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尘看着林青鳞递来的名单,沉默片刻,最终接过。他抬起头,正要说话,却见她神情复杂,目光中透着一丝犹豫。
“你相信我吗?”他问。
林青鳞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轻轻点头,“我相信……但我也需要真相。”
李逸尘嘴角微扬,“那就一起找出它。”
门外的脚步声远去,办公室重归寂静。赵阳还在电脑前翻查资料,苏婉仪则在整理财务报表的备份文件。整个团队仿佛进入了一种无形的战斗状态,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声誉之战,必须赢。
第二天一早,审计机构的人准时抵达公司。他们带着封条和设备,开始对所有账目进行逐项核查。李逸尘亲自接待,并安排专人配合调查。他的冷静与坦然让审计人员都感到意外——通常被举报者都会紧张甚至抵触,而他却主动提供一切所需资料,甚至连内部会议记录都毫无保留地交了出去。
“你们真的不怕我们查出什么问题?”一位审计员忍不住问道。
“如果真有问题,我会自己先发现。”李逸尘淡淡一笑,“但如果没问题,那真相就会替我说话。”
当天下午,苏婉仪便联系了几家曾受公益项目帮助的学校和社区组织,邀请他们录制视频回应质疑。短短几个小时内,十几段采访视频陆续上传至网络。镜头里,孩子们兴奋地讲述着听讲座的感受,社区老人感激地回忆起修复古建筑时志愿者们的辛劳。
这些真实的反馈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原本一边倒的负面舆论开始出现裂痕。
与此同时,赵阳也没有闲着。他将那段录音提交给警方,并通过技术手段追踪到了举报人的真实身份——一名曾在王鸿儒公司任职的财务顾问,如今已辞职,但依旧与王鸿儒有资金往来。
这段录音经过司法鉴定后,确认为真实对话内容。消息一经公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文化圈和财经界掀起轩然大波。
各大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标题从“李逸尘涉嫌挪用善款”变成了“录音曝光!幕后黑手浮出水面”。社交平台上,曾经攻击李逸尘的账号也开始删除评论,有人甚至公开道歉。
王鸿儒终于坐不住了。
几天后,他在一家高档会所召开记者发布会,面对摄像机镜头,语气强硬:“我从未指使任何人举报李逸尘,这是恶意栽赃。”
然而,当记者拿出那份资金往来的证据时,他的脸色瞬间变了。
“请问,这位匿名举报人曾是你公司的财务顾问,这是否意味着您知情?”
“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王鸿儒咬牙否认,“但我可以肯定,这一切都是冲着我来的。”
“冲着你?”记者追问,“为什么?”
王鸿儒沉默几秒,最终冷笑一声:“因为他想毁掉我。”
发布会结束后,王鸿儒的公司股价暴跌,几家长期合作的企业宣布暂停合约审查,几位文化界人士也纷纷与其划清界限。
而在另一边,刘长老代表古文化协会正式发表声明,支持李逸尘的公益项目,并呼吁公众理性看待网络信息。这份来自权威机构的认可,无疑为李逸尘的形象加分不少。
“有时候,真相不是靠解释出来的,而是靠行动逼出来的。”李逸尘看着窗外的阳光洒进办公室,低声说道。
赵阳拿着手机走进来,脸上满是笑意:“李哥,你知道吗?网上已经有不少人说‘真香’了,很多人已经开始重新报名志愿者。”
“还有高校那边,”苏婉仪也走了进来,“之前暂缓合作的社团,现在都在排队等着参加下一场活动。”
李逸尘点点头,拿起桌上的录音笔,再次播放那段关键录音。他听着里面那个低沉的声音,眉头微微皱起。
“这不是终点。”他说,“王鸿儒不会这么轻易认输。”
果然,没过几天,一封匿名信出现在李逸尘的办公桌上。
信封没有任何署名,只有一枚模糊的图腾图案印在背面。图案看起来像是某种古老的符号,边缘有些褪色,但依稀能辨认出一个龙形轮廓。
他缓缓打开信纸,上面只有一句话:
**“你只是他们棋盘上的一颗子。”**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李逸尘盯着那行字,手指慢慢收紧。他见过这个图腾,是在那本神秘古籍的某一页夹缝中,他曾以为那只是装饰性的纹样。
但现在,它出现了。
“怎么了?”苏婉仪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
李逸尘没有回答,而是将信纸放在桌上,目光落在那个图腾上。
就在这时,赵阳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新的调查报告。
“李哥,我们查到了那个举报人的最后一条通话记录,”他喘了口气,“对方是个陌生号码,注册信息在国外,但我们追踪到它曾多次联系一家境外基金会。”
“哪家?”李逸尘问。
“名字有点耳熟……”赵阳顿了一下,念出那个名称,“青鳞文化发展基金。”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