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莺儿穿越几世,虽然偶尔接触政治,但从未了解过政治,这一世也算是皇帝给她上了一课。
想到几个孩子终究是要在大清生活一生。余莺儿也就没有再拿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教导他们,而是从胎教开始,就一直用三百千、四书五经、史记与各种史书来教导他们。
免得到时候各种现代思想和清朝的主流思想不符,两种思想冲突,到时候心智不坚疯掉的可是孩子们自己。
……时间分割线……
转眼已经是雍正七年,大清上下一片形势大好。
而且根据后世的梦,皇帝招罗人才不知怎的搞出了天花的简易疫苗牛痘,还烧出了水泥,现在京城内外各大通道竟全是水泥通道。
余莺儿的几个孩子也已经六岁,已经剃头进入了上书房。
是的,明明这是几个还不到五周岁的孩子,按虚岁论已经六岁了,可以进学了。
天天早出晚归,弘晟和弘煦已经搬进了阿哥所,索幸皇帝还知道孩子还小,知道循序渐进,每隔一天让两个阿哥回储秀宫用一顿晚膳。
可能是其他女人没有女主光环,也可能是皇后当时手段太狠,后宫没有进新人的情况下,竟只有女主甄嬛生下了一个女儿。
新帝登基七年,后宫之中只有两子两女,四个新生儿。
上书房中,朗朗读书声传来,坐在前面的夫子心内满意,面露笑容。
弘晟和弘煦阿哥天资聪颖,虽然刚刚入学,但已经看出嘉嫔娘娘给打过很牢的基础,三百千都已经学会,而且领悟力很好,不用书读百遍,就已经其义自见。
这可比教导三阿哥轻松多了,虽然当初三阿哥弘时启蒙是在王府。
但进宫以来给他上课的一直也是这位夫子,前段时间弘时阿哥总算从他这里结业去到另一个课堂。孙夫子也因此被安排给两个小阿哥启蒙。
原本他是不想接这个活的,毕竟谁知道他俩是不是像弘时阿哥一样呢?
谁知两个小阿哥天分这么高,唯有当时的先帝三阿哥在文学上可以一拼了。
在孙夫子满意的笑容下,两位小阿哥愉快的上完了上午的课,回到阿哥所用餐休息。
至于下午的骑射课程,他们只被安排练习武技,他们现在身量不足,年岁还小,还不宜练习骑马射箭一类的课程。
余莺儿这几年也一直暗中避孕,可现在两个阿哥进了阿哥所上了上书房,虹瑶也去了西三所,余莺儿难免觉得有些寂寞,而且也是时候再生一个孩子了。
要知道余莺儿身后没有强势的母家,余家一脉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大臣。
就这样皇帝竟然还只给了余莺儿一个嫔位,就连甄嬛都因为有一个女儿当上了菀嫔,而她两子一女竟然还是个嫔位。
甄嬛升为菀嫔旨意下来的当天,后宫之中可是好大的怨气。
淑和公主与温宜公主的生母都是潜邸老人,现在都只是贵人而已,一个刚入宫的甄嬛就已经是嫔位了,不为自己争口气,也要为女儿争口气呀。
该说不说,无论正史还是衍生,雍正帝果然都是对后宫嫔妃位分生的特别小气的一个人。
随机一个小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