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康德——范畴论(二)

三、范畴表

我们刚才讲的是逻辑判断表,或者说是判断分类表。我们现在开始进入范畴表,这是康德最具独创性的部分。

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并加以发展,从逻辑判断分类里面引出了范畴的体系。前面我们列出了形式逻辑判断的十二个类型,它们构成了一个非常严谨的体系,任何判断都逃脱不了这十二个类型。你随便说一句话,我都能够把它归入到这十二类中的某一个。

判断的分类表已经把所有知识的判断形式都概括在内了,凡是知识,在逻辑上都无法逃出这个表。甚至不仅仅是知识,包括非知识,甚至包括一些 合理的想象、幻相,也都可以纳入进去。

前面讲过,当我们从认识对象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判断的分类,而不仅仅停留于形式,那么我们就可以从里面引出范畴。诸范畴也构成了一个表,即范畴表。在康德那里,范畴就是纯粹知性概念,所以范畴表也就是纯粹知性概念表:

范畴表

• 量: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

• 质: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

• 关系:实体—偶性、因—果、协同性

• 模态:可能—不可能、实有—非实有、必然—偶然

我们从上表可以看出,范畴也分四大类,每一大类有三个,共计十二个,它们和前面的判断分类是一一对应的,但这种对应的关系是需要加以解释的。

首先是量的范畴与量的判断之间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全称判断应该对应于全体性,单称判断应该对应于单一性。但是康德却把它们颠倒过来了,全称判断反而对应于单一性,单称判断又对应于全体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康德在讲范畴的时候,与前面讲判断分类的时候所持的立场是不同的,他已经从单纯的逻辑学转移到认识论上面来了。范畴在这里是与对象有关的,而不仅仅是思维的纯形式,从形式上或者外延上看是全称的东西,在内涵上恰好是单一的。

形式逻辑上有一个法则,即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就越小,二者是呈反比的。所以,从内容来看,全称判断恰好对应的是单一性,因为只有内容上单纯的东西,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才能够把某个种类的所有对象都概括起来。

单称判断则对应于全体性,因为个别的东西在内容上是最丰富的。譬如,“苏格拉底”这个个别的人就具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在他身上就显现出了一种全体性;而“人”这个抽象概念则要贫乏得多,只是苏格拉底的某一方面。

其次是质的范畴和质的判断的对应关系。前两个对应比较好理解,即肯定的判断对应于实在性,否定的判断则对应于否定性。但是第三个则比较难理解,“无限的判断”怎么会导致一种“限制性”呢?

其实,这里面也是个从形式到内容的立场转换。譬如,从形式上看,“灵魂是不死的”是一个无限判断,因为根据这个判断,灵魂可以是死的以外的所有的东西,所以它是一个无限判断。但是从内容上看,你实际上所获得的只是对某个对象的排除,只是一种限制性。

无限的东西不是任何现实的知识,而只是一种可能的知识。通过无限判断,我们可以把握到的只是,在认识一个对象的时候必须首先把某个东西排除掉,这只是做出了一个限制。所以无限判断在范畴表里面对应于限制性的范畴。

再次是关系范畴和关系判断的对应关系。直言判断对应于实体和偶性,假言判断对应于因果性。这前两个都好理解,比较难理解的也是第三个,即选言判断对应于协同性,因为二者在字面上意思恰好相反。

“选言的”德语词是“disjunktiv”,它的拉丁文的意思本来是“分离的”、“分开的”,“协同性”的德语是“Gemeinschaft”,意思是“共同的”。

“分开的”和“共同的”在字面上看正好相反,只有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两者恰好是相辅相成的,即分开的东西才是全面的,根据它们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共同体里面来。也就是说只有当你把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甚至把反面的意见都全部考虑到,才能全面把握同一个事物。

譬如我们前面举的刑侦的例子,如果你要采用排除法去查找犯罪嫌疑人,你就不但需要考虑到正面的情况,也还要考虑到相反的情况,也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都囊括在内,只有这样你得出的结论才没有漏洞。你由此所得出的答案只能是一个,多者必居其一,这是由选言判断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各种选择项里,只有其中的一个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其一”是在全体的背景之上的其一,如果没有这个背景,这个其一是不可靠的,因为你可能漏掉了一些情况。而一旦你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了,那就“必”居其一了,最后从中所选择的那个就是可靠的,这就是知识了。

但那些被排除的可能性在得出这种知识的过程中都作出了贡献,因为假如没有它们,你的考虑就不周全,最后的知识就还不牢靠。

所以,从形式上看各种情况之间好像是杂乱无章互不相干的,有时甚至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但恰好因此,才成全了一个协同性,也就是把所有的这些信息都包含在内,协同起来加以通盘考虑,最后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我们注意到模态范畴都有一个反面,它们都是一对一对的。为什么是这样呢?按照康德的说法,模态范畴只着眼于中间的系词“是”,而系词取决于主观的态度,即你的断言究竟是一种大致的可能的断言,还是一种确实的断言,抑或是一种必然的断言。因此,模态范畴和客观事实本身的结构没有关系,它们只是我们的主观对待客观的态度。

模态判断是最高级的判断,模态范畴也是最高级的范畴,但是它们都要以前面所有的判断或范畴为前提。模态判断之前的判断涉及知识的形式结构,譬如知识到底是全称的还是单称的,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是直言的还是假言的,等等。

在范畴里面,涉及客观事物本身的构成,如单一性和多数性,实在性和否定性,实体性和因果性,等等。唯有模态范畴既不涉及知识的形式结构,也不涉及客观事物的构成,而是涉及主观对客观的态度,涉及我们的主观思维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所以模态范畴是最能够突显出范畴的认识论性质的。

因为认识论就是考察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模态范畴就是专门讲这个关系。前面的范畴都是在讲客观存在是怎样建构起来的,有关对象的知识是怎样形成的,而这种知识一旦形成起来,提供给我们之后,我们就会对它有某种态度,这就是模态。

模态所关注的是所有前面的那些判断是否可能、是否实有、是否必然。如果所有在前的那些范畴都不成立的话,我们得出的就是不可能,非实有,或者顶多是偶然的。也就是说一旦这些范畴不应用于经验的对象之上,或者说虽然应用于经验对象之上,但是没有获得经验对象的支持,没有对象的经验根据,这个时候你所得出的就只能是否定的结论。所以主观的态度实际上是双面的,就是看看它是否可能,是否实有,或者说是否必然。

当它缺乏某些材料的时候,我们就只能说它是偶然的,再缺乏某些材料,我们就说它是非实有的,甚至当你连可能的经验都不能提供的话,那它就是不可能的。所谓的连可能的经验都没有,意思是你不但现在没有关于它的经验,而且无法设想将来能得到这种经验。

所以,这里的可能性与形式逻辑的可能性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通常所讲的可能性,实际上只是形式逻辑的可能性,即凡是逻辑上不矛盾的都是可能的,这叫做抽象的可能性。

但是到了范畴这里,就不是抽象的可能性了,而是一种具体的可能性,也即有没有一种可能的经验。自然科学中的假设就不是单纯凭借逻辑上的不矛盾做出的,如果一个有关自然规律的命题仅仅是由于在形式上不矛盾,你就把它假设下来的话,就不是科学的态度了。

在科学中,任何可能性的假设,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之上,由此再去推测有没有一种可能的经验,如果没有就是不可能的。实有和非实有也是这样,就是看有没有关于某物的现实经验,你手中是否已经把握到了现实的经验材料,如果没有就是非实有。这些都是主观的态度,只是把已有的客观知识拿来加以判断,而不去建构客观知识。这样一些范畴具有一种应用于经验对象之上的作用,所以必须考虑它们的反面。必然性也是如此,你有了现有的知识,你还要考虑这个知识是必然的,还是仅仅是偶然的。

如果没有摸清它里面的规律,你只能说它是偶然的。在科学研究中,有些看起来偶然的东西,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缺乏一种新的眼光或者新的范式,或者它只是最初被人们发现的时候如此,在继续的研究中还是能寻找到它的规律性的。比如说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等科学家最开始都认为它是偶然的。

在没有找到这种现象的规律的时候,它确实是偶然的,但是当人们深入研究之后,最终找到了它的规律,那它就是必然的了。所以,可能和不可能、实有和非实有、必然和偶然这几对模态范畴,作为主观的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是很有必要的。模态范畴是和关系范畴类似,它们不像量和质那样是单一的范畴,而是成对的,只不过模态范畴是一种主观的态度,而关系范畴是一种客观的结构,如因和果、实体和偶性。

上述这四类范畴里面也有一种区分。首先,量和质可以归于一类,它们都是单个的范畴,是一切自然科学最起码的基础。近代以来的科学追求定量化、精密化,如果一门科学不能进行定量的研究,那说明它还不成熟。比如说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就是不成熟的科学,因为它的很多东西是不能够被定量化的。

在定量化的基础之上,再去确定它的质。质和量是一切科学的两个基本的要素,康德把它们命名为“数学性的”范畴,而把关系和模态称为“力学性的”范畴。数学性和力学性有一种区别,数学性是一种构成性,数学性的范畴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本的构成要素;在这些已经构成的要素的基础之上,我要再加以推演,就是力学性的。力学性的范畴起一种调节性的作用,有人也把“调节性”翻译成“范导性”,像李泽厚等人。其中关系范畴属于客观上的调节性,而模态范畴则属于主观上的调节性。

人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子。也就是深渊上方的绳索。走过去危险,停在中途也危险,颤抖也危险,停住也危险。

──尼采

数学性的和力学性的,或者说构成性的和调节性的,这对概念在康德那里不仅仅是在范畴表上面运用,在很多其他的方面都运用。所以,每次遇到这样一对概念的时候,我们不要以为他讲的就是数学和力学,他只是用它们来打比方。

因为数学是比较确定的,是对象本身的结构;而力学是考察对象的运动,即在动态中考察事物之间的关系。他只是借用数学性的和力学性的概念,而不是直接讲力学和数学。通常来说,数学性的思维方式是理性派比较强调的,而力学性的思维方式是经验派比较强调的,这表现出康德调和理性派和经验派的倾向。

总而言之,范畴表和逻辑判断分类表有一种对应关系,虽然这种对应不是机械的,还需要加以解释,但是二者在总体模式和结构上确是一一对应的,由此引出的范畴表就是先验逻辑的主体部分。

先验逻辑的分析论主要就是研究这个范畴表,范畴表可以说是康德的整个先验逻辑的一个大纲。我们要把这样一套范畴牢牢记住,因为它们在康德哲学中经常被用到,它们可以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他的建筑术。

凡是讨论到形而上学问题、哲学问题,康德往往就把他的范畴表搬出来,有时候归于这个部分,有时候归于那个部分,甚至在讨论道德、审美问题的时候,他也把这一套搬出来,要么是质,要么是量,要么是关系,要么是模态。他认为只有经过这一番考虑,才能够穷尽所要考察的领域的所有问题。

如果没有这一套模式,问题可能就是不成系统的,因为经验归纳永远是不能完成的,它总是有遗漏的。如果没具有这样一种清晰的线索,就可能会把不相干的东西掺杂进来。只有通过这样一套严整的逻辑构架,我们才能全面地去思考问题。比如说道德的问题、自由的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里面,自由的分类表也是按照质、量、关系、模态来加以分类的。

审美也是这样,美的四个契机也是按照质、量、关系、模态进行分类的。在这些高层次的问题上,康德都把他的范畴表作为一个考虑问题的框架搬出来。而未来的形而上学,比如说自然的形而上学,也是在范畴表的模式之下建立起来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为了给未来的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康德写了一本小册子叫《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这个书我们已经有中译本,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我们看看目录标题就可以知道,它就是按量、质、关系、模态四类范畴建立起的自然的形而上学。道德的形而上学也是如此。

所以,范畴表是为先验哲学奠定基础的一个模式,你要谈康德哲学,如果连范畴表都没有了解,那么你就还没入门,你必须把范畴表的结构搞清楚,记在心里。后来的人谈康德也好,甚至建立自己的体系也好,很多情况下你都可以在他们的体系中隐隐约约地看到康德这样一套构架的影子。

比如说黑格尔的逻辑学里面很多地方就是把康德的表照搬过去,但是他同时也引入了自己新的解释,把很多隐藏的含义展开了。

再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三分法,三分法也是对形式逻辑的一种超越。在康德之前,人们一讲到逻辑,首先想到的就是两分,肯定和否定,正和反,非此即彼。

唯独从康德开始,在“正”和“反”的后面提出了“合”,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辩证法的萌芽。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辩证法,都从康德的三分法里面受到了启示。我们自己也可以私下里考虑考虑这种思维方式,譬如说,你要写一篇文章,要论证一个问题,往往就会采用这种方式。

中国古代的八股文讲究“起承转合”等套路,其实这里面是有一种思维的逻辑的,八股文也不是完全要不得的,如果你的思想按照这样一种程序表达出来,是最容易被人们所理解的。我们现在写文章也是要讲究分段的,通常如果只分两段的话,你会觉得这个文章还没有写完,最后还想加几句结论。

所以,我们写文章起码得分三个部分,最后要有一个结论,当然也不一定,有时候分上下两篇,有时候则有四五个部分,但是你心里要知道,最后一个部分是点题的。这是人类思维的规律,也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既是认识论,也是本体论,也是逻辑学。所以,如果我们熟悉了逻辑学上的三分法,那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写起文章来就会比较有思路了。

四、短评

在康德的范畴问题上,我们应该把握这样几个要点:首先就是他的两个表,即逻辑判断表和范畴表。康德在这里表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倾向,就是要突破传统形式逻辑的那种形式主义。

当然,一般来说康德也是形式主义的,而且康德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但是在形式主义里面,我们也是可以承认这一点的。为什么在康德之后能够发展出费希特的辩证法,就是因为康德的形式主义与以往的形式主义不一样,他实际上是对以往的形式主义做了一种突破。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经过斯多葛派和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之后,已经变成完全形式的、咬文嚼字的东西了。

经院哲学家们常常是单纯从形式上、从字句上对《圣经》加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完全与现实无关。康德对形式逻辑判断表的改造以及他的范畴表的提出,都是对传统形式逻辑的一种突破。

可以说,他的先验逻辑是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另外一种逻辑,是一种与内容有关的逻辑,虽然它本身还不是内容,还不直接和对象相关,但它和我们对对象的认识是有关的。正因为如此,他的先验逻辑也是认识论,甚至也同时是本体论,认识论、本体论、逻辑学在康德这里开始有了一种统一的趋势。这三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没有分化的,是混沌地统一的。

一般来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也是认识论,甚至也是本体论,是关于世界结构的宇宙论。后来经过斯多葛派和中世纪的神学家、逻辑学家的提炼和打造、补充和完善,逻辑学就与认识论和本体论完全不相干了,它成了一种思维的技巧和工具。到康德这里,三者有趋于统一,而到 黑格尔那里就完全统一起来了。

所以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不是我们通常讲的逻辑学,我们在图书馆里常常发现,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不是放在“哲学”的架子上,而是在“逻辑学”的分类之下,其实这搞错了。他的逻辑学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那本书应该放到西方哲学的架子上面去。

其次是范畴的正反合的演进。这种演进在康德那里表现得还不明显,或者说他还没有很明确地意识到,他把范畴表当做一种固定的形式框架,四大类、十二个范畴就固定在那里,它们是永恒的,不多也不少。你如果提出另外的范畴,他马上就会说,你可以把它归到其中一个里面去。你也不能说十二个范畴里有哪一个是多余的,每个都有自己的用处。

这样一来,康德的范畴表就是固定的、僵死的,没有真正体现出范畴之间的推演关系,黑格尔就对这一点很不满意,他认为真正进行范畴推演的是费希特。

费希特把范畴一个个地排列起来,把它们变成了一个生命的过程,范畴内部有自己的推动力,推动自己从一个范畴走向另一个范畴。而在康德这里则不是这样,他是外在的把它们安在某个地方,所以我们可以把康德的范畴理解成一个大厦,是范畴的“建筑术”。

建筑术的概念表明他对范畴的理解不是历史的、发展的和有生命活力的,而是僵死的。尽管如此,康德的范畴表还是不自觉地体现出了范畴的内在的冲动,每一个范畴都不是自满自足的,正题必须要考虑到反题,而正题和反题都必须要考虑到合题,它已经体现出了这种潜伏着的力量。到黑格尔那里,他就把这种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了。

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一系列正反合的范畴,同时也被安排在一个历史之中,而不是安排在大厦中,它们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的过程,有着不同的阶段,这就是辩证法的发展。但是它的最初的萌芽,可以说在康德的范畴表里已经孕育着了,我们要用这种眼光来读康德,才能看清他的观点的本质。

《纯粹理性批判》是由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所著。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作家、哲学家,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斯多葛哲学学派,(或称斯多亚学派,也被译为斯多阿学派)是塞浦路斯岛人芝诺(Zeno)(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因在雅典集会广场的画廊(古希腊语转写:Stoa Poikile)聚众讲学而得名,是古希腊影响极大的思想派别。

在人类历史上,斯多葛学派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斯多葛学派对后世影响甚大,如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梦断南宫 连载中
梦断南宫
梦境之旅_
生命只有一次,又或许平行世界有无数次。一诺的妈妈会在另个世界依旧陪伴一诺吗?
13.4万字2周前
快穿之芙蓉帐暖 连载中
快穿之芙蓉帐暖
玉樱樱
(快穿+系统+虐渣+爽文+演戏+大美人+渣女+男主碎片)渣女梨依儿快穿到各个小世界围绕在各个大佬周围。完成任务后就不甩他们了,主搞自己的事业......
3.2万字2周前
团宠:有五个不熟悉的哥哥怎么办? 连载中
团宠:有五个不熟悉的哥哥怎么办?
悦雪风吟
作为一个身体不好的小孩子,爸妈为了让她养好身体,带她回到了山上的奶奶家,与奶奶父母一起生活,彼时大哥已经完全有能力接管公司,父母便安心照顾她......
1.2万字2周前
快穿:娇软万人迷 连载中
快穿:娇软万人迷
江鱼不是鱼
全员单箭头,一见钟情梗,万人迷,脑子寄存—
2.4万字1小时前
魔神对决 连载中
魔神对决
191***612
为了战胜邪恶势力,叶寻与千颜克服重重困难去寻找上古神兽,只为最终一战,给世界一个和平。
10.3万字3天前
一本看哭人的小说 连载中
一本看哭人的小说
啊,天才!
----回忆里永远的End永恒----
7.0万字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