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太阳的人》
【一】冬至
北京的冬天来得又急又冷。
周九良裹紧大衣,站在德云社后台的走廊里,呵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成一小团雾。他刚结束一场演出,嗓子有些哑,手里攥着保温杯,热水已经凉了大半。
走廊尽头,云清正倚在窗边晒太阳。
她穿着件米白色的高领毛衣,长发松散地垂在肩头,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她身上,像是给她镀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她手里捧着一本书,指尖偶尔翻动书页,安静得像幅画。
周九良走过去,在她身旁站定。
"看什么呢?"他问。
云清抬头,琥珀色的眸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透:"《本草纲目》。"
周九良笑了:"你还研究这个?"
云清合上书,指尖轻轻点了点书脊:"冬天晒太阳,补钙。"
"……"
"还补爱。"她补充道,眼里带着狡黠的笑意。
周九良一愣,随即耳根发烫。他别过脸,假装去看窗外的枯树枝:"胡说八道。"
云清也不反驳,只是往旁边挪了挪,给他让出半扇阳光:"站过来点。"
——如果人心不能温暖你,至少阳光可以。
---
【二】暖阳
周九良发现,云清格外喜欢晒太阳。
三庆园的二楼有个小露台,冬天晌午的时候,阳光正好。云清常常抱着一本书,或者端着一杯茶,在那儿一坐就是大半天。
有时候周九良排练完,会去露台上找她。
"你不冷吗?"他问。
云清摇头,指了指自己的毛衣:"羊绒的。"
周九良:"……"
她总是这样,明明活了不知多少年岁,却会在这种小事上露出几分孩子气的得意。
某天下午,周九良带着一把三弦上了露台。云清正闭着眼睛小憩,阳光落在她的睫毛上,映出细碎的光影。
他轻手轻脚地坐下,拨了拨琴弦。
云清睁开眼:"《阳关三叠》?"
周九良点头:"练了半个月。"
琴声响起时,露台上的绿植似乎都舒展了几分。云清靠在藤椅上,听着听着,忽然伸手接住了一缕阳光。
"周九良。"她轻声说,"你这曲子,比太阳还暖和。"
——有些温暖,不需要言语。
---
【三】寒夜
腊月里最冷的那天,周九良发起了高烧。
他裹着厚厚的被子,额头上贴着退烧贴,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孟鹤堂来看过他,给他带了粥和药,叮嘱他好好休息。
夜里,他睡得迷迷糊糊,忽然觉得有人坐在他床边。
"……云清?"他哑着嗓子问。
"嗯。"
房间里没开灯,只有窗外的月光淡淡地照进来。云清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指尖冰凉。
"还难受吗?"她问。
周九良摇头,又点头。
云清叹了口气,忽然掀开被子一角,躺了进来。
周九良瞬间僵住了。
"别动。"云清按住他的肩膀,"我身上凉,能帮你降温。"
确实凉。她像一块温润的玉,贴在他滚烫的皮肤上,舒服得让他忍不住喟叹。
"你这样……"周九良声音沙哑,"不合规矩。"
云清轻笑:"我活了这么多年,早就不讲规矩了。"
月光下,她的眼睛亮得惊人。周九良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跳声大得恐怕整个房间都能听见。
——最冷的夜里,最暖的陪伴。
---
【四】春信
病好之后,周九良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晌午,只要没演出,他一定会去露台上晒太阳。
有时候云清在,有时候不在。
在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喝茶、看书,或者他弹三弦,她安静地听。不在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坐着,想想活,想想词,想想她。
立春那天,云清带来了一盆小小的多肉。
"送你。"她把它放在露台的栏杆上,"它喜欢阳光。"
周九良看着那株嫩绿的小植物,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它的叶片:"它叫什么?"
"就叫'晒太阳的人'吧。"云清笑着说。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周九良忽然觉得,这个冬天,似乎没那么难熬了。
——天冷的时候,记得多晒太阳。
——补钙,也补爱。
岁岁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