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清晏:(萧清宴心头一震,猛地转头看向丞相。只见那人神色淡然,仿佛昨日长廊里的激烈对峙从未发生过,唯有眼底一抹深沉的暗芒,不知是坚定还是落寞)
皇帝:(皇帝微微颔首):"丞相主动请缨,甚好。即刻启程,务必妥善安置灾民,重建家园。"
萧清晏:(退朝后,萧清宴鬼使神差地跟在丞相身后。行至无人的偏殿,他终于开口):"为何?你明知救灾之事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便会..."
叶修铭:“便会身败名裂?"(丞相转身,嘴角勾起一抹苦笑)"萧大人不是希望我将心思用在治国上吗?这江南救灾,正是个好机会。"
萧清晏:(萧清宴一时语塞,看着丞相整理官袍的动作,那些未说出口的关切堵在喉咙)
叶修铭:(丞相忽然靠近,压低声音道):"萧大人放心,我不会让自己有事。毕竟..."(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擦过萧清宴的手背)"还有人等着看我如何'祸乱朝纲'呢。"
三日后,丞相的车马浩浩荡荡驶出京城。萧清宴站在城墙上,远远望着那抹熟悉的身影。马车转过街角的刹那,他看见丞相掀开帘子,手中象牙扇展开,扇面上不知何时写了一行小字:"待归时,与君共论新政。"
萧清晏:(风卷起萧清宴的衣摆,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望着渐渐消失的车队,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丞相此去,不仅是为了救灾,更是为了证明,证明那个被他误解多年的人,也有一颗赤忱的报国之心。而他自己,或许也该重新审视,那些固执己见的坚持,是否真的毫无偏差)
叶修铭:(暴雨如注,将丞相的官轿浇得透湿。轿帘微微晃动间,他望着街道上神色异常的灾民——本该饥肠辘辘的人群中,竟有人腰间藏着铁器反光。指尖摩挲着象牙扇骨,他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自己这几日暗中调查的贪腐线索,很快就要浮出水面了)
三日后,一封加急密报传回京城:丞相在分发救灾粮时,突遭暴民袭击,生死不明。消息如惊雷炸响,萧清宴握着密报的手青筋暴起,连官袍都未换便直奔御书房。却见皇帝面色凝重,正与几位大臣商议调兵平乱。
萧清晏:"陛下!"(萧清宴扑通跪地)"臣愿即刻前往江南,查明真相!"(话音未落,便听见身后传来嗤笑)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摇着折扇道):"萧大人不是向来与丞相政见不合?如今这般急切,莫不是..."
萧清晏:"住口!"(萧清宴猛地转身,眼中血丝密布)"丞相乃朝廷栋梁,此时应同心协力,而非在此冷嘲热讽!"
连夜,萧清宴点齐五百精兵,快马加鞭赶往江南。暴雨冲毁了多处道路,他却执意冒雨前行,衣袍被泥水浸透也浑然不觉。脑海中不断闪过丞相的身影——长廊里带着自嘲的笑,锁骨处狰狞的旧疤,还有临别时扇面上的那行字。
针锋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