟气度的确不凡。
郎云:现在你应该明白,我为何要替他平反了吧?
展昭:我明白。
郎云:你还想问什么?
展昭:既然当年朝廷以勾结江湖势力之名判侯爷谋反之罪,却又为何没有将那些江湖人列为追缉的对象,甚至连你也没有?
郎云:那赵德刚他不敢!
展昭:为何不敢?
郎云:如果与江湖人密切往来就可以定罪,那么赵德刚本人更该被定罪!
那赵德刚自己就招揽了江湖人当属下,若是真的追缉那些江湖人,无异于是给他增添大麻烦。
展昭:此话怎讲?
郎云:赵德刚常去侯府,几乎每个去过侯府的江湖人都与他有过接触,甚至包括我。
展昭:这一点又如何证实?
郎云:用不着求证,当年陪着他带兵去抄家的毕朋,就是其中一个。
讽刺可笑的是,那毕朋当年还是安邦侯引荐给康王爷的。
小影有话说:小影努力码字中,求鲜花金币鼓励哟~~😘
综影视之晨曦的成神之路(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