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两点十七分。
陈燃盯着手机屏幕上凝固的“对方正在输入中”,把发烫的手机倒扣在枕头上。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像极了他此刻七上八下的心情——这已经是鹿亦珩去美国参加国际数学竞赛的第七天,跨越十二个小时的时差,正在慢慢磨平他们之间的默契。
“又吵架了?”上铺传来窸窸窣响动,室友探出头来,“要不试试凌晨三点打视频?我听说那边刚好是下午。”
陈燃扯过被子蒙住头,闷闷地说:“算了,他最近比赛压力大。”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床头挂着的星星吊坠,那是鹿亦珩在联考时送他的礼物。想起前几天视频里对方疲惫的黑眼圈,他又忍不住抓起手机解锁——对话框里依然没有新消息。
同一时刻,纽约曼哈顿的酒店房间里,鹿亦珩揉着发酸的手腕,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学模型。赛程过半,他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瞥见手机屏保上和陈燃的合照,才惊觉已经三天没好好和人说话了。
“小鹿,组委会临时加了晚宴,一起吗?”同队学长敲了敲他的门。
鹿亦珩摇摇头,点开和陈燃的聊天框,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键盘上的光标闪烁又熄灭,最终只发了句:“今天比赛顺利,别熬夜。”发送成功的瞬间,他突然想起陈燃总说他回复消息像在写学术报告,忍不住笑了笑,却又在意识到对方看不到时,笑容慢慢淡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时差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无形鸿沟。陈燃在校队集训时扭伤了脚踝,却在视频里逞强说只是擦破点皮;鹿亦珩在决赛前夜发烧,却把体温计藏在枕头下,对着镜头笑得灿烂。直到某个深夜,陈燃的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推送:《华裔天才鹿亦珩带病夺冠,赛场晕倒引热议》。
“鹿亦珩!”陈燃的怒吼几乎震碎手机听筒,“你当我是傻子吗?发烧39度还敢硬撑?”
视频那头的人裹着毛毯,脸色苍白却还在强撑:“就、就一点小感冒……”话音未落就被剧烈的咳嗽打断。
陈燃抓起外套冲出门,完全忘了现在是凌晨四点:“等着,我现在就去机场。”
“别闹!”鹿亦珩急得掀开被子,“你明天还有重要比赛,而且——”
“而且什么?”陈燃红着眼眶,“你比比赛重要!你永远都这样,什么事都自己扛!”
争吵声突然戛然而止。鹿亦珩盯着屏幕里陈燃泛红的眼眶,突然想起小时候对方护着他和高年级学生打架,也是这样倔强又委屈的眼神。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他轻声说:“对不起,我只是不想让你担心。”
陈燃别过头,声音闷闷的:“下次不准这样了。”
“好。”鹿亦珩笑了笑,“那你也答应我,受伤了不许瞒着我。”
“谁、谁受伤了?”陈燃心虚地把肿起的脚踝往被子里缩了缩。
“陈!燃!”鹿亦珩提高音量,“把脚伸出来。”
僵持几秒后,陈燃不情不愿地掀开被子。镜头里,他的脚踝已经肿得像个馒头。鹿亦珩皱起眉:“冰敷了吗?有没有抹药?”
“就、就喷了点云南白药……”陈燃小声嘟囔。
“等着。”鹿亦珩转身翻出背包里的急救手册,“先把冰袋用毛巾包好,每隔二十分钟敷一次,抬高脚,尽量别着地……”他一边说一边比划,说到关键处还伸手在空中画圈,完全忘了自己还发着烧。
陈燃看着屏幕里认真的人,眼眶又开始发热:“你自己都是病人,还管我。”
“因为你是我的病人。”鹿亦珩突然说,“从我们第一次见面,你打破隔壁班男生的头帮我出气开始,你就赖不掉了。”
记忆突然被拉回初中那年。陈燃因为鹿亦珩被人嘲笑“娘娘腔”,二话不说抄起扫帚就冲了上去。虽然最后两人都挂了彩,却也因此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那时候就觉得,你像个小太阳。”鹿亦珩的声音放轻,“现在也是。所以别把自己藏起来,好吗?”
陈燃吸了吸鼻子,抓起枕头砸向镜头:“肉麻死了!谁要当你的小太阳!”
“好好好,是我的错。”鹿亦珩笑着伸手接住虚拟的枕头,“等我回去,给你画一百个太阳赔罪。”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像约好似的,每天定时分享生活碎片。陈燃会拍自己绑着绷带却依然坚持训练的样子,鹿亦珩则把早餐的煎蛋摆成爱心形状。隔着屏幕,他们一起看纽约的日出和国内的日落,在时差里寻找着心跳的共振频率。
决赛当天,陈燃偷偷翘掉了校队训练,守在电脑前看直播。当镜头扫过观众席时,他突然愣住——在清一色西装革履的人群里,一个熟悉的身影举着巨大的灯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鹿亦珩,你老婆来加油了!”
“陈燃?!”鹿亦珩在台上看到灯牌,差点握不住话筒。
弹幕瞬间炸了锅:“这个中国帅哥是谁?”“天呐,这是什么神仙应援!”
陈燃红着脸躲在酒店房间的窗帘后,却还是对着镜头比了个大大的心。鹿亦珩笑着摇摇头,低头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了几笔。当他抬起头开始解题时,身后的大屏幕上,一道爱心形状的辅助线贯穿了整个几何图形。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时,陈燃已经哭成了泪人。颁奖台上,鹿亦珩捧着奖杯,对着镜头说:“这个奖属于一个特别的人。他教会我,真正的强大不是独自承受,而是学会依靠。”
深夜的机场,陈燃一瘸一拐地扑进鹿亦珩怀里。少年身上带着消毒水的味道,却依然温暖得让人安心。
“脚还疼吗?”鹿亦珩小心翼翼地避开他的伤口。
“疼。”陈燃闷声说,“心疼。”他抬起头,眼眶通红,“以后别再一个人扛了,我们说好要一起的。”
鹿亦珩低头吻去他眼角的泪水:“好,一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躺着两枚星星形状的戒指,“这次换我耍赖,把我们的未来提前盖章。”
月光透过机场的玻璃穹顶洒下来,照亮了紧紧相扣的双手。在跨越十二个小时的时差后,他们终于找到了属于彼此的心跳频率。
原来爱情最好的模样,就是无论相隔多远,都愿意为对方奔赴。
二分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