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Anjan Chakravartty
• 1 科学实在论是什么?
• 1.1认识论成就与认识论目标的关系。Epistemic Achievements versus Epistemic Aims
• 1.2实在论者承诺的三个维度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ealist Commitment
• 1.3 限定条件和变体1.3 Qualifications and Variations
• 2.赞成科学实在论的考虑(和回应)Considerations in Favor of Scientific Realism (and Responses)
• 2.1奇迹解释Miracle Argument
• 2.2 确证Corroboration
• 2.3 Selective Optimism/Skepticism选择性的乐观主义/怀疑主义
• 3.对科学实在论的反对(及回应)Considerations Against Scientific Realism (and Responses)
• 3.1 数据对理论的不充分决定论 The Underdetermination of Theory by Data
• 3.2对最佳解释推论的怀疑Skepticism about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 3.3悲观归纳The Pessimistic Induction
• 3.4对近似真理的怀疑Skepticism about Approximate Truth
• 4反实在论。科学实在论的反对力量4. Antirealism: Foils for Scientific Realism
• 4.1经验主义Empiricism
• 4.2历史主义Historicism
• 4.3 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
• 4.4 女性主义的进路 Feminist Approaches
• 4.5 实用主义、寂静主义和辩证无力 Pragmatism, Quietism, and Dialectical Paralysis
关于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 realism)的辩论几乎与科学哲学中的其他一切密切相关,因为它们涉及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实在论是对我们最好的理论和模型的内容的一种积极的认识论态度,建议同时相信科学所描述的世界的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两个方面。这种认识论态度具有重要的形而上学和语义学维度。这些不同的承诺受到了一些对立的科学认识论的质疑,统称为科学反实在论的形式。本文解释了什么是科学实在论,概述了它的主要变体,考虑了支持和反对该立场的最常见的论点,并将其与最重要的反实在论对立观点进行对比
1 科学实在论是什么?
1.1认识论成就与认识论目标的关系。Epistemic Achievements versus Epistemic Aims
可能有点夸张地说,如果说科学实在论在每个讨论它的作者那里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对任何希望了解它是什么的人都是一种挑战。幸运的是,在许多特殊的条件和立场的变体之下,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思想,典型的是对科学研究的结果持一种认识论上的积极态度,涉及世界上可见和不可观察的方面。在这里,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区别反映了人类的感官能力:可观察的是在有利条件下,可以用无辅助感官感知的东西(如行星和鸭嘴兽);不可观察的是不能用这种方式检测的东西(如蛋白质和质子)。这仅仅是为了术语上的方便而赋予视觉以特权,与科学上的可观察性概念不同,后者一般扩展到可使用仪器检测的事物(Shapere 1982)。这种区别本身已经被质疑(Maxwell 1962;Churchland 1985;Musgrave 1985;Dicken & Lipton 2006)和辩护((Muller 2004, 2005; cf. Turner 2007 regarding the distant past)。如果说它是有问题的,这主要是对某些形式的反实在论的关注,这些形式只对观察对象采取认识论的积极态度。这最终不是科学实在论的问题,科学实在论在认识论上并不区别对待可观察和不可观察本身。
在考虑科学实在论所包含的细微差别之前,有必要在这方面区分两种不同的定义。最常见的是,从科学理论(和模型–这一限定条件将被认为是给定的and models—this qualification will be taken as given henceforth)所构成的认识论成就来描述这一立场。在这种方法上,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理论(或其中的某些成分)的实际认识论地位的立场,这有多种描述方式。例如,大多数人是从科学理论或理论的某些方面的真理或近似真理 truth or approximate truth 的角度来定义科学实在论的。有些人则从理论术语成功地论及到世界上的事物successful reference of theoretical terms to things in the world(包括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事物)的角度来定义它。(关于文献的说明。”理论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标准地用于表示不可观测物的术语,但在这里将用于指任何科学术语,这是现在更常见的用法。) 另一些人则不是从真理或参照物的角度来定义科学实在论,而是从对科学理论本体论的信念belief in the ontology of scientific theories来定义。所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致力于我们最好的理论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地位:它们产生了关于世界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不可观察的方面。关于这些定义,见Smart 1963;Boyd 1983;Devitt 1991;Kukla 1998;Niiniluoto 1999;Psillos 1999;以及Chakravartty 2007a。
思考科学实在论的另一种方式是从科学探究的认识论目的出发(van Fraassen 1980:8;Lyons 2005)。也就是说,有些人从科学的目的来思考这一立场:科学实在论认为,科学的目的是对世界上的事物产生真实的描述(或近似真实的描述,或其中心术语成功指称的描述,等等)。这里有一个微弱的暗示,大意是说,如果科学的目标是真理,而科学实践根本上是成功的,那么,从目标上对科学实在论进行定性,就可能需要从成就上进行某种形式的定性。但这并不是一种严格的暗示,因为从以真理为目的来界定科学实在论 ,严格地说,并不意味着科学实践在这方面的成功。出于这个原因,有些人认为科学实在论的仅仅承诺科学目的的版本是过弱的some take the aspira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scientific realism to be too weak。(Kitcher 1993: 150; Devitt 2005: n. 10; Chakravartty 2007b: 197; 关于更普遍的对科学目的的怀疑,见Rowbottom 2014)。它(这一版本)相容于这种科学实在论的观点所设想的如下部分:科学从来没有真正达到,甚至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大多数科学实在论者在成就方面承诺了更多的东西,这是在下面的内容中假定的。
1.2实在论者承诺的三个维度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ealist Commitment
将科学实在论描述为对理论的一种积极的认识论态度,包括假定涉及不可观察的部分,是一种更精确的承诺的简略表达shorthand for more precise commitments((Kukla 1998: ch. 1; Niiniluoto 1999: ch. 1; Psillos 1999: Introduction; Chakravartty 2007a: ch. 1). )。传统上,实在论更普遍地与任何赞同相信某物的真实性的立场联系在一起。因此,一个人可能会对自己对桌椅的感知是一个实在论者(感觉材料实在论sense datum realism),或者对桌椅本身是一个实在论者(外部世界实在论external world realism),或者对数学实体如数字和集合是一个实在论者(数学实在论mathematical realism),等等。科学实在论是关于我们最好的科学理论所描述的任何事物的实在论。——从这一点来说,这里的 “实在论 “表示科学实在论。但是,更确切地说,那是什么呢?为了明确科学范畴内的实在论相当于什么,并将其与一些重要的反实在论替代方案区分开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它是有用的:一个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维度;一个语义维度;一个认识论维度。
在形而上学的维度上,实在论主张科学所研究的独立于心灵的世界的存在。这一观点最好与否认这一观点的立场进行对比说明。例如,任何属于传统的 “唯心主义 “标题traditional heading of “idealism”下的立场 ,包括某些形式的现象学,都否认这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不存在外在于心灵的世界,因而也不存在独立于心灵的世界there is no world external to and thus independent of the mind。不过,这种唯心主义虽然在历史上很重要,但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却很少遇到。更常见的对独立于心灵这一说法的拒绝来自新康德主义neo-Kantian views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看法,这些看法否认我们经验的世界是心灵独立的,即使(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立场接受世界本身并不依赖于心灵的存在。这里的论点是,科学所 研究的世界–不同于 “世界本身”(假设这是一个连贯的区别coherent distinction)——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一个人带入科学研究的观念,这可能包括,例如,理论假设和感知训练;这一提议将在第4节中进一步详述。在这方面必须注意到,科学分类学中的人类约定俗成human convention in scientific taxonomy与独立于心灵mind-independence是相容的。例如,尽管Psillos(1999: xix)将实在论与世界的 “独立于心灵的自然类结构 mind-independent natural-kind structure”联系在一起,但Chakravartty(2007a: ch. 6)认为,独立于心灵的属性往往被约定俗成地归为不同的种类mind-independent properties are often conventionally grouped into kinds (see also Boyd 1999; Humphreys 2004: 22–25, 35–36, and cf. the “promiscuous realism” of Dupré 1993).
在语义学的维度上,实在论致力于对世界的科学主张进行字面解释。通俗地说,实在论以 “表面价值face value “来看待理论陈述。根据实在论,关于科学对象、事件、过程、属性和关系(我以后将用 “科学实体 “作为这类事物的总称)的说法,无论它们是可观察的还是不可观察的,都应按字面解释为具有真值域truth values,无论真假。这种语义上的承诺主要与某些 “工具主义 “科学认识论“instrumentalist” epistemologies of science的承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把对不可观测物的描述简单地解释为预测可观测现象的工具,或者把观测报告系统化。
在认识论的维度上,实在论致力于这样一种观点,即理论主张(从字面上解释为描述一个独立于心灵的现实)构成对世界的认识。这与怀疑论的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即使认可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和语义学维度,也怀疑科学研究在认识论上足以产生这样的知识,或者像一些反实在论的立场一样,坚持认为科学研究只足以产生关于可观察物的知识。 实在论的认识论维度虽然为实在论者普遍认同,但有时也会以相反的方式进行更具体的描述described more specifically in contrary ways。例如,虽然许多实在论者赞同用真理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的某个版本来理解理论的真理(或近似真理)(如Fine 1986a所提出的,Ellis 1988所质疑的),但有些人更喜欢使真者(truthmaker)的说法(Asay 2013)或真之紧缩论(The Deflationary Theory of Truth)的说法(Giere 1988:82;Devitt 2005;Leeds 2007)。尽管大多数实在论者将其立场与理论术语的成功指涉(包括那些不可观察的实体的术语)相结合。但一些人否认这是一个要求(Cruse & Papineau 2002;Papineau 2010)。然而,在这些分歧中,实在论的一般秘诀是广泛共享的:我们最好的科学理论对一个独立于心灵的世界的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方面给出了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描述。
1.3 限定条件和变体1.3 Qualifications and Variations
刚才描述的实在论的一般配方就其内容而言是准确的,但仍未达到大多数实在论者所提供的精确程度。到目前为止,不精确的两个主要来源是在一般配方本身general recipe,它提到了 “我们最好的科学理论 “和 “近似真理 “的概念。这些限定的动机也许是明确的。如果人们要对科学理论采取积极的认识论态度进行辩护,那么,这样做大概不单纯是针对任何理论not merely in connection with any theory(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到,在迄今为止的漫长的科学历史中,有些理论并不成功或不是特别成功的时候),而是针对初步看来值得这样辩护的理论(或理论的某些方面,我们稍后将看到),即我们最好的理论(或其某些方面),这样做是明智的。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至少是实在论者认为,严格地说,即使我们的许多最好的科学理论也可能是假的,因此,理论即使是假的,也可能 “接近 “真理(即近似于真)这一概念的重要性。然而,如何使这些限定条件更加精确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并引起了许多讨论。
首先考虑如何最好地确定那些实在论者应该实在化的理论的问题how best to identify those theories that realists should be realists about.。在这里需要做一个一般性的免责声明:实在论者一般都是可错主义者(fallibilists),认为实在论对于我们最好的理论是合适的,即使这些理论很可能无法得到绝对肯定的证明;我们的一些最好的理论可能会被想象成是重大错误的,但实在论者认为,即便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实在论者还是有理由的。将适合实在论者承诺的理论领域限制在那些足够成熟和非临时性的理论上,就可以支持这些理由(Warrall 1989: 153-154; Psillos 1999: 105-108)。成熟度可以从理论发展的领域的完善建立的性质well established nature of the field,或理论的存续时间,或理论在重大考验面前生存下来等方面来考虑;而非临时性的条件则是为了防范那些在缺乏严格检验的情况下,为了解释一些已知的观察而 “编造”(即仅仅是假设)的理论。而非临时性的条件condition of being non-ad hoc是为了防止在没有经过严格检验的情况下,为了解释某些已知的观察结果而 “炮制”(即仅仅是假设)的理论。然而,在这些构造上,成熟度的概念和非临时性的概念都是公认的模糊的。在这里,增加精确性的一个策略是把这些品质归于那些成功地、新颖地进行预测successful, novel predictions的理论。通常认为,一个理论能够做到这一点,标志着它在经验上真正成功,也是实在论者应该更倾向于承诺的那种理论(Musgrave 1988;Lipton 1990;Leplin 1997;White 2003;Hitchcock & Sober 2004;Barnes 2008;不同意见见Harker 2008;参见Alai 2014)。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