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日,国庆假期第一天。
孙宇明蹲在摊位前给芹菜剪根,不锈钢盆里的清水映着他笔挺的中山装。父亲孙广林站在梯子上,往老槐树上挂红绸,树皮上的“龙观”刻痕被染成喜庆的红。
“宇明,”刘福贵拎着串鞭炮晃过来,“婚车都准备好了,七辆货车全喷了红漆,比张胖子的冷链车气派多了!”
孙宇明抬头,看见市场主干道上停着一溜货车,车斗里摆满盆栽菊花,金黄的花盘在秋风里摇晃:“老刘,你把夜市的菊花全搬来了?”
“必须的!”刘福贵拍着车头,“咱卖菜的婚礼,就得用咱自己的货——驾驶室还放了捆带刺的黄瓜,寓意‘快生贵子’!”
老周从粮油区过来,怀里抱着袋芝麻糖:“思晨她妈刚到,在华联门口等呢,说要看看咱的‘星级摊位’。”
孙宇明擦了擦手,中山装袖口沾了片芹菜叶:“我爸把摊位收拾了三天,连电子秤都用红布盖着。”
上午九点,迎亲车队从市场出发。刘福贵的货车打头,车顶上绑着大红花,喇叭里循环播放《好日子》。孙宇明坐在副驾驶,看见路边的杨树叶子开始泛黄,回龙观西大街的梧桐落叶飘在婚车挡风玻璃上。
“老孙,”刘福贵单手打方向盘,“思晨她爸问咱有没有房,你咋说的?”
“就说摊位就是房,”孙宇明摸着口袋里的结婚证,“反正咱在龙腾苑租了间平房,比面包车上宽敞。”
华联商厦门口,李思晨穿着红色旗袍,头发盘起,别着朵从夜市买来的月季花。她看见婚车队伍,眼睛亮了:“宇明,你们把货车喷成红色了?”
孙宇明下车,递上用菜筐装的手捧花——里面是新鲜的红玫瑰和绿芹菜,用红绳扎成束:“咱卖菜的浪漫,就剩这点实在。”
李思晨接过花,闻了闻芹菜的清香:“比精品区的花束实在多了。”
婚礼仪式在市场A区空地举行,老槐树的树荫正好遮住临时搭的舞台。周敏举着摄像机,刘福贵的表弟王强负责放鞭炮,老周的老婆端来用面粉捏的“鸳鸯馒头”。
“各位街坊,”孙广林站在电子秤旁,嗓门比平时大两倍,“我儿子儿媳今天在咱城北市场结婚,摊位就是新房,菜筐就是家具,往后他们的日子,就跟这新鲜蔬菜似的,水灵!”
人群里爆发出笑声,卖水产的老王举着条活鱼喊:“孙老板,以后买鱼给你打八折,当份子钱!”
李思晨的母亲抹着眼泪,对孙广林说:“他叔,思晨从小娇惯,以后在摊位上,你多担待。”
孙广林摆手:“担待啥?她管账比银行还清楚,昨天还把我算错的两毛钱揪出来了。”
交换戒指时,孙宇明从裤兜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银戒指,刻着“龙观”二字,和老槐树上的刻痕一模一样。李思晨把戒指戴上,突然看见摊位角落堆着的账本,封面上写着“孙宇明李思晨联合收支簿”。
“宇明,”她小声说,“以后每笔账,我都给你记成爱情故事。”
婚宴在市场食堂举行,刘福贵搬来十箱二锅头,老周送来二十袋面粉当贺礼。周敏端着摄像机,拍下孙宇明给每个商户敬酒的场景——卖水果的大姐塞给他两个苹果,卖日杂的大叔送了对红塑料盆。
“弟妹,”刘福贵勾着孙宇明的脖子,“明年咱货车队扩大到十辆,你和思晨负责管钱,哥负责开车,咱把菜卖到海淀去!”
李思晨笑着点头,突然看见张胖子的绿源物流车从市场门口驶过,车头没了往日的铜牌,显得有些落魄。她碰了碰孙宇明:“要不要给张总发张喜帖?”
孙宇明摇头:“他现在忙着打官司呢,听说新发地的垄断案判了,赔了五十万。”
夜里,孙宇明和李思晨坐在老槐树下,月光透过枝叶洒在结婚证上。摊位上的电子秤还亮着微光,旁边是李思晨刚整理好的财务报表,用红绳捆得整整齐齐。
“宇明,”李思晨靠在他肩上,“我想把咱们的故事写成小册子,就叫《菜摊爱情》,每一页都贴张菜的照片。”
孙宇明笑了,指着不远处的货车:“行,封面就拍咱的婚车,车斗里的菊花和芹菜,比任何婚纱照都好看。”
秋风掠过树冠,老槐树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为这对新人鼓掌。远处的华联商厦亮着节日的彩灯,美廉美超市的招牌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夜市的灯火依旧热闹,烤串的香气混着蔬菜的清鲜,在空气中弥漫。
婚后第三天,李思晨正式入驻摊位,在折叠桌上摆了盆从夜市买来的多肉植物——这是北方少见的品种,但她坚持说,只要用心照料,在哪儿都能扎根。
“思晨,”老周抱着账本过来,“我粮油区的运费,以后是找你报还是找老孙?”
李思晨翻开笔记本:“找我,不过得带购物小票,像这样——”她举起张写着“芹菜运输费,新发地至回龙观,380元”的票据,旁边画着个小小的芹菜图案。
刘福贵凑过来,看见笔记本里夹着张纸条,是孙宇明婚礼当天写的:“今日收入:卖菜1200元,收份子钱8600元,支出:婚车喷漆2000元,喜糖500元,结余:7300元。”
“弟妹,”刘福贵乐了,“你这账记得比超市收银机还清楚,以后咱货车队的油钱,可不敢多报一分。”
10月中旬,市场管理处贴出新规:“为迎接奥运,市场主干道禁止货车停放,所有车辆需停至西侧停车场。”
孙宇明看着通知,对李思晨说:“这是变相赶咱们去绿源物流的停车场,停车费一天五十。”
李思晨在笔记本上记下“停车费争议”,突然说:“宇明,咱申请个社区团购自提点吧,就在华联门口,居民自己来取,省了停车费。”
“好主意,”孙宇明点头,“让周敏在业主群宣传,就说‘龙观生鲜,国庆特惠,买满88元送葱’。”
月底,自提点正式运营,第一个周末就接了五百单。李思晨穿着围裙站在华联门口,给居民递菜时,突然看见张胖子的绿源菜站正在撤柜,几个工人搬着空货架,脸上满是疲惫。
“思晨,”孙宇明递来杯热水,“冷吗?”
她摇头,看着手中的订单单,上面写着居民的留言:“孙老板的菜,比超市新鲜,比精品区便宜,祝你们新婚快乐!”
回龙观的夜渐渐深了,市场里的灯火次第熄灭,只有孙宇明的摊位还亮着灯。李思晨趴在折叠桌上整理第二天的订单,孙宇明蹲在旁边分拣菠菜,偶尔抬头看她一眼,发现她的发梢沾着片菜叶,像朵小小的花。
回龙观记忆之城北市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