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沉怔住了。原来季燃的恐惧和自己如出一辙——怕对方飞得太高,怕自己成为束缚。他拽着季燃来到浴室,在氤氲热气中脱下彼此的衣服,让水流冲刷掉所有伪装。
"看,"江沉指着镜子中两人并排的身影,"你的纹身,我的疤痕,这才是完整的《补光板》。"他转身亲吻季燃锁骨上的火焰,"没有'我们',就没有这个故事。"
次日清晨,门铃惊醒了相拥而眠的两人。门口站着西装笔挺的莱因哈特·门德尔松——马克斯的生父,德国最权威的艺术评论家。
"霍夫曼告诉我你认识克劳迪娅。"他锐利的蓝眼睛直视江沉,"她是我妹妹。"
莱因哈特的到来像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头。他不仅认出了《冬焰》中运用的金缮技法与克劳迪娅如出一辙,更在记者面前宣称这是"东西方创伤美学的完美融合"。当天下午,柏林国家美术馆打来电话,提出为江沉举办个展。
季燃在排练间隙赶来时,江沉正和莱因哈特查看克劳迪娅的遗物箱。老评论家举起一张舞台设计图:"看这个灯光结构,和你《补光板》的光影处理多么相似。"
季燃僵在门口。江沉立刻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却发现对方掌心全是冷汗。莱因哈特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交握的手:"克劳迪娅当年就是因为这个失去教职的。"
回程时季燃异常沉默。直到路过施普雷河,他突然说:"我退了百老汇的合约。"
"什么?"
"今早发的邮件。"季燃踢着路上的石子,"用你教马克斯的话说——'如果掩饰真实的自己,艺术就死了'。"
江沉想说什么,却被电话打断。艾琳兴奋的声音传来:"莱因哈特推荐你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想见你和...等等,他说必须带上'那个才华横溢的作曲家'。"
季燃的眉毛扬了起来。江沉挂掉电话,发现对方正用指尖描绘自己左脸的轮廓。
"看来我们的光,"季燃轻声说,"注定要一起照得更远。"
当晚,江沉在母亲日记最后一页发现惊人内容——张幼儿园设计图背面写着「给我未出世的孩子:如果有一天你遇见带着火焰纹身的人,那是光之契约的延续。」
他赤脚跑到正在编曲的季燃身后,将日记本摊在钢琴上。季燃的瞳孔在台灯下微微收缩,突然翻开乐谱最后一页——那里画着与设计图上一模一样的火焰纹样。
"这是..."江沉的声音发抖。
"《补光板》的主旋律,"季燃轻触那个图案,"我梦见过的符号。"
他们同时看向窗外的柏林夜空。某个遥远的星座突然格外明亮,仿佛跨越三十年的光芒终于抵达。江沉摸出母亲做的中国结,将金线部分轻轻系在季燃的手腕上。
"无论多远,"他重复母亲的话,"光都会到达。"
季燃的回应是一个带着琴键清香的吻。月光透过未拉严的窗帘,将两人影子投在乐谱上,宛如一首正在被书写的新乐章。
暗燃:他画里藏着十年的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