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安茶肆
天宝七年的长安,西市最热闹的茶楼里,说书人正在讲《长恨歌》。
"这杨玉环啊,祸国殃民,死有余辜!"一个满脸横肉的屠夫拍桌骂道。
邻座的书生立刻反驳:"荒谬!她不过是个可怜女子,真正误国的是..."
云清坐在角落,指尖轻轻摩挲着青瓷茶盏。茶汤里映出窗外飘落的槐花,也映出茶客们涨红的脸。
**「开元二十八年春,我亲眼见过那个跳《霓裳羽衣曲》的少女。**
**她踮脚旋转时,眼里的光比骊宫的夜明珠还亮。」**
楼下突然传来胡姬的歌声,盖过了争执声。那旋律像极了当年梨园里的伴奏,只是再没人记得原词。
(二)民国照相馆
1936年,上海霞飞路的照相馆里,云清正在整理相册。
穿貂皮大衣的太太指着新拍的合影:"把我眼角的皱纹修掉!还有这腰身..."
与此同时,隔壁弄堂的纺织女工攥着皱巴巴的钞票:"师傅,能把这张全家福修清楚些吗?我弟弟...只剩这张照片了。"
暗房里,显影液渐渐勾勒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沪上冬雨最寒那年**
**同一个暗箱**
**有人想抹去岁月**
**有人想留住永恒」**
云清多给了女工一张底片,却听见太太在门外抱怨:"这么慢!知道我家先生是谁吗?"
(三)现代直播间
2023年,某网红餐厅的打卡墙前。
"宝宝们看这个角度!是不是超有氛围感?"举着自拍杆的女孩不断调整姿势,"等下记得给我P瘦点啊!"
三米外,环卫工人正蹲在墙角吃盒饭。他的老年机突然响起铃声——是女儿发来的语音:"爸,今天发工资了,给您转了五百。"
云清站在光影交界处,看着手机屏幕和盒饭同时反射的阳光。
**「癸卯年夏至**
**同一片阳光**
**有人用来调滤镜**
**有人用来晒咸菜」**
服务员过来收餐盘时,不小心碰倒了工人的热水瓶。内胆碎裂的声音,被淹没在网红们的欢笑声中。
(四)后台化妆间
周九良对着镜子卸妆,突然问:"云老师,您说观众到底喜欢什么?"
"有人爱你的板正,有人嫌你太闷。"云清帮他取下发簪,"就像..."
窗外传来争吵声。两个姑娘为了"谁更懂相声"正吵得面红耳赤,手里举着同样的应援手幅。
**「三千年观戏心得:**
**台上演的是悲欢**
**台下看的是自己」**
她突然吹灭化妆台的蜡烛。黑暗中,镜子反而映出更清晰的轮廓。
(五)
子时的古董店里,云清擦拭着一面唐代铜镜。
镜面模糊处,隐约可见当年唐玄宗题的诗句。背面却刻着工匠女儿的名字——那是个因制作"不合规"而被处死的少女。
**「最有趣的造化弄人:**
**历史记住的是用镜人**
**镜中映出的是制镜魂**
**而镜子本身**
**始终沉默」**
晨光微曦时,她将铜镜放回博古架。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架上所有器物都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场跨越千年的皮影戏。
---
岁岁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