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永远过的很快,七月要结束了。
期间向志邦来过几次老宅,向也都故意躲着不见他,只有周嘉琰在楼下说两句话,他便走了。
向志邦偶尔会问起:向也呢?
他的回答总是敷衍:在楼下睡觉呢、或者是出去了。
向志邦对这个女儿没有过多的关心,相反,他觉得看不见也很省事。
近几月的生活很平淡,钱武没有再找过她,两人相处融洽,偶尔去院外种个花,向也也经常会吵着让他做西红柿鸡蛋面。
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有次徐汤蕊来家里玩,看见周嘉琰的第一眼也是惊呼——小美人。
“小美人?”周嘉琰疑惑的看着向也。
向也捂着徐汤蕊的嘴:“你听错了!”
然后徐汤蕊吃了他做的饭,又悄悄道:“还是个才貌双全的小美人!”
吃饭后,向也会问他:“你做饭真好吃,跟谁学的?”你w
“从小慢慢琢磨的。”
向也好奇的盯着他。
周嘉琰给她解释:“父母工作忙没空管我,从十岁开始就自己做饭。”
向也象征性地点点头,又开始思考:“我爸也没管过我,我怎么学不会?”
“你笨。”他说。
向也妥协:“行吧,笨就笨吧,反正不用我做饭……”
老街的夜晚,铺满整条路的霓虹灯闪烁着,更多的是家家做饭冒出的烟火气,这里没有城市的灯光璀璨,只有几个小孩子拿着蜡烛在家门口玩耍。
夜色四合,直至深夜,老街已经没有了路行的人,只偶尔有只野猫路过,一声绵软的叫声洒满了各街小巷。
两个月后,暑假结束了。
开学的日子来得飞快,向志邦安排了周嘉琰的学籍,跟向也在一个班。
炎炎夏日,声嘶力竭的蝉鸣和攀满了整个墙壁的绿叶。
蓝天白云下一群十六七岁的男生女生,露出稚嫩青涩的笑容。
向也会想,高中真好,所有人都没有成熟的社会风气,也没有初中的幼稚难堪。好的是肆意明媚的青春,是张扬鲜活的那一群人。
九月中旬,天气不胜之前的微风,空气中除了好热就是特别热。
学校是压不住肆意的,中规中矩的校服被打扮的有了味道,有搭在肩膀上的,有系腰间的,还有铺在凳子上当屁垫的。
她很巧的和徐汤蕊分到了一个班。
课间时候,向也很喜欢到六中小卖部买东西。
老板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学生出不去,表面会卖些文具零食泡面,实际上烤冷面、凉粉、奶茶饮料应有尽有。
向也拦着徐汤蕊的胳膊,在小摊买了份凉粉和煎饼果子。
老板娘拒绝说没有煎饼果子,向也义正言辞:“我看到有饼了,漂亮姐姐给我加根烤肠加个鸡蛋就成!”
受不了她嘴甜,老板娘还是烙了个饼,虽然味道没有那么好吃,但在全封闭的高中能吃到已经算是奢侈。
边走边吃已经成为了习惯,但徐汤蕊习惯不了,她护着向也,跟她说快点吃不要被教导主任发现。
向也只是留给她一个字——烫。
教导主任名叫贞礼海,有人拿谐音组字,刚进班第一天就被扣了顶“真厉害老师”的帽子,私下学生也会叫他“贞老头。”
他倒也和善,短裤穿在身上一股老年感,头发已经秃顶朝着两边分散,炎热的夏天,一整间教室只有他的额头是最亮的光点。
关系相处得都很融洽,班里女生各自讨论着自己的梦想,明明刚高一,却像高三要毕业寻求远方的诗人一样。
赵淼问:“你们以后要做什么?”
有人答:“做大老板!”
“工地搬砖。”
“继承家业。”
“娶程珊姗回家当媳妇!”
说话的人是宇牧阳,人送外号开钱包——是个很实在的富二代。
刚开学那会对隔壁班程珊姗一见钟情,奈何学霸不理他,但他就偏偏喜欢这款,话说来,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从那之后,他开启了猛烈的追求,送花接送请吃饭是基本操作,如果允许,向也觉得他会买套房送给她。
向也忍不住调侃他:“老四,你考了第一或许有机会接近学霸!”
他是班里倒数第四,关系好的喊他老四。
向也很荣幸的沦为老大,但这个“老大”并不光彩。
老二徐汤蕊,老三是班里爱逃课的梁祁,他人没在班里,估计又找理由请假去网吧了。
“人家老三天天逃课都能倒数第三,你天天在这坐着还是个倒数第一,你挺厉害的啊!”这是宇牧阳经常嘲讽向也的话。
所以向也对他并没有什么好脸色,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怼他一句。
宇牧阳单脚踩着桌子,指了指向也的方向:“倒数第一你别说话!”
向也朝他挥了下拳,让他滚蛋,顺便“祝福”他永远追不到程珊姗。
宇牧阳毫不在意,大着嗓子喊:“老子迟早会追到程珊姗!”
徐汤蕊在一旁愣着,眼睛转了转突然大声说:“我喜欢海,我要去看海!”
宇牧阳立马调侃:“老二,那你是不是很喜欢贞老头的地中海?”
教室里人除了笑就是大笑,向也笑的直不起腰,看着徐汤蕊被气的脸发红的样子安慰她。
午饭时间,向也会偷摸从裤兜拿出手里,编辑短信发给“十二”:你什么时候来?
然后迅速藏起来,直到感觉到震动,她看了一眼,不是“十二”的回复,有些失落的塞了回去。
中午天正热的时候,基本没人去食堂吃饭,向也学习一向很差,更不爱学习,但徐汤蕊却正与她相反。
向也搞不懂徐汤蕊这人,她学习也不是多好,向也倒数第一,徐汤蕊倒数第二,但她就偏偏爱学习!
不仅是爱,简直是痴迷。
上课的时候,她认真的盯着讲台,没人比她再认真,刚开学老师见到这么积极的学生,心里猜测一定是全班第一,正当她想要不要立徐汤蕊做班长,她的第一次考试成绩下来了——倒数第二。
从那之后上课,老师再也没有正眼瞧过她。
除了上课,一到下课或者晚自习,她总要拉着向也去图书馆。
六中大门左侧新迁了一家书店,名为香樟,门口位置栽了一株很高的香樟树。
每次放学经过,都能透过玻璃窗看到两个女生对面坐着,一位摆着四五本书翻阅观看,任哪个老师经过都会感叹一声努力。
对面的女生就不一样了,一桶冰淇淋外加一套煎饼果子,陪着那女生坐好几个小时。
店里人不多,前面就是很暗的一条小胡同,老板看向也无聊的四处看,会跟她聊天。
书店是2009年建设在这里的,后来建设拆迁,又挪动了新地皮租给学校,学校门口开一间书店不足为奇,所以他又买下了这片地,继续开着书店。
据他所说,那时候这条街还不叫舜庚路,叫状元街,而他那年正值二十,为了这个小破院来来回回折腾了大半年。
向也敬佩他的勇气,也羡慕他的洒脱。
手机响了一声,向也躲进厕所拿出来看,“十二”回复了微信。
他说:“在路上。”
向也回复:“好,我等你,来高一二班!”
紧接着她拉着徐汤蕊就往外走,徐汤蕊问她什么事,她道:“去迎接新同学!”
午自习还没结束,向也远远就看到了向志邦的车,周嘉琰从车上下来,向也想要去打招呼,那人却已经走远。
到了上课时间,贞厉害老头故作神秘:“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欢迎周嘉琰同学。”
周嘉琰从教室外进来,校服已经换好了,少年长身鹤立,穿着蓝白色条纹的校服,书包松松垮垮,他表情很淡,从进门开始就四处瞄,然后定在了向也的方向。
自我介绍做的很简短,班里人没几个感兴趣,贞老头满意的点头,然后指着向也的方向:“你坐那吧。”
两人同时挑了下眉,周嘉琰微笑道谢,走到向也身旁坐下。
“这么巧?”向也捂着嘴,小声道。
周嘉琰收拾着书,笑着回答她:“应该是你爸安排的。”
向也也笑:“你怎么不说是缘分呢?正好我是倒数第一,正好班里缺一位,我这个倒数第一就自己一个座位,又正好你来了,我们一个座,是不是很有缘分?”
周嘉琰露出意味深长的样子,道:“是啊,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啊。”
向也盯着他认真地模样,鬼使神差的接话:“怎么,你准备来上演一段同桌的你吗?”
周嘉琰说:“那不必了,暂时没有表演天赋。”
徐汤蕊完全没有注意这边的情况,她疯了一样记笔记,听课,还是发现自己一个字听不懂。
十七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