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椒房新事**
凤仪宫的梅花开得正盛时,沈如梦正在批阅礼部呈上的选秀名册。朱笔在几个名字上轻轻圈点,忽然低笑出声。
"娘娘笑什么?"白芷端着药膳进来,如今她已是太医院最年轻的女院判。
沈如梦指着名册上一个名字:"这位李小姐,与当年的刘莹有七分相似。"
珠帘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周昱晟撩帘而入,恰好听见这句,挑眉道:"那便撂了牌子罢。朕可不想再看一场'金钗案'。"
沈如梦嗔怪地瞪他一眼,转头对白芷道:"去请太子来用膳,他昨日默写的《贞观政要》还有几处要指正。"
待宫人退下,周昱晟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苏毅从北疆送回捷报,顺便问皇后何时再赐椒房秘制的当归糕。"
"小叔叔还是这般贪嘴。"沈如梦笑着将信收进鎏金匣中,匣底静静躺着一片褪色的红绸——是明睿幼时的襁褓残片。
**二、麟儿问政**
重阳家宴上,十五岁的太子周明睿正襟危坐,忽然起身奏道:"儿臣以为,林州水患当效仿当年苏国公治河之法。"
满座皆惊。自十年前林氏倒台,"苏国公"三字在朝堂仍是禁忌。
沈如梦的筷子停在半空。她看见几位老臣偷偷去瞥皇帝脸色,而周昱晟只是慢条斯理地给太子碗里添了块桂花糕:"仔细说说。"
"外祖父当年提出'分洪淤田'之策,虽被先帝以劳民伤财驳回,但儿臣查阅典籍,此法在江南确有成效。"明睿眼神清亮,分明早知自己口中的"外祖父"是谁。
沈如梦在桌下攥紧了帕子。直到周昱晟温热的手掌覆上来,才发觉自己指尖冰凉。
"太子既然有心,明日便去工部调取当年苏国公的治河札记。"周昱晟语气平常得像在讨论今日天气,"朕记得,皇后闺中也读过些水利典籍?"
沈如梦望进丈夫含笑的眼眸,忽然明白这是他精心安排的破冰之局。她深吸一口气:"臣妾依稀记得,父亲曾提过束水攻沙之法..."
**三、夜半私语**
三更梆子响过,沈如梦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涔涔。腰间的手臂立刻收紧,周昱晟的声音带着睡意:"又梦见冷宫了?"
锦被下,沈如梦将脸贴在丈夫心口,听着稳健的心跳声渐渐平静:"这次梦见你说要废后。"
头顶传来低笑,周昱晟吻了吻她发间玉簪:"朕哪敢?苏将军上月才送来十车北疆蜜瓜,明摆着是给外甥女撑腰。"
"没正经。"沈如梦掐他手臂,却被捉住手腕。
烛火忽的被掌风熄灭。黑暗中,周昱晟的声音突然认真:"阿韵,今日太子提议在苏家旧宅立碑,朕准了。"
沈如梦怔住。十年了,那座被查封的府邸终于能重见天日。
"碑文朕想好了——'忠烈苏公之邸'。"温热的唇贴在她耳畔,"你父亲和弟弟的衣冠冢,就立在祠堂可好?"
泪水浸透龙纹寝衣时,沈如梦恍惚想起重生初入宫那日。她原以为这是一条血债血偿的路,却不料走到了柳暗花明处。
**四、双圣佳话**
史载:元和十二年冬,帝后共审刑部旧案。时有宫女窃听,见皇后朱笔改判,帝但笑而不语。翌日,帝竟下诏悉如皇后所改。自此"双圣临朝"之名始传。
坊间不知的是,那晚周昱晟曾执沈如梦之手叹道:"若当年朕有你一半明察..."
"皇上。"沈如梦反握住他的手,"该换药了。"
烛光下,那道十年前为她挡下毒箭的疤痕依然醒目。就像冷宫墙上的刻痕,不必抹去,只因都是真心相待的证明。
(番外完)
卷土重来:罪妃她要谋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