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下降时的气压变化让谭鹰的耳膜嗡嗡作响。周鹤站在他旁边,嚼着一颗柠檬味的电子糖,终端屏幕上显示着不断跳动的深度数值:-217米。
"听说过'空穴效应'吗?"她突然问。
谭鹰摇头。
"外来电磁波在这里会像掉进黑洞一样消失。"周鹤的糖在齿间咔哒一响,"所以叫'空穴'。"
三十六秒的间隙里,谭鹰的耳膜像被塞进了两团浸透海水的棉花。周鹤站在他左侧,单手扶着墙壁,指节有节奏地轻敲金属内壁——摩斯电码的【D-O-N-T P-A-N-I-C】。
谭鹰没懂。
"到了。"电梯AI用甜美的声音宣布,门滑开的瞬间,谭鹰的皮肤立刻绷紧——眼前纯白的的走廊像被某种巨型生物啃噬过,墙壁上布满细密的凹痕,灯光在凹陷处形成诡异的漩涡状阴影。
走廊长得没边,脚步声满贯了整个空间,谭鹰感觉在他们这里浪费了过多的时间。
尽头是一扇纯白色的门,形状是个被压扁的椭圆,像一只没有瞳孔的眼睛嵌在墙上,表面光滑得能照出人影。周鹤伸手按上门边的生物识别板,灰黑色的虹膜在扫描光下泛出光泽。
"欢迎,理论物理生。"门无声滑开,露出里面的空间——
……
空穴实验室内部
谭鹰的第一反应是:这里太亮了。
纯白色的椭球空间像颗被剖开的巨蛋,边缘区域低得几乎压到头顶,却又在中央弧形上升到十米之高,形成一个逐渐的挑高。墙壁、地板、天花板——全都覆盖着某种吸波材料,连脚步声都被吞得干干净净。 整个空间覆盖着吸收电磁波的哑光涂料,让整个空间呈现出诡异的"无影"状态。没有明显的灯具,光线却均匀得像是从空气里渗出来的。
整个实验室呈现出极端的"寂静感"。没有回声,没有杂光,没有阴影,甚至连循环器内空气流动的触感都被削弱。
周鹤的指尖在墙上蹭了一下,指腹沾着些微银色粉末:"涅墨西斯级纳米吸波材料,军用级,电磁波坟墓。"
实验室中央摆着两张悬浮工作台,周围空荡荡的,没有任何设备。但谭鹰注意到地板上分布着无数细小的方形暗格——每个都不到巴掌大,排列得密密麻麻,像鱼的鳞片,又像某种皮肤病留下的疤痕。 暗格是光感应半透明的复合材质,低下头隐约能看到下方排列着无数设备。
谭鹰用备用眼膜扫描到地面和天花板上的隐藏暗格——至少三百个方形区块,每个下面都藏着不同年代的设备。年代各异的设备在暗格中沉睡——从二十世纪的示波器到最新型号的量子计算机,应有尽有。最老的大概是角落里那台二十一世纪的示波器,最新的可能是天花板上一片暗格中垂下的等离子体约束环和星际飞船引擎。
实验室中央站着渚鸿的全息投影,今天她换了一身二十世纪的实验室白大褂,胸前的六边形徽章却闪烁着三十世纪的量子微光。
"迟到两分十七秒。"渚鸿抬手调出一个悬浮计时器,"理论物理生的时间观念都这么浪漫吗?"
渚鸿的投影分裂成十二个,围着他俩转圈,"谭代表,用不超过三句话解释虚粒子涨落与卡西米尔效应的关系。"
谭鹰的喉结动了动:"虚粒子对在受限空间内..."他的声音在消音壁里显得格外干涩,"会产生负压差,这就是卡西米尔力的..."
"停。"渚鸿的投影合而为一,"周鹤,补充。"
"您少说了边界条件。"周鹤的指甲在袖口划了一下,"只有在普朗克尺度下,虚粒子对才会产生可观测效应。"她顿了顿,"而且需要排除外磁场干扰。"
渚鸿的投影突然凝实了一瞬,像被戳破的肥皂泡又迅速重组:"不错,至少你们没把量子场论和经典电磁学搞混。"
她打了个响指,地面滑开三个暗格,发出一阵鲸歌般的空洞回响,地下升起三台不同年代的量子模拟器:"现在证明给我看。"
谭鹰走向最老的那台——二十世纪末的核磁共振仪改装的量子态发生器。周鹤挑了中间那台,二十二世纪的拓扑量子计算机。剩下一台三十世纪的最新款,渚鸿显然没指望他们能用。
"老古董配老古董。"周鹤低声说,手指已经在那台量子计算机上敲出一串代码。
谭鹰没接话。他熟悉这种老式设备——八岁时,父亲的书房里就有一台类似的,用来教他基础量子态叠加。
十五分钟后,渚鸿的投影飘到两人中间。周鹤的屏幕上跳动着完美的虚粒子对生成曲线,而谭鹰的示波器上——
"你把卡西米尔力可视化成了正弦波?"渚鸿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波动。
"嗯。"谭鹰调整着衰减器,"用声学类比法。"
投影闪烁了六下。
…
"一切的首先,"渚鸿打了个响指,地面滑开六个暗格,升起的设备年代跨度大到离谱——左边是锈迹斑斑的机械式傅里叶分析仪,右边却是最新型的量子退相干观测舱。
"选一个,证明你们至少会使用基础工具。"
周鹤径直走向角落那台布满灰尘的CRT显示器,按下开关时显像管发出危险的嗡鸣。"1987年的IBM系统,适合跑经典混沌模型。"手指在机械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立刻涌出湍流模拟图案。
谭鹰选择了最违和的组合——用古董游标卡尺测量量子比特的退相干时间。当卡尺的金属爪夹住悬浮的量子晶体时,晶体状态居然稳定了3.2飞秒,比标准值高出47%。
"取巧。"渚鸿的投影泛起噪点,"但有效。"
她突然切换成全息星图,银河系悬臂上标记着数百个红点。"联邦现有127个自然殖民星球和670个人造太空站,通讯和联系全部依赖应用物理开发的曲率引擎。"星图坍缩成一道红色光束,击中谭鹰的胸口,"而你们想研究这些?"
光束展开成薛定谔方程,其中波函数项被特意标红。
"不是研究。"周鹤突然插话,她正用老式示波器探头戳着渚鸿的投影,"是重新定义。"
实验室陷入绝对的寂静。谭鹰发现自己的手掌在微微发抖——不是恐惧,而是某种被压抑的兴奋。他看向周鹤,她嘴角沾着一点电子糖的琥珀色粉末,眼神却锋利得像扫描隧穿显微镜的探针。
……
"第一次课,摸底测试第一题。"渚鸿影像身上套了件过时的白大褂,手里捧着杯冒着热气的老式陶瓷杯。谭鹰竟然闻到了从全息图像上散发的咖啡因超标的气息——真正的咖啡豆,不是合成替代品。
渚鸿从口袋里掏出枚硬币大小的金属圆片,随手抛向空中。圆片在升至最高点时突然展开,变成一张直径三米的半透明光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方程,"给你们十分钟,找出这个模型里至少三个逻辑漏洞。"
周鹤已经盘腿坐下,从口袋里摸出支古董钢笔,笔尖在空气中划出荧光的轨迹。谭鹰蹲下身,手指轻触地面,感应到地板下传来细微的震动——隐藏的设备正在待命。
"计时开始。"渚鸿影像啜了口咖啡。
光幕上的方程是某种扭曲的时空模型,核心假设是"虚时间可以作为额外维度稳定存在"。谭鹰的指尖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摩斯电码节奏,眼睛快速扫过第三行的张量计算——那里有个故意写错的联络系数。
"第一个。"他低声说,声音在实验室的吸波墙壁间迅速消散。
周鹤头也不抬:"第二十七行的波函数坍缩条件漏了观测者效应。"
"第四十九行的能标转换用了错误的归一化因子。"谭鹰补充。
渚鸿的咖啡杯停在半空。
周鹤的钢笔突然转向,在虚空中画出个锐利的非欧几里得图形:"最根本的问题在这儿——他们假设量子涨落能在虚时间里形成自洽闭环,但没考虑普朗克尺度下的拓扑缺陷。"
"九分四十三秒。"渚鸿放下杯子,光幕上的方程全部变成红色,"正确答案是五个漏洞,你们找到四个。"她走向墙壁,手掌按在某个看不见的感应区上,"不过这题及格了。"
……
"测试第二题。"渚鸿影像从口袋里掏出又一枚硬币大小的金属圆片,轻轻一抛。圆片在空中展开成复杂的多面体,悬浮在两人面前。
"证明这个结构在十一维空间中的稳定性。"
周鹤的眉毛微微扬起。谭鹰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裤缝上敲击——这是道典型的"不可能题目",因为人类至今无法直接观测高维空间。
"给点提示?"周鹤皱眉。
"提示?"渚鸿笑了,"理论物理没有提示,只有失败和更大的失败。"
谭鹰深吸一口气,伸手触碰多面体。他的指尖刚接触表面,物体立刻扭曲成正十二面体的拓扑结构。
"错,"渚鸿的声音冷得像液氮,"十一维不是四维的简单叠加。"
周鹤从口袋里掏出那本泛黄的笔记本,撕下一页,折叠几次后抛向多面体。纸张在空中展开成某种非欧几何形状,与多面体形成共振。
"有点意思。"渚鸿的瞳孔微微扩大,"但依然不够。"
……
渚鸿的投影突然分裂成十二个复制体,每个都穿着不同年代的科研服装。"让我们测试一下你们的理论素养。"测试第三题,二十世纪版本的渚鸿推了推圆框眼镜,"假设你们要证明虚粒子的存在,会怎么做?"
谭鹰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裤缝上敲击摩斯电码:【观测能量涨落】。
周鹤却已经开口:"先证伪。"她的声音在消音室内显得异常清晰,"如果所有已知粒子都排除后,剩余的能量波动就是虚粒子存在的证据。"
"典型的逆向思维。"1960年代的渚鸿点头,"谭代表呢?"
"制造极端环境。"谭鹰盯着地面下的一台粒子对撞机,"在普朗克尺度下,虚粒子会短暂具现化。"
"一个证伪,一个创造。"2395年代的渚鸿鼓掌,"有趣的互补性。"
……
"测试第四题。"渚鸿的影像重新聚合成原始形态,"如何用这个时代的设备证明不确定性原理?"
周鹤从口袋里摸出那枚被做成糖果的微型电池,丢向空中。电池在下坠途中突然分裂成两团模糊的电子云。
"老套但有效。"渚鸿的影像撇撇嘴,"谭同学?"
谭鹰蹲下来,手指划过地板接缝。一块暗格应声打开,升起一台老式双缝干涉仪。他调整了几个生锈的旋钮,激光束穿过狭缝的瞬间,墙上的投影扭曲成波函数坍缩的数学表达。
"依然是怀旧派。"渚鸿轻笑,"第五个问题:如果要求你们证明虚粒子的存在,但实验室预算只够买杯咖啡怎么办?"
周鹤和谭鹰同时抬头,对视一眼。
"用咖啡因。"周鹤说。
"当神经兴奋剂。"谭鹰接上。
"自造量子隧穿效应。"两人异口同声。
……
渚鸿的影像静止了半秒,胸针上的六边形纹路闪过一丝红光:"有趣。最后一个问题——"她弹了个响指,实验室突然陷入绝对黑暗,"证明黑暗有质量。"
谭鹰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听见周鹤的呼吸声消散于吸波材料前在自己右侧两米处,频率丝毫未变。
"开灯。"周鹤说。
黑暗瞬间消退。渚鸿的影像飘在刚才周鹤站立的位置,而真正的周鹤已经蹲在实验室另一端,手指按着边缘的一块暗格。
"作弊。"渚鸿加重语气,但嘴角翘了起来,"不过算你们通过。"
事实上,问题根本不止这几个——测试持续了两小时,渚鸿用不同年代的科学难题轮番轰炸,从薛定谔的猫到三十世纪的反物质悖论。谭鹰发现周鹤的回答总是剑走偏锋——她用二十一世纪的实验思路解决量子问题,却对最新科技表现出奇怪的陌生感。
"期末课题。"悬浮计时器指向下午五点半,渚鸿的投影幻化成十二个不同古典时代的物理学家形象,"证明你们设计的时空模型能在量子计算机中稳定运行超过3飞秒。"祖冲之形象的渚鸿捋着胡子说。
最后浮现的是个扭曲的时空结构图,像被揉皱的希格斯空间。谭鹰和周鹤的眉头同时拧成一团——这正是期末考题的变种。
周鹤突然踹了脚地板,隐藏面板弹出一套光学镊子:"我们需要拓扑量子计算机的辅助。"
"用那台。"麦克斯韦形态的渚鸿指向EC-2450。
谭鹰的手悬在键盘上。这台机器的操作界面和他父亲书房里那台几乎一样。他输入了一行代码,屏幕突然跳出血色警告:【权限不足】。
"让我来。"周鹤挤过来,她的肩膀贴着谭鹰的手臂,体温低得不正常。她输入的命令更简单——只是一串十六进制数,机器却立刻响应。
"你哪学的这个?"谭鹰低声问。
"《量子计算入门》,幼儿园读物。"周鹤头也不抬,"帮我固定这个波函数。"
两人的代码在屏幕上交织,一个畸形但稳定的时空模型逐渐成型。当时钟跳到2.46飞秒时,系统突然崩溃。
"差一点。"卡文迪许形象的渚鸿投影分裂又重组,"但比上届强——他们连0.5飞秒都撑不到。"
爱因斯坦形象的渚鸿推了推眼镜,"顺便,谭代表,你的眼镜暂时由学院保管。"
周鹤突然咳嗽起来,把电子糖的包装纸揉皱成一条抽象至极的鱼。
"为什么?"谭鹰下意识摸向空荡荡的鼻梁。
"因为镜腿里藏着0.3克反物质存储介质。"费米形象的渚鸿露出牙齿,"足够把半个宿舍区炸成等离子体。"
所有科学家变回本体渚鸿走到谭鹰面前,实体化的光压手指捏住他的下巴:"想要回眼镜?证明你们的模型能运行完整3飞秒。"
i与克莱伊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