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什么是心理意象? ▹
1.1经验科学中的心理意象 ▹
1.2心理意象与图像(images) ▹
1.3心理意象与想象(imagination) ▹
1.4心理意象的内容 ▹
1.5心理意象的形式(format) ▹
2.知觉中的心理意象 ▹
2.1非模式的完成(Amodalcompletion) ▹
2.2多模式心理影像 ▹
2.3感知中不寻常的心理意象形式 ▹
2.4疼痛的心理意象 ▹
3.认知中的心理意象 ▹
3.1心理意象和记忆 ▹
3.2心理意象和情绪 ▹
3.3心理意象和语言 ▹
3.4心理意象和知识 ▹
4.行动中的心理意象 ▹
4.1心理意象与运动意象 ▹
4.2务实的心理意象 ▹
4.3心理意象和欲望 ▹
4.4心理意象和偏见行为 ▹
5.艺术中的心理意象 ▹
5.1视觉艺术中的心理意象 ▹
5.2音乐中的心理意象 ▹
5.3文学中的心理意象 ▹
5.4概念艺术中的心理意象 ▹
原文链接: Mental Imager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翻译正文:
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苹果,你所经历的是心理意象-视觉意象。但是心理意象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比视觉化要普遍得多。它发生在所有意义的形式和它发挥关键作用,不仅在知觉,而且在记忆,情感,语言,欲望和行动执行。它甚至在我们接触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使得它不仅在心灵哲学中,而且在美学中都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1. 什么是心理意象?
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苹果。许多读者会有一种类似于真正看到一个苹果的感知体验。对于那些这样做的人来说,这种经历是心理意象的一个例子——事实上,它是哲学家用来介绍这个概念的一种例子。
目前还不清楚,通过例子介绍术语“心理意象”是否特别有帮助,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在心理意象中存在明显的人际差异(见第1.2节) ,以至于有些人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苹果时没有任何经验。其次,我们还不清楚像想象一个苹果这样的例子是如何以一种能给我们一个连贯概念的方式被推广的。心理意象似乎并不是一个日常语言词汇——它在19世纪末被引入(见下文第1.1节)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技术术语,除了英语,没有其他语言有一个术语可以表示心理意象(有别于“想象(imagination)”或“心理图像(mental picture)”)。但是,如果“心理意象”确实是一个技术术语,那么它应该被用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理论的有用性。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的有用性意味着我们应该以一种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心智(the mind)如何工作的方式来使用“心理意象”。
这个段落不会尝试对“心理意象”这个术语进行日常语言分析,部分原因是“心理意象”是否属于日常语言还不清楚。相反,重点将放在理论上有用的心理意象的概念,因为它是用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哲学。
1.1经验科学中的心理意象
在19世纪末,心理意象的概念首次被用于当时非常新的经验心理学学科。当时,心理学家如弗朗西斯·高尔顿、威廉·冯特或爱德华·铁钦纳(Galton 1880, Wundt 1912, Titchener 1909)认为心理意象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现象学的拥有属性——一种具有某种特定现象感觉的准感性情节。这种立场导致严重的怀疑,往往是彻底的拒绝,这个概念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行为主义主导了心理学话语(Kulpe 1895,Ryle 1949,Dennett 1969)。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意象才再次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概念来研究心理的经验科学。
正如知觉(perception)可以以多种方式表征一样,心理意象也是如此。描述知觉的一种方法是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 知觉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定现象学的拥有属性。问题在于现象学是不可公开观察的,因此,它不是科学研究的良好起点。同样的考虑也适用于心理意象。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功能或神经解剖学的角度来描述知觉,这些关于知觉的思考方式将是可以公开观察到的,因此,将是科学研究知觉的一个很好的起点。这正是感知心理学和感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方向。同样,心理意象也是如此。
因此,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不再依赖于自省和现象学,而是用功能和神经科学术语来描述心理意象。下面是一篇评论文章的典型角色塑造,该文章总结了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神经科学中有关心理意象的最新研究进展,发表在《认知科学趋势》旗舰期刊上: “我们使用术语‘心理意象’来指没有直接外部刺激的感官信息的表征[ ... ]”(Pearson et al. 2015, p. 590, see also Dijkstra et al. 2019)。简而言之,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心理意象是不直接地由感官输入触发的知觉表征(mental imagery is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not triggered directly by sensory input)(或表征-涉及的不直接地由感官输入触发的知觉进程(representation-involving perceptual processing)——这两个短语将在下文中交替使用)。
直接(directness)的概念可能需要一些进一步的澄清(对于“适当的及时感官输入(appropriate immediate sensory input)”的概念也是一样的Kosslyn et al., 1995, p. 1335, see also Shepard and Metzler 1971) ,这个概念也被用来指定心理意象缺乏什么)。感知加工(在早期大脑皮层)是直接由感觉输入触发的,如果它是在没有其他(感知或额外感知)过程的中介的情况下触发的。如果感知加工是由某种非感知的东西触发的(例如闭上眼睛和可视化) ,它不是直接或间接触发的(见第1.3节)。如果视觉模式中的知觉处理是由听觉模式中的感觉输入触发的(就像当我闭着眼睛听到你的声音时你脸上的无意识视觉图像的情况) ,视觉处理是间接触发的——通过听觉处理的中介(见第2.2节)。这里的直接触发器是可视输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可视输入。如果视野中心的视觉处理是由视野外围的输入触发的(比如说,因为视野中心被一张空白的纸遮住了) ,那么视野中心的视觉处理又是间接触发的,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外围的视觉处理调节的(见第2.1节)。一个直接的触发器将是视野中心的感觉输入,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这样的感觉输入。根据心理意象的心理学定义,这三种不同的感知加工实例都被视为心理意象,因为感知加工不是由感官输入直接触发的。
当代关于心理意象的哲学思考接近于这种定义心理意象的方式。例如,格雷戈里·柯里(Gregory Currie)说,“心理意象的片段是视觉系统被驱动离线的场合,与其正常的感官输入断开连接”(Currie 1995, p. 26, see also Kind 2001, Richardson 1969, Currie and Ravenscroft 2002,Currie and Ravenscroft 2002,但也参见下面的1.2节,参见 Fazekas 等人2021,了解更多关于离线感知的概念)。
这种思考心理意象的方式允许我们以经验和公开可观察的方式检查心理意象。简单地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是闭着的,所以她没有接收到任何视觉输入,尽管如此,她的早期感觉皮层在视野的中间代表着一个正三角形(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相当容易地建立视网膜图像) ,这是一个心理意象的实例。
心理意象的这一心理学概念对心理意象的一些看似重要的特征是中性的。如果心理意象不是直接由感官输入触发的知觉表征,那么心理意象可能是或可能不是自愿触发的(见下文第1.3节中关于这个区别的更多内容)。此外,它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不是有意识的——即使你什么都没有经历,只要你的主视觉皮层有一个三角形,但是你的视网膜上没有三角形,你就有心理意象(参见下面第1.2节关于无意识心理意象的更多内容)。
心理意象的心理学定义是否定的: 它是不直接地由感官输入触发的知觉表征(mental imagery is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 not triggered directly by sensory input)。这就留下了一个问题,它是由什么触发的。它通常是由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触发的——当你数到三并想象一个苹果时就是这种情况。但是,它也可以由不同的感觉形式横向触发(见下文第2.2节)。它也可以通过感官输入来触发,但是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见下面的2.1节)。
1.2心理意象与图像(images)
心理意象(Mental imagery)经常与术语“心理图像(mental image)”交替使用。这在不止一个方面具有误导性。首先,心理意象不一定是视觉的。正如知觉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心理意象也是如此。例如,听觉心理意象在听音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见下文第5.2节)。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图像”。
其次,甚至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脑海中想象出生动鲜明的形象。有些人,当他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苹果时,在他们的脑海中看不到任何“图像”。他们被称为幻像可视缺失症(Aphantasia),一个标签,只是意味着他们报告没有意识的心理意象(Zeman et al. 2010)。幻像可视缺失症可能有许多原因,一些与自主控制有关,一些与早期皮层表征的现象学有关。但至少有些幻像可视缺失症患者似乎有他们意识不到的心理意象: 他们有无意识的心理意象。
无意识心理意象的概念可能会引起一些哲学家的注意,一些哲学家确实将意识纳入他们对心理意象的定义(Richardson 1969,第2-3页,Kun2010,第622页)。但是如果心理意象是没有被直接触发的知觉表征,那么无意识心理意象的标准不应该高于知觉本身的标准,也就是说,直接触发的知觉表征的标准。我们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知觉通常是无意识的: 有盲视的受试者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盯着什么,但是他们所看到的系统地影响他们的行为。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健康受试者,当他们看到非常简短的呈现或掩盖的刺激时。如果知觉可以是无意识的,那么心理意象也可以。
幻像可视缺失症有自己的特色。研究人员把所谓的“视觉意象的生动性问卷”放在一起,表明一个人的(视觉)心理意象是多么生动。幻像可视缺失症在这个范围内得分很低。具有非常生动的心理意象(通常被称为超幻症(hyperphantasics))的人得分非常高。但大多数人都介于两者之间。这些心理意象生动性的人际变异性应该使我们更加谨慎地使用内省标准来描述心理意象,因为这将给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幻像可视缺失症-超幻症谱系的不同部分的不同结果。
1.3心理意象与想象(imagination)
心理意象不是想象(Langland-Hassan 2015,2020,Arcangeli 2020)。想象(通常)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心理意象可不是。心理意象可以是,而且经常是不由自主的。当我们回想起一个不愉快的场景,这是心理意象,但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想象。这是无意识的心理意象。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幻听”: 尽管我们真的不想听,但脑海中还是会出现烦人的旋律。再说一次,这不是听觉想象,而是听觉心理意象。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考虑到“心理意象”这个术语直到19世纪末才被系统地使用,贯穿整个哲学史,人们使用“想象”这个术语来指代我们现在所描述的心理意象。例如,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谈到“保留看到的事物的形象”,这至少与当前心理意象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的应用非常接近,但他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想象(Hobbes 1651,第2章)。更一般地说,英国的经验主义者和德国的理想主义者都使用“想象”这个词,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词可以被当今的心理意象概念所捕捉。如果我们想要理解关于心理意象的哲学思考的演变,我们需要浏览所有关于想象力的历史文本,并且从对心理意象的提及中分离出对自愿行为(想象本身)的提及。这不是在这个段落可以做到的事情。
心理意象和想象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可以有没有想象的心理意象(见倒叙和耳虫的例子)。那反过来呢?没有心理意象,我们还能有想象吗?换句话说,想象是否一定包括心理意象的运用(Kind 2001,Van Leeuwen 2016,Langland-Hassan 2020) ?感官想象和命题想象(粗略地说,想象看到 X 和想象 X 是 F)之间的标准区别,以及想象在这两种想象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得这场争论进一步复杂化——粗略地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必然伴随(或构成)心理意象。需要指出的是,在感官想象和命题想象之间的区别方面,我们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也没有涉足任何文献。双方的许多论点都诉诸于内省(Byrne 2007,Chalmers 2002)。如果我们允许无意识的心理意象,那么这些争论将不会导致任何类型的结论性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够评估想象是否必然涉及心理意象的唯一方法是通过经验手段。
1.4心理意象的内容
心理意象是一种表征形式。但它表征了什么,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如果心理意象是一种感性的或至少是准感性的表征,那么它似乎表征了感性状态表征的方式。感知状态赋予感知场景属性。心理意象将属性赋予想象的场景(或者将想象的属性赋予实际场景)。究竟什么是“想象的”属性以及如何看待“想象的场景”是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参见,例如,Kulvicki 2014,Langland-Hassan 2015)。似乎没有那么多争议的是,这两种形式的属性归因都是由早期的皮层过程承担的,并且都对注意力的分配敏感(Shea 2018,Dijkstra 等,2019)。
知觉和心理意象在内容上的这种相似性在思考这些状态的现象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有意识的)知觉和(有意识的)心理意象之间的关系的一个老问题是关于两者之间惊人的相似性(休谟1739,1.1.1)。心理意象可以感觉与感知相似,以至于在实验条件下,很容易混淆两者。假设一个状态的现象特征在某些方面取决于它的内容(这个假设不需要像意向性假设那样强烈) ,我们可以参照知觉内容和心理意象内容的相似性来解释这一点。
不仅仅是相似之处,心理意象和感知之间的差异也需要解释。而知觉内容与心理意象内容之间的差异也在关于知觉的生动性与心理意象的生动性之间在现象学上显著且具有历史影响的差异的争论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心理意象比感知更苍白、更不生动,这一观点最令人难忘的是英国经验主义者。即使我们撇开那些在心理意象和感知方面非常相似的夸张幻想,这种区别似乎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构成心理意象内容的属性确实是非常确定的——而构成感知内容的大多数属性并不是特别确定的。尽管如此,决定性在知觉内容和心理意象内容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差异中起着作用。
当你看着一幅风景画,把你的注意力从左边的树转移到右边的山脉,这意味着感知归属属性的确定性的改变: 归属于树的属性将比以前更不确定,归属于山脉的属性将比以前更确定(Yeshurun and Carrasco 1998)。让我们关注后一种情况下确定性的变化: 知觉属性的额外确定性来自感觉输入: 知觉注意通过从感觉输入中提取更多信息来增加确定性。相比之下,在心理意象的情况下,没有可以利用的感官输入,所以当你闭上眼睛,想象同样的风景,左边是树,右边是山脉,你把你的注意力从前者转移到后者,那么山脉属性的确定性的增加不能来自感官输入。它必须来自一个自上而下的源头——你对山脉的信念、期望或记忆(Nanay 2015)。
1.5心理意象的形式(format)
表征的形式与其内容不同。两种表征可以具有相同的内容但形式不同。讨论表征形式的一般出发点是图片和句子表征方式的不同。图片意象地或图像化地表征,句子非意象地或命题地表征。它们可能表征同样的东西: 比如说,一个红苹果放在一张绿色的桌子上。但是他们在绿色桌子上表征这个红苹果的方式是不同的(例如,仅仅提到一个经常被强调的区别,“有一个红苹果在绿色桌子上”这句话的很少部分表征了句子本身所表征的部分,而红苹果在绿色桌子上的图片的很多部分代表了整个图片所表征的部分)——表征的形式是不同的。
所以问题是: 心理意象表征的是图片还是句子?这是20世纪80年代所谓的“意象辩论(Imagery Debate)”的中心问题。正是这场争论,使得哲学家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行为主义者的怀疑之后,重新认真对待心理意象的概念。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