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云离开后,晨曦请白玉堂帮了个忙。
白玉堂:让客栈里的人盯着郎云?你怀疑他有问题?
晨曦: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为了报仇不择手段之人,万一他没了耐心胡来,指不定惹出麻烦,所以麻烦你盯着点。
白玉堂:行,没问题,反正悦来客栈是我们的地盘。
不少江湖人都会选择悦来客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获得不少消息。
这也是陷空岛五兄弟出岛时不算多,却能对江湖大事知晓与了解的主要原因。
开封府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之一,就是去公孙策的房间喝茶聊天,以往只有展昭夫妇和艾虎,今日白玉堂也来凑热闹了。
晨曦:艾虎,你在想安邦侯是否真的冤屈?
艾虎:对啊!一个被封为侯爷的人,为什么还想要通敌造反?难道他想当皇帝不成?
展昭:十八年前的事谁知道?
艾虎: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查呢?
晨曦:谁说没查?阿昭和白小五都已经放消息请江湖朋友去调查了。
白玉堂:十八年前的事,悦来客栈正在整理和查询,也会在迎宾往来时旁敲侧击一番,应该很快就会有回音。
展昭:大人明天去大理寺,查当年的案底。
艾虎:为什么要去大理寺?
公孙策:因为邓宁是侯爷,当年的案底只会留在大理寺。
艾虎:那公孙先生您去查什么?
公孙策:我?我跟你一样暂时没什么事可做,只有等大人和两位护卫查完之后,一起研究。
两天后,江湖朋友所调查的消息就传回了开封府。
展昭:江湖传言,邓宁生性豪迈,交友广阔,有不少江湖人也曾经是侯府的常客。江湖朋友如有危难之时,一定仗义相助,所以有小孟尝之称。
包拯:如此说来,所谓勾结江湖势力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晨曦:江湖人对谋反的事,应该不会插手,这个说法在江湖人几乎是无人相信。
公孙策:当年邓宁被抄家灭族,想必有不少江湖人物被牵扯在内,江湖上又是怎么说的?
晨曦:怪就怪在这里。
公孙策:怎么说?
展昭:当年与邓宁来往密切的江湖人,就像郎云所说的一样,并没有被朝廷列为追缉的对象。
公孙策:勾结江湖势力,是指控他谋反的主要原因,却又为何不追究?
若是真的谋反,不应该拔萝卜带泥,通通查清楚,以绝后患吗?
包拯:这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展昭:大人,大理寺对此案有何说法?
包拯:本府请他们调出当年旧案,却只见奉旨查办与结案覆旨这两项记载,全案的内容,完全只字未提。
展昭:为何如此简单?
公孙策:有些涉及皇家的案件,为了避免影响声誉,往往会以奉旨查案并结案,内情如何,恐怕外人极难知晓。
晨曦:确定不是为了掩盖某些事?
展昭:陈年旧案,再加上连先皇都已经不在人间了,这件案子的确难查。
包拯:如今,唯一还有可能解开这谜团的,恐怕只剩下一个人,康王爷。
眼下这情况,还是必须去康王府一趟,才能发现一些端疑。
小影有话说:小影努力码字中,求鲜花金币鼓励哟~~😘
综影视之晨曦的成神之路(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