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海风裹挟着咸涩气息,朱允炆站在里斯本城堡的城墙上,望着港口内悬挂着大明龙旗的商船,心中感慨万千。自来到殖民地,他凭借出色的谋略和果敢的决策,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大明律法与葡萄牙旧俗相互交融,商贸繁荣,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在众多追随者的簇拥下,朱允炆宣布建立大燕王国,虽尊大明为宗主国,却也拥有了独立的统治权。消息传回大明,朝堂上下议论纷纷,李承乾陷入沉思,虽对朱允炆的举动略有不满,但念及他在海外开疆拓土,也未过多追究。
然而,大燕王国的崛起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警惕。法国国王路易十二,野心勃勃,妄图称霸欧洲大陆,将目光投向了富饶的大燕王国。他以大燕王国侵犯法国贸易权益为由,集结了一支由重装骑兵、长枪兵和弩手组成的大军,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向大燕王国边境逼近。
烽火在大燕王国北部边境点燃,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里斯本。朱允炆紧急召集谋士和将领商议对策。“法兰西此次来势汹汹,其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我们不可小觑。”一位留着花白胡须的葡萄牙老将皱着眉头说道。
朱允炆目光坚定,扫视众人:“虽敌强我弱,但我大燕王国也绝非任人宰割。我们要发挥本土作战的优势,坚壁清野,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向大明和周边国家求援。”
于是,大燕王国一边组织军队在边境要塞进行抵抗,一边派遣使者前往大明和西班牙、英国等国。使者抵达京城,向李承乾呈上朱允炆的亲笔信,信中言辞恳切,请求大明出兵相助。李承乾召集内阁大臣商议此事,兵部尚书认为:“大燕王国虽已独立,但仍是我大明藩属,若坐视不理,不仅有损大明威望,还可能让其他藩属国寒心。”
最终,李承乾决定派遣一支水师,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前往欧洲支援大燕王国。与此同时,英国和西班牙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决定出兵相助,牵制法国。
法国军队在边境遭到大燕王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进展缓慢。大燕军队依托城堡和地形,用火炮和箭矢一次次击退法军的进攻。但法军凭借数量优势,逐渐逼近大燕王国腹地。
就在局势危急之时,大明水师抵达欧洲海域,与英国、西班牙的舰队会合。三国舰队对法国的海上补给线发动了突袭,切断了法军的物资供应。朱允炆得知后,立即下令大燕军队全线反击。
在陆地战场上,大燕军队与英法西联军里应外合,对法军展开了猛烈攻击。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法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开始节节败退。
经过数月的激战,法军损失惨重,路易十二被迫求和。在签订的和约中,法国承认大燕王国的主权,并赔偿了大量的战争赔款。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大燕王国在欧洲的地位,也彰显了大明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朱允炆在战后,进一步加强了与大明的联系,同时积极发展国内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大燕王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大明京城,李承乾在关注欧洲局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国内新的挑战。一些地方官员趁机贪污腐败,导致民怨沸腾,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