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遗憾】
(一)民国茶馆
1932年,北平。
云清坐在广德楼茶馆的角落,台上年轻的说书人一袭青衫,醒木一拍,正说到《三国》里关羽走麦城。
"那关二爷横刀立马——"说书人眉眼清俊,尾音拖得极漂亮,像一把锋利的刀,划破满堂寂静。
云清指尖的茶盏微微一顿。
像,太像了。
——三百年后那个叫周九良的相声演员,连皱眉的神态都一模一样。
说书人下场时,她故意遗落一方绣着青蛇的帕子。
他拾起来追到门口,却见长街寂寂,唯有月光如水。
(二)战火隔断
后来她常去听他说书,却从不搭话。
直到那日,说书人喝得微醺,在后台拦住她:"姑娘总来,可是认得我?"
云清刚要开口,城外突然传来炮火声。
——卢沟桥事变爆发了。
混乱中她被人群冲散,再回茶馆时,已人去楼空。
桌上留着一本《三国》话本,扉页写着。"若重逢,请君听我说全本《群英会》。"
(三)未完成的约定
1949年,云清在香港戏楼再见他。
彼时他已改行唱粤剧,画着浓重的脸谱演《帝女花》。
散戏后,她在后台摘下他的头冠:"周先生还记得北平的《群英会》吗?"
他怔忡良久,苦笑着摇头:"嗓子毁了,说不了书啦。"
那晚维多利亚港的月色格外凉。
云清最终没告诉他——
自己曾在战火中寻他半世纪,甚至逆转时空救过他三次。
(四)遗憾的轮回
2018年,德云社后台。
周九良摆弄着新买的三弦,随口问:"云姑娘第一次听我说相声是哪场?"
云清望着他眼下那颗痣——和1932年那个说书人如出一辙。
"封箱场,《黄鹤楼》。"她撒谎了。
窗外飘起雪,像那年北平未送出的帕子上绣的雪青色暗纹。
小青蛇问:"为何不告诉他前世之事?"
云清摩挲着泛黄的《三国》话本:
"有些初见,注定是遗憾。"
"就像关羽终究没走出麦城。"
"而我和他的故事,永远差着一世圆满。"
——直到三千年后某天,周九良突然在台上现挂:
"话说东汉末年,有位女娲后人,总爱听关云长走麦城…"
台下第一排,云清的茶盏再次泛起涟漪。
岁岁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