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苏格拉底之所以提出这一宣言,有早期自然哲学家和智者运动两方面的背景。
苏格拉底早年潜心研究自然哲学,但却一无所获,所以得出结论:自然哲学家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不知道有用处的人事问题。哲学应该研究正义、美德、勇敢、虔敬等与人生相关的问题,而不应把眼光盯在深邃玄奥的自然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充满了神的特殊旨意和目的,是神的智慧的对象,是人无法认识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觉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为原因,因而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用眼睛盯着事物,或者试图用某种感官来把握它们”,这种感觉观察的方法毫无帮助,思辨的方法也无补于事。自然万物的真正的原因和主宰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的“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我们的能力所不及,因而哲学真正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正因为如此,西塞罗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与普罗泰戈拉的“认识万物的尺度”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要人将注意力从自然界转向自身。但是普罗泰戈拉把人理解为一个个孤立的特殊主体,因此“人是万物的尺度”就导致了相对主义;苏格拉底则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维主体,“认识你自己”正是要求人们去发现人的共同的和普遍的本质。智者派通过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抛弃了本质,苏格拉底则通过通过强调“认识你自己”而重建起本质,只不过这本质作为普遍的逻各斯(定义),主要是指精神和道德世界中的事物。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但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思想所不能及的深度,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了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即以心灵为本原的原则。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的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的世界。
美德即知识
在西方哲学史上,泰勒斯被称为自然哲学之父,苏格拉底则被认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苏格拉底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如果说对人的身体的认识导致了神学目的论,那么对人的心灵的认识则导致了道德哲学。
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这个原则是德性。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具体地说,即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互相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一般来说,知识论解决真的问题,道德论(伦理学)解决善的问题,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则把真与善统一起来。真正的知识必然是与最高的道德范畴——善——密切相关的。任何一种具体的行为本身并不足以构成美德,因为同一种行为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具有不同的道德含义。但善本身(善的概念)却并不会因为每一种善行的相对性而失去它的绝对的和普遍性的意义。只有关于这种绝对的、普遍的善(即善的概念)的知识,才是美德。由于善本身有着不可改变的绝对内容,美德也就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成为普遍的知识,而不再是个人的任意活动。
苏格拉底把美德完全等同于知识,因此,一种行为之符合于善并不在于这种行为本身,而在于对这种行为的正确认知,一个无意中做出的某种善行称不上美德。善的东西是有益的,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作恶都是出于无知。于是,从“美德即知识”中又引申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这种把美德与知识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开创了西方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即唯智主义伦理学。
苏格拉底一方面强调美德是心灵的内在原则,另一方面又认为美德作为一种知识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的,这样一来,在人的向善本性与后天教育之间就出现了矛盾。人既不可能学习他已知道的东西(已知道的东西不必再学),也不可能学习他不知道的东西(不知道的东西无从学起)。这一“悖论”表明,美德是某种介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东西。作为人的向善本性,美德只是潜在于人心之中,并未被自觉到,因此人对于美德即非完全的无知,亦非完全的已知,而后天的教育正是要把这潜藏在心中的内在原则揭示出来,使人充分认识到自己心灵固有的向善本性。这一思想在柏拉图那里被进一步发展为灵魂回忆说,得出了“学习即回忆”的结论。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