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已是上上签】
(一)茶馆·惊鸿一瞥
民国初年,北平。
云清坐在广德楼二楼雅座,指尖闲闲拨弄茶盖,听着台上年轻的说书人侃侃而谈。
他穿一袭灰布长衫,眉目清朗,醒木一拍,声音清润如玉——
话说那关云长单刀赴会,青龙偃月寒光一闪——”
尾音未落,窗外忽地一阵风过,吹熄了台边的烛火。
满堂昏暗里,唯有说书人腕间一枚青玉扳指,在阴影中泛着微光。
云清指尖一颤,茶水溅在袖口。
——那枚扳指,是她三百年前送给一位书生的。
(二)战火·失约
后来她常去听他说书,却从不露面。
直到那日,他在后台拦住她:“姑娘总来,可是认得我?”
云清还未答,城外炮火骤起。
——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
混乱中,她被人潮冲散。再回广德楼时,只寻到他留下的一本《三国演义》,扉页题着:
“若重逢,请君听我说全本《群英会》。”
(三)香港·擦肩
1949年,她在香港戏楼再见他。
彼时他已改唱粤剧,画着浓墨重彩的脸谱演《帝女花》。
散戏后,她摘下他的头冠:“周先生还记得北平的《群英会》吗?”
他怔了怔,苦笑着摇头:“嗓子毁了,说不了书啦。”
那夜维多利亚港灯火如昼,他送她到码头,忽然问:“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云清笑而不答,只将一枚铜钱塞进他掌心:“保重。” (四)今生·德云社
2018年,北京。
周九良在后台调弦,抬头见云清倚门而立,手里捧着一本泛黄的《三国演义》。
“云姑娘也爱听评书?”
她翻开扉页,露出那句跨越八十年的题字:“更爱听《群英会》。”
周九良莫名眼眶发热:“奇怪,这字迹像极了我小时候……”
窗外忽落急雨,茶香氤氲中,云清轻声念出当年未说完的话:
“相逢已是上上签,何须遗憾未团圆。”
小青蛇问:“这一世,可要与他相认?”
云清望着台上说相声的周九良,他正现挂一句:
“诸位可知?关公当年单刀赴会,其实有位女娲后人暗中护驾——”
台下第一排,她指尖的铜钱突然发热,正面“天下太平”,背面“相见欢”。
——原来三千年的等待,不过是为了这一世,他在台上,她在台下,共听一场圆满。
岁岁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