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工作室里,林羽的指节还抵在全息屏边缘。
小晴学校的异常数据在系统面板上跳了半小时后,突然归零——心理老师张老师的消息紧跟着弹出来:"是隔壁班同学恶作剧,用小号发了过激言论,已妥善处理。"
他扯松领口,后颈的冷汗贴着衬衫,却没急着睡。
桌角堆着三本《青少年心理干预案例集》,书页间夹满荧光便签,那是他这三天和三位心理老师反复沟通后做的笔记。
鼠标光标悬在"无刺激模式"确认键上,最后一遍检查参数:所有动态光影调至最低,背景音替换成白噪音,对话气泡用了心理老师建议的浅藕荷色——据说这种颜色能降低防御性。
"叮。"
微信提示音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市三中王老师的消息框弹出段语音,带着电流杂音的女声里裹着笑意:"林先生,您改的版本今天试用了。
有个女孩在'秘密树洞'写,'妈妈总说我不如表姐,可游戏里有人说,我爱吃辣的样子很特别'。
她写完主动来找我做沙盘治疗了。"
林羽的喉结动了动。
他摸过桌边凉透的咖啡,喝到嘴里才发现是前晚泡的,苦得舌尖发颤,可胸腔里那团火却烧得更旺了。
系统面板上"温暖能量"的进度条正缓缓爬升,这次和以往那些因整蛊、恐怖带来的暴增不同,是细水长流的热,从指尖暖到心脏。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
陌生号码,备注是"小李父亲"——三天前主动加他微信的家长。
"林先生,我是李建国。"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点哽咽,"小宇昨天放学回家,居然跟我聊游戏里的'阿影'了。
他说,'爸爸,阿影说难过的时候可以捏泡泡纸,你陪我去买一包好不好?
'您看,能不能在我们学校设个'游戏心理角'?
我出钱,就当给孩子们添个说话的地方。"
林羽的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洞。
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想起上周家访时见过的小李:缩在沙发角落,指甲把校服袖口抠得起球,问十句才答半句"嗯"。
此刻他听见李建国吸鼻子的声音,突然想起小晴说过的话——"林哥,你做的不是游戏,是能说话的树洞。"
家长会上的投影仪闪了闪,林羽站在教室后排,看李建国红着眼眶说完最后一句:"我不是要拿游戏当爹当妈,是想让孩子知道,除了爸妈,这世界还有地方愿意听他们说话。"
"啪!"
前排突然响起拍桌子的动静。
穿墨绿连衣裙的女人站起来,发髻有些松散,眼眶发红:"你们这是逃避!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不是一堆代码!
我女儿小丽最近总抱着平板笑,问她笑什么,就说'阿影讲了个笑话'——这算什么?
游戏能代替妈妈给她梳头发吗?
能代替爸爸参加家长会吗?"
教室里炸开一片议论声。
有家长点头附和,有年轻妈妈攥着手机欲言又止。
林羽的拇指在遥控器上摩挲两下,按下播放键。
投影屏亮起时,所有人都安静了。
画面里是间光线柔和的心理咨询室,男孩的脸被打了码,声音却清晰得像在耳边:"我在游戏里写下了妈妈骂我的那天。
她说我考砸了丢她的脸,说我不如隔壁家哥哥。
然后阿影说......"他吸了吸鼻子,"阿影说,'那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我从来没听人说过这样的话。"
教室后排传来抽纸巾的声音。
那个穿墨绿连衣裙的女人慢慢坐下,手指绞着裙角,指节发白。
林羽看见她睫毛颤了颤,有泪珠砸在桌沿,溅起细小的水花。
"这游戏......真能帮到他们吗?"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却让整间教室的呼吸都顿住了。
散场时已近黄昏。
林羽抱着笔记本往停车场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手机在口袋里震个不停,他摸出来,屏幕上的邮件标题刺得人眯眼——"关于《校园心语》纳入心理健康课程推荐目录的征求意见函",发件人是"XX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他靠在车身上,指尖反复划着邮件内容,直到暮色漫过屏幕。
远处传来放学的铃声,几个穿校服的孩子跑过,其中一个举着手机喊:"我跟阿影说今天数学考砸了,它让我明天带颗糖去学校!"
林羽笑了,又很快抿住嘴。
他摸出手机打开微博,草稿箱里躺着半段文字:"有人问我,做游戏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我只是......"
晚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屏幕的冷光里,光标在"只是"后面不停闪烁,像颗没落下的星。
游戏天才基本法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