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风吹遍了大地,唤醒了沉睡一个冬天的生命,草树茵茵,蛇走蛙叫。
长安城外有一座山,叫金玉山,山脚下有一间茅草房,听说是个书生的住处。
春天气候温暖,长安的孩童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想着去金玉山踏青采果游玩,顺便一探山脚下的书生之名。
“小云,你尝尝,甜着呢。”
一个扎着两个揪的小男孩,捧着红彤彤的野果伸到小姑娘眼前。
小姑娘一身粉裙,扎着侧辫,头戴两朵小珠花,光是站在那就让人忍不住夸好看。
小姑娘探头去看,眉眼弯弯的拿了两个小果子“谢谢孟弟,你这是哪摘的呀?”
“就在边上,可多了。”孟弟拍拍小胸脯,十分骄傲。
“哪呀哪呀?快带我们也去,我们都采不到!不如你眼力好呀。”其他孩童异口同声的说,眼神却往那捧红彤彤的果子盯的移不开。
“大家一起吃吧,边吃我边带你们一块去。”孟弟仗义的分出野果。
成功的俘获了其他同伴,都纷纷跟上他的脚步。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山脚下,抬头看去,是一间盖着稻草的茅草房,房子前围了一小圈篱笆,篱笆里头种着一小片菜地,在春雨的滋润下,长的生机勃勃,绿油油的。
一个身穿旧襦白衫的老爷爷,拿着竹筒慢慢踱着步子,走到菜地前,一个坑一个坑的浇肥。
“他就是长安里说的那个书生?”
“听说他年轻时十分有才,虽是寒门子弟,却得了京中贵人的青睐。”
“后来却不知怎的,既没有做官,也没有继续考科举,反倒搬来这山里头住着。”
结伴而来的孩童们,脑子里面想着大人们平时的笑谈,心中也升起了好奇,他们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在这个世道万般读书高,为何有人会弃了读书之道?
小姑娘见这书生爷爷实在辛苦,快走几步上前,温温和和的开口“书生爷爷,我帮您浇地吧。”
“不用啦,小姑娘,你才五六岁吧,哪干的了这个。”
听到声音的书生爷爷抬头看去,笑呵呵的拒绝。
“书生爷爷,这是我在边上的林子里采的野果,可好吃了,你也尝尝呗。”孟弟见小姑娘上前,也跟着走上来。
“你们是来踏青的吧,渴了可以到爷爷这里来喝水,好啊谢谢你了。”
书生爷爷打开小门,倒了几碗水放在桌上,接过几个小果子放在手里。
“书生爷爷,长安里有好多关于你的传说,我们从小听到大,你为啥在这里住啊?”有一小男童好奇的问。
“就是就是啊,我们可好奇了,书生爷爷为啥住在山里啊?”有小姑娘好奇地撑在桌面上,看着书生爷爷。
她觉得这个书生爷爷好好看。
一群孩童们叽叽喳喳好奇的询问,书生爷爷顺了顺白胡须,眼睛看着远方的树,神色悠远“倒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你们当真愿意听一听?”
“愿意愿意的,书生爷爷快讲讲。”孩童们热情不减。
“说起来那年我还只是一个教书先生……”
书生爷爷坐在躺椅上,看着茅草房前开的灿烂的桃花树,浑浊的眸子里泛着思念的悲伤,语气带了一丝苦涩。
这是一个思念的故事。
长生不老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