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辞赋
超小超大

第四章 河西惊变

霜降日的烽火染红了陇右道的天空。

尉迟宁指尖划过河西舆图,朱砂在凉州方位晕开血渍。三日前飞马急报:突厥五万狼骑突破石城戍,守将崔衍的首级被挂在贺兰山阙。

"依《军防令》,当遣使持节督战。"裴言辞的螭纹玉珏压住阵亡名录,"然河西节度使张守珪拒交兵符,称需五政堂联署敕令。"

尉迟宁的护甲重重叩在沙盘:"张节度使要的恐怕不是敕令。"她展开染血的狼头旗,旗角残缺处露出河西军印纹路——与冷宫刺客的刺青严丝合缝。

五更鼓未歇,紫宸殿已聚齐五政堂。永徽帝的左手被宦官托起,在《调兵疏》上按下指模。宗正寺卿尉迟衍却突然掷印:"河西张氏乃太祖赐姓,无实罪不可擅动!"

"那就请老大人看看这个。"裴言辞掀开木匣,腐臭扑面。匣中战马残骸的蹄铁裂痕,与东宫旧档记载的太子坐骑如出一辙。

御史大夫郑嵘的象牙笏板突然断裂。尉迟宁捕捉到他袖口闪过的金线——这是三皇子府死士的标记,五年前曾出现在马场毒料中。

"报——"羽林卫撞开殿门,"凉州军械库炸毁,三千弩机尽毁!"

尉迟宁的九鸾金钏突然脱腕,金丝缠住郑嵘咽喉:"御史台半月前的勘验牒文,可是郑大人亲批的'甲械完备'?"她甩出的火漆印鉴滚落龙榻,永徽帝的右眼突然暴睁。

裴言辞的量尺横在郑嵘颈间:"《永徽律·诈伪》第十八条,欺瞒军情者绞。"尺端机关弹出的钢针,正抵住郑嵘耳后易容面具的接缝。

撕拉声里,露出突骑施人特有的黥面。尉迟宁的金簪已刺入他喉结:"说!河西军械送往何处?"

垂死挣扎的刺客突然咬碎毒囊,黑血喷溅在《调兵疏》上。尉迟衍的玉笏突然钤印:"老臣附议发兵!"

寅时,玄武门点将台燃起十二座烽燧。尉迟宁的玄铁鱼符与裴言辞的铜虎符严丝合扣,枢密院掌印官唱出百年未闻的敕令:"着镇国公主持节,河西道黜陟使裴言辞监军,率神策军三万..."

"慢!"河西驿马冲破晨雾,马背上的血人高举鎏金匣:"节度使呈...传国玉玺残片!"

尉迟宁劈手夺过玉匣,残片缺口正与五政堂铜符契合。裴言辞突然擒住信使右臂,撕开的皮肉下赫然烙着东宫暗卫的朱雀纹:"太子殿下果然留有后手!"

河西舆图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尉迟宁望着玉玺残片上的血渍,忽记起永徽五年春,太子兄长的指尖血曾渗入她掌心:"宁儿,若见朱雀泣血,当开武德殿暗阁..."

三万铁甲出长安那日,尉迟宁的马车拐进废弃东宫。武德殿蛛网密布的梁柱间,她按太子所授九宫格开启暗阁。尘封的密匣中,半枚染血的河西军符,正与张守珪手中的残符纹路相接。

裴言辞的掌心突然覆上她的手:"臣潜伏河西三年,等的便是此刻。"他扯开衣襟,心口旧疤竟是用朱雀纹遮掩的黥印——这是太子暗卫统领独有的标记。

尉迟宁的袖箭却未收回:"裴相既为东宫旧部,可知此物?"她亮出的狼牙箭镞,与五年前贯穿太子咽喉的凶器完全相同。

"此乃河西军特制的破甲箭。"裴言辞突然折断箭身,露出内芯的突厥纹钢,"当日刺客故意留此证物,就是要嫁祸张节度使。"

暮色吞没陇山时,尉迟宁的帅旗已插上凉州城头。张守珪呈上的不是兵符,而是半卷《东宫起居注》:"太子薨前三日,曾密令彻查河西军械司。"

残卷在火把下显出暗文:"军械图泄于永徽四年腊月,经手者郑..."血渍模糊了姓氏,但尉迟宁已掀开郑嵘的墓冢——本该下葬的尸首,竟变成突厥巫师的皮囊。

子夜突袭石城戍的战役中,尉迟宁的金丝软甲被狼牙箭贯穿。裴言辞徒手折断箭杆时,发现箭羽的隼翎纹样——与淑妃枕下的密信印章完全相同。

"原来是她..."尉迟宁在血泊中冷笑,望着河西皓月,"传令!全军佩戴孝巾,为太子殿下...复仇!"

宁辞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无瑜 连载中
无瑜
寤鸢
月光从她身上抚落一地的凄凉,她却从中生出熊熊烈火,灼烧一切。若有天命,她定要胜他三分。
2.8万字4个月前
仙霖传 连载中
仙霖传
风落秋寒
以武侠世界为背景,增加仙侠元素
2.7万字4个月前
改变景泰帝的命运 连载中
改变景泰帝的命运
欣雨遇熙
历史类穿越篇,想象好结局
8.6万字4个月前
三两风月 连载中
三两风月
孤城困山
六十年前,一场兄弟阋墙的人间惨剧,改变了南北格局。摄政王晏潇领兵北伐一路打到上京临湟府,却因被背叛身殒河北居庸关外。不甘的孤独魂灵飘荡在人间......
2.5万字1个月前
清穿之祥瑞皇太孙瑞宝 连载中
清穿之祥瑞皇太孙瑞宝
淼丹
天道和六圣以及麒麟族族长和长老宠爱的麒麟幼崽投胎到成为大清太子胤礽嫡子的故事。
2.7万字4周前
逐鹿赋 连载中
逐鹿赋
风起青
在大梁国的北郡边境,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西川王悍然反叛,率领二十万大军一路东征,直抵大梁国边境,北郡上七城在叛军的铁蹄下只剩下北......
2.0万字1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