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元:奥陶纪(古生代)
时间来到大约4.8亿年前:
在生命演化的漫长历程中,海洋始终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舞台。
此时的海洋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岁月的洗礼下,一个全新的生命纪元拉开了帷幕——奥陶纪生命大辐射。
这一期间,将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相比于寒武纪,该时期的动物规模也增加了数倍,软体类动物开始蓬勃发展,并时刻上演着生死对决。
三叶虫家族依旧存在,且它们的装甲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然而,它们的那些对手也变得更为强大恐怖,比如体长可达9米的触须巨兽房角石——是后来章鱼和乌贼的祖先。
房角石,堪称海洋中的六边形战士,它们拥有独特的捕猎技巧,即使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也能利用敏锐的触觉轻松捕获猎物。
这种有着巨大触手的生物,是头足类王朝的代表,它的出现,开启了头足动物的辉煌王朝,为海洋世界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壮丽的色彩。
房角石那数不清的触手,每一条都比人类的手指还要灵活。对于三叶虫来说,这些触手就如同索命的绳索,使它们再次陷入危险的境地,成为了猎物。
曾经,海洋中有奇虾这样的强大猎食者,而如今,房角石的出现让危险再次升级。
面对升级的危险,三叶虫们惊恐万分,只能拼命逃离。
理论上,只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三叶虫就能保全性命。可这仅仅只是理论,房角石如此聪明,怎会不知道迂回包抄?
这种智慧的巨型猎食者,长着如剪刀般锋利的嘴巴,能够轻易撕开最坚固的护甲。凭借这些出色的特质,房角石无疑就是那个时期的海底收割机,成功击败了奇虾,牢牢掌控着海洋霸权,成为那个时代新的海洋霸主。
然而,在这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一种新生命悄然诞生——有一种生物,它们的模样看起来十分奇特,仿佛是个“惊讶”的表情包——永远处于一种吃惊的状态,这就是阿兰达甲鱼。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物种初来乍到,它便是世界上第一批拥有脊椎的早期鱼类——星甲鱼。此时的它们,尚未演化出颚部,只能靠吸食他人的剩饭剩菜、残汁剩羹维持生活。
星甲鱼、阿兰达甲鱼尽管生活在不同的海域,不过,它们的出现注定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拥有全新的内骨骼,使自身变得迅速而敏捷。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它们拥有了世界上第一条脊椎。
虽然看似微不足道,然而,这条脊椎赋予了它们非凡的游动能力,让它们变得灵敏迅捷。而且,这些最早的脊椎动物,就像是生命演化长河中的星星之火,将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的出现埋下伏笔。
只是,这个时期的“人类始祖”,还处于漫长旅程中的起始阶段。不过终有一日,它们会演化出所有的其他脊椎动物。
时间来到大约4.6亿年前:
陆地植物也开始了它们的进化之旅,藓类植物成功进化出了木质素,这一神奇的物质,使得植物有了长得更粗壮高大的潜力。
为了争夺阳光,它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场惊心动魄的植物大爆发就此拉开了帷幕。
但生命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月有阴晴圆缺、潮有涨伏跌落一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长达两千多万年的万物蓬勃发展之际,生物史上第一次大灭绝事件降临了。
地球迎来了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奥陶纪大灭绝。
时间来到大约4.45亿年前:
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骤然下降六成,地球失去了温室气体的保护,就像脱掉了地球的保暖外衣,气温瞬间进入到极端模式。
这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浅海区域迅速降温并开始结冰,全球超过一半的面积被冰层覆盖,地球进入了持续近200万年的冰河时代。
对于那些习惯了温暖水域的生物来说,这无疑是灭顶之灾,海洋仿佛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冰棺,奏响了生命的悲歌,无数生命被无情地冻结其中。
这片曾经喧闹的水域,成了“居民”的葬身之地,美丽妖娆的冰晶纹路之下,变成了万物的坟场。
陆地也好不到哪里去,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超过半数的地球表面被冰雪覆盖,这一冰冻时期持续了近二十万年,直接导致85%的生命消逝。
幸运的是,在这种绝境下,仍然有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生物逃过一劫,比如作为房角石近亲的鹦鹉螺等,它们选择向深海区域迁移。
与此同时,头足动物也在不断进化,它们进化出多种形态,粗壮的身体让它们不再畏惧深海的水压,从而使生命的火种在艰难困苦中得以延续。
时间来到大约4.44亿年前:
噩梦总有醒来的一天,在大冰冻的100多万年后,全球的气温开始慢慢回升,一场极其华丽的大熔化宣告开始了。
冰层中显现出久违的蓝色脉络,这预示着冰河时代的终结。这场大融化持续了数千年,一半以上的冰川消融,地球再次恢复了那迷人的湛蓝色。
浅海区域又变得适宜居住,这对于蛰居深海的动物来说,是个重新登陆上岸的绝佳时机。其中,头足动物率先行动,游回浅海,地球开始进入了生命复苏的志留纪时期。
华夏万万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